说到银屑病,应该很多人都不会陌生了吧,银屑病是现在生活中发病率非常高的一种皮肤病,让每个患者都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不过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现在可以治疗银屑病的方法还是有很多的,只要大家能及时治疗就能有比较好的效果,那么,不幸患了银屑病应该怎样治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西药治疗银屑病:
进行期银屑病患者会出现瘙痒剧烈的症状,可以选择用钙剂、抗组胺药,0.25%盐酸普鲁卡因加维生素C500~1000mg静脉注射,维生素B12100~500ptg,肌内注射,银屑病患者需每日1次,维生素D24万单位口服,每日3次,连续1~2个月,如银屑病患者还患有肝、肾功能损害或活动性结核病的患者不能服用维生素。
中医辨证治疗银屑病:
热毒伤阴型银屑病,一般属红皮病性银屑病,中医治疗此类银屑病的时候应该选择清热解毒、养阴凉血之法为主,可以用清营汤和生脉饮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是比较显著的。
不幸患了银屑病应该怎样治疗?血虚风燥型银屑病,一般属寻常性消退期,中医治疗此类银屑病的时候应该选择养血去风之法为主,可以用当归饮子和四物汤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是比较显著的。
风湿阻络型银屑病,一般属关节病性,中医治疗此类银屑病的时候应该选择去风化湿、活血通络之法为主,可以用独活寄生汤和三藤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是比较显著的。
偏方治疗银屑病:
治疗银屑病需要准备生苦杏仁、食醋、绷带或者胶布,将生苦杏仁研成细末,加食醋调成糊状,摊在布上,洗净银屑病患处,将药敷贴在患处的皮肤上,用绷带或胶布固定,24小时更换新药。
需要准备苦参100克、食醋适量,将苦参泡在食醋中,浸泡3~5天制成苦参醋液,银屑病患者在每日洗浴的时候,加入苦参醋液30~50毫升于浴水中洗浴,或用棉签蘸药液外搽银屑病患处处,每日2~3次,连续5~7天,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温馨提醒:银屑病患者可以多吃一些葡萄,能有助于消化,中医认为葡萄具有舒筋活血、开胃健脾、助消化等功效,银屑病患者多吃葡萄对神经衰弱和过度疲劳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葡萄且可生食也可捣汁冲服,在口渴时吃上一些效果更好。
相关阅读:
临床治疗银屑病的方法有哪几种
银屑病在线咨询
更多
银屑病住院治疗
银屑病的患者要注意:治疗银屑病是否需要住院是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定的,如果患者身上的银屑病病症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关节的活动或者全身泛发脓疱了,为了病症的不再恶化较好的控制病情,是**要住院观察治疗的;如...
1个回答
关于银屑病的治疗方法
关于银屑病的治疗,中医临床报导很多,但是大多数报导都是从热、瘀、燥、虚方面论治,银屑病辨证显得程序化和简单化。其实银屑病的治疗还需要系统调理才可以的要想预防疾病不复发,一方面要定期进行复查,针对身体恢...
1个回答
银屑病初期怎么引起的
银屑病的病因目前尚不太清楚,初期大部分患者多数是呼吸道感染、外伤以及过度劳累等所致。还可能与遗传、免疫功能紊乱以及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环境因素、代谢障碍、精神创伤、过度的紧张、疲劳、外伤、手术、月经、...
1个回答
银屑病是什么引起的
银屑病可能是由于遗传引起的,还有可能是由于免疫因素的原因,如果精神过度紧张或者是皮肤受到过外伤,也有可能会诱发银屑病,而且与细菌感染或者是病毒感染,以及身体肥胖等因素,也会有一定的关系。通常会导致皮肤...
1个回答
银屑病怎么检查准确
牛皮癣患者多食用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牛皮癣这个问题使患者大量脱屑,使机体失去大量角蛋白,不及时补充会造成低蛋白血症,因此,应多吃鱼、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鱼类脂肪含量低,是蛋白质、核酸、多种生物元素的...
1个回答
银屑病多吃什么
银屑病患者的饮食上要注意:清淡为主,不要吃油腻的食物,不要吃辛辣刺激、海鲜、牛羊肉等发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蔬菜(禁:韭菜,蒜苔,香椿,芫荽,尖椒,洋葱等);多吃粗粮,豆制品;牛奶、**、...
1个回答
银屑病早期有什么症状
银屑病初期好发部位为四肢伸侧,其次为躯干部和头皮、发际。银屑病最初症状开始为粟粒大至黄豆大的红色丘疹或斑丘疹,以后皮疹逐渐扩大增多,并可互相融合成片,而呈点滴状、钱币状、地图状、盘状、蛎壳状等。皮损上...
1个回答
怎么护理银屑病较好
银屑病护理方法如下:1、首先,银屑病患者需要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态,避免焦虑、紧张、抑郁等负面情绪,因为精神压力对银屑病有影响,可以诱发银屑病。2、银屑病也要避免熬夜,因为长期熬夜会影响内分泌免疫神经系统...
1个回答
银屑病晚期什么表现
银屑病的晚期病症表现为乏力、倦怠、面色苍白,易于感冒等症状。如果由于不正确的“忌口”而营养摄入不足,更会使上述症状加重。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导致脏器损害,有的寻常型银屑病的晚期危害是患者会突然发生高热、...
1个回答
银屑病治疗要注意什么
对于银屑病患者建议生活、饮食注意以下事项:1、饮食宜清淡,忌厚味辛辣之品,避免易致敏和刺激的食物,如鱼虾、浓茶、咖啡、酒类等。2、应避免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生活、工作、学习节奏不可太快,应适当松驰,可...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推荐医生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