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尽量卧床休息,口服葡萄糖一电解质液以补充体液的丢失。如果持续呕吐或明显脱水,则需静脉补充5%―10%葡萄糖盐水及其他相关电解质。鼓励摄人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晶,以防止脱水或治疗轻微的脱水。
2、对症治疗:必要时可注射止吐药:例如肌肉注射氯丙嚓25-100mgl日。解痉药:如颠茄8n堪11次,1日3次。止泻药:如思密达每次1袋,1日2-3次。
3、抗菌治疗:抗菌素对本病的治疗作用是有争议的。对于感染性腹泻,可适当选用有针对性的抗菌素,如黄连素0.3g口服,1日3次或庆大霉素8万u口服,1日3次等。
中医疗法
急性胃炎多属中医胃脘痛、胃痞、呕吐等病证范畴。根据本病的病因、临床症状及舌脉表现,临床上中医多按食滞胃脘型、暑湿犯胃型、寒邪犯胃型、胃热炽盛型、肝郁气滞型对急性胃炎进行辨证施治。
1、食滞胃脘型
主症:胃脘胀满,疼痛拒按,或呕吐酸腐及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食后加重,嗳气反酸,大便不爽,舌质淡红,苔厚腻,脉滑实。
治则:消食导滞,和胃降逆。
方药:保和丸加减:神曲、山楂、莱菔子、陈皮、茯苓、连翘、半夏。
2、暑湿犯胃型
主症:胃脘痞满,胀闷不舒,按之腹软而痛,纳差食减,口干而腻,头身沉重,肢软乏力,小便黄热,大便滞而不爽,或兼见发热恶寒,舌质红,苔白黄而腻,脉濡细或濡数。
治则:解暑和胃,化湿止痛。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半夏、大腹皮、紫苏、半夏、白芷、陈皮、茯苓、白术、厚朴、生姜、大枣。
3、寒邪犯胃型
主症:胃痛卒发,痛无休止,得温则减,遇寒加重,多有受凉或饮食生冷病史,或伴见呕吐清水,畏寒怕冷,手足不温,喜食热饮,口淡不渴,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迟。
治则:温中散寒,和胃止痛。
方药:良附丸合桂枝汤加减:高良姜、香附、桂枝、炒白芍、炙甘草、姜半夏、荜茇、生姜。
4、胃热炽盛型
主症:胃脘疼痛,胀满,痛处灼热感,口干而苦,恶心呕吐,吐出物为胃内容物,有酸臭味或苦味,饮食喜冷恶热,大便干结,尿黄,舌质红,苔黄厚或黄腻,脉弦滑。
治则:清热止痛,降逆通便。
方药: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
5、肝郁气滞型
主症:胃脘胀满,攻撑作痛,痛及两胁,情志不畅时更甚,或呕吐吞酸,嗳气频作,饮食减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治则: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方药:四逆散合小半夏汤加减:醋柴胡、炒白芍、炒枳壳、生甘草、姜半夏、鲜生姜、元胡、炒川楝子。
预后
本病是一种限性的病理过程,病程短,去除致病因素后可以自愈,故除个别由于大出血偶尔可造成严重后果外,即使不经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急性胃炎在线咨询
更多
急性胃炎引起胆囊炎
胆囊炎是细菌性感染或化学性刺激引起的胆囊炎性病变,为胆囊的常见病。急、慢性胆囊炎,目前可以采用的手术方式为保胆取石或胆囊切除,意见建议:如果术前检查发现胆囊有功能,宜保留胆囊。低脂饮食,口服利胆药,如...
1个回答
宝宝急性胃炎发烧
宝宝有急性肠胃炎,期间再次出现发烧,可以用退热贴,低于38度5以后可以用肛门内退热栓。也可以用物理降温,用温水擦。用温水擦额头,脖子两边儿胸前两个大腿根儿,这些动脉漫过的地方。采用这个方法降温,就绝不...
1个回答
患有急性胃炎可以服用依卡钠颗粒进行调理肠胃吗
医生建议:针对你的情况,服食此药救治是对症且有效果的,依卡钠颗粒能适用于稳定下述症状的胃粘膜损伤(糜乱、破皮、红肿、水肿):急性胃炎、慢性胃炎的急性复发期。效果是比较好的,留意在救治期间否者不能够吸烟...
1个回答
急性胃炎食疗该怎么弄?
您的念头很对,急性胃炎除了药物救治外,在饮食上的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饮食不规律,急性胃炎就会反反复复复发,就会致成不愈变作慢性胃炎,平时饮食要规律,油腻刺激性食物尽量不要吃,比如说辣椒、梅子等,可...
1个回答
急性胃炎需要做什么检查
若是质疑得了急性胃炎这种疾病,需要有通过胃镜仔细检查来实施诊断。但是这种炎症能在短时间内彻底恢复,所以建议病人应在病发后24-48小时内去做胃镜仔细检查。一般需要有患者在手术前禁食6-8小时,整个过程...
1个回答
急性胃炎会头晕吗
头晕的病因有很多种不同,如比较常见的,高血压病,脑血管硬化性疾病,颈椎疾病,梅尼尔综合症等,一般急性肠胃炎引来的不多见,但是急性肠胃炎病发比较重或者病程比较长,再次出现大量的干呕,恶心呕吐等症,从而引...
1个回答
引起急性胃炎的原因有哪些
引来急性胃炎很多原因是体质虚弱,许多危险的疾病,如血症大面积烫伤和颅内炎症,或其他外伤性因素或心肝肺,肾衰竭是引来胃炎的常见病因,可能会是长期不良饮食生活习惯,长期做为药物性因素的镇痛类药物或抗生素类...
1个回答
急性胃炎吃小米粥好吗
急性胃炎是可以喝小米粥,因为小米含有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营养丰富。小米通常被广泛食用,因为小米有利于身体恢复健康,更易吸收和炼化。小米可以做为早餐,每天可以吃点东西,不仅可以协助增...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推荐医生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