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逸出称红细胞溶解,简称溶血。可由多种理化因素和毒素引起。在体外,如低渗溶液、机械性强力振荡、突然低温冷冻(-20℃~—25℃)或突然化冻、过酸或过碱,以及酒精、乙醚、皂碱、胆碱盐等均可引起溶血,对于溶血患者来说,及时接受治疗很重要,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中医治疗溶血的方法具体有哪些。
阴黄型溶血:黄色不明显,下身黄而上身不黄。小便夜间不舒服,白天通利。病因是轻微湿,治疗宜用“去黄散”6-15克加茯苓、泽泻、薏米之类或五苓散。连服数剂即退。
阳黄型溶血:黄色如金,上身眼目尽黄,下身不黄。白天小便不畅,或痛或不痛,夜间正常。病因是轻微湿,治疗宜用“去黄散”15-18克加升麻、橘梗、茯苓、花粉、麻黄芩等,数剂即愈。
热黄型溶血:口大渴,多饮反觉不快,一身尽黄。眼目发黄色淡,小便急数疼痛,尿色如黄汁。病因热结膀胱。治疗宜用“去黄散”15克加龙胆草、栀子、白芍、茯苓、泽泻等,大热泄黄疸亦除。
寒黄型溶血:畏寒怕冷、腹中疼痛、按时缓解。一身黄疸、眼目白,小便清长、夜间尤多。病因是寒结膀胱。治疗宜用“去黄散”3-6克加白术茯苓、山药、芡实、薏米、附子等,温命门,10-15剂痊愈。
湿黄型溶血:一身上下尽黄,眼目具黄。身浮肿、按之如泥。病因是水湿之病。治疗宜用“去黄散”12-15克加升麻、牵牛子、车前子、泽泻等,慢慢调理即愈。
燥黄型溶血:胸前发黄病因是肺金燥极,发于胸前。治疗宜用“去黄散”3克加麦冬、栀子、白芍、陈皮、天冬、元参、花粉、白芥子等,数剂痊愈。
辨证治疗黄疸,不仅很容易解决黄疸,还可以从根本上治疗溶血。一般认为黄疸的发生主要是血清胆红素含量增高,而出现黄疸。中医学认为湿热或寒湿侵犯脾胃肝胆,导致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浸溢肌肤而然。如果单从以上两种病因治疗,则有时有效,有时无效。
以上就是中医治疗溶血的具体方法,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只要各位溶血患者及时到正规中医院进行治疗,那么治疗溶血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溶血在线咨询
更多
溶血症会导致肝功能损伤吗
溶血症会导致肝功能损伤的。溶血症是红细胞大量溶解后所产生的一系列综合症状,称为溶血症。首先溶血是非常严重的疾病,其次如果不得到有效的治疗的话,可能会产生肝衰竭,甚至会出现凝固造成器官衰竭死亡。另外,溶...
1个回答
溶血性贫血严重吗
无须质疑,溶血性贫血是属于比较严重的。主要因溶血性贫血可引起贫血、黄疸症状,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引起胆红素代谢紊乱等疾病,引起腹泻、呕吐等症状,还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危及生命。严重者会有腰痛...
1个回答
溶血是什么引起
溶血是指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增加,常常导致贫血,称为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可按不同的方式分类,按病因分类可分为细胞内在缺陷和细胞外在因素,还可以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的。又可以按红细胞破坏的场所分为血...
1个回答
母亲rh阴性 新生儿溶血
新生儿溶血可能会是因为孩子再次出现A型和RH阴性血致使的,建议到正规医院实施仔细检查,根据结果和医生指导积极互相配合救治,平时留意防寒,防止着凉,孕期多消化营养,多喝水,饮食以清淡为基础,多吃高蛋白的...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推荐医生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