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先天性巨结肠

>

先天性巨结肠的症状

先天性巨结肠的症状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营养不良发育迟缓,长期腹胀便秘,可使患儿食欲下降,影响了营养的吸收,粪便淤积使结肠肥厚扩张,腹部可出现宽大肠型,有时可触及充满粪便的肠袢及粪石,直肠指检:大量气体及稀便随手指拨出而排出。具体症状如下介绍。

  1、症状及体征

  (1)不排胎便或胎便排出延迟:新生儿HD24h未排出黑色胎便者占94%~98%,川中武司报道正常新生儿生后24h以内排胎便者占97.7%,过期产儿为100%,而24~48h以后排便者可能有器质性病变,由于病变肠管痉挛,胎粪无法通过狭窄区,以致大量潴留于乙状结肠形成腹胀,约有72%需经处理(塞肛,洗肠等)方能排便,经过治疗后有时患儿可以维持数天或1周排便功能,多数患儿又出现便秘,仅有少数病儿出生后胎便排出正常,1周或1个月后出现症状。

  (2)腹胀:腹胀为早期症状之一,约占87%,新生儿期腹胀可突然出现,也可逐渐增加,主要视梗阻情况而定,至婴幼儿时期由于帮助排便的方法效果愈来愈差,以致不得不改用其他方法,久之又渐失效,便秘呈进行性加重,腹部逐渐膨隆,常伴有肠鸣音亢进,虽不用听诊器亦可闻及肠鸣,尤以夜晚清晰,病儿也可能出现腹泻,或腹泻,便秘交替,便秘严重者可以数天,甚至1~2周或更长时间不排便,患儿呈蛙形腹,伴有腹壁静脉怒张,有时可见到肠型及肠蠕动波,触诊时有时可触及粪石,至幼儿期腹围明显大于胸围,腹部长度亦大于胸部,腹胀如便秘一样呈进行性加重,大量肠内容,气体滞留于结肠,腹胀严重时膈肌上升,影响呼吸,患儿呈端坐呼吸,夜晚不能平卧。

  (3)呕吐:新生儿HD呕吐者不多,但如不治疗,梗阻加重则呕吐可逐渐加重,甚至吐出胆汁或粪液,至婴幼儿期常合并低位肠梗阻症状,严重时有呕吐,其内容为奶汁,食物,最后由于肠梗阻和脱水需急诊治疗,经洗肠,输液及补充电解质后病情缓解,经过一段时间后上述症状又复出现。

  (4)肠梗阻:Klein统计新生儿肠梗阻中,HD占第2位,第1位为坏死性肠炎,梗阻多为不完全性,有时可发展成为完全性,新生儿期梗阻情况不一定与无神经节细胞肠段的长短成正比,Martin均曾见到全结肠型无神经节细胞症1岁之前仍可排便之病例,除少数合并小肠结肠炎病儿外,多数患儿经过治疗可以缓解一段时间,无神经节细胞肠管持续性痉挛狭窄,使病儿长期处于不完全性低位梗阻状态,随着便秘症状的加重和排便措施的失效,病情可转化为完全性肠梗阻,而须立即行肠造瘘术以缓解症状,个别患者平时虽能排出少量稀便气体,但肠腔内已有巨大粪石梗阻。

  (5)肛门指检:直肠肛管指诊对于诊断新生儿巨结肠症至关紧要,它不但可以查出有无直肠肛门畸形,同时可了解内括约肌的紧张度,壶腹部空虚以及狭窄的部位和长度,当拔出手指后,由于手指的扩张及刺激,常有大量粪便,气体排出呈“爆炸样”,腹胀立即好转,如有上述情况应首先考虑巨结肠的可能,婴幼儿时期肛检有时可触及粪块,拔出手指时或有气体及稀臭粪便排出。

  (6)一般情况:新生儿由于反复出现低位性肠梗阻,患儿食欲不振,营养不良,贫血,抵抗力差,常发生呼吸道及肠道感染,如肠炎,肺炎,败血症,肠穿孔而死亡,至幼儿期,除上述症状外,患儿长期处于低蛋白血症,生长发育均差,加之肠内大量细菌繁殖毒素吸收,心,肝,肾功能均可出现损害.严重时患儿全身水肿,以下肢,阴囊更为显著。

  2、临床分型

  先天性巨结肠症的分型相当混乱,有人以解剖为依据,有人以临床为准绳,也有人按治疗方法的不同而分类,甚至名词相同而病变范围各异,如“短段型”的定义,有的作者以病变局限于直肠远端为准,而另一些作者则认为病变累及直肠近端,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亦属短段,有鉴如此,我们参照病变范围,结合治疗方法的选择,临床及疗效的预测暂作如下分型(图1)。

  (1)超短段型:病变局限于直肠远端,临床表现为内括约肌失弛缓状态,新生儿期狭窄段在耻尾线以下。

  (2)短段型:病变位于直肠近,中段,相当于第2骶椎以下,距肛门距离不超过6cm。

  (3)常见型:无神经节细胞区自肛门开始向上延至第1骶椎以上,距肛门约9cm,病变位于直肠近端或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甚至达乙状结肠远端。

  (4)长段型:病变延至乙状结肠或降结肠。

  (5)全结肠型:病变波及全部结肠及回肠,距回盲瓣30cm以内。

  (6)全肠型:病变波及全部结肠及回肠,距回盲瓣30cm以上,甚至累及十二指肠。

  上述分型方法有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并对手术效果的预测和预后均有帮助,以上各型中常见型占75%左右,其次是短段型,全结肠型占3%~5%,亦有报道高达10%。

  3、合并畸形

  先天性巨结肠症合并其他畸形者为5%~19%,国内王氏报道为18.9%,亦有报道高达30%左右,其主要畸形有脑积水,先天愚型,甲状腺功能低下,肠旋转不良,内疝,直肠肛门闭锁,隐睾,唇裂,肺动脉狭窄,马蹄足,肾盂积水等,在诸多畸形中,中枢神经畸形发生率最高,其次是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和胃肠道,尤其是先天愚型占2%~3.4%,至于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多见的原因,可能由于神经细胞对有害环境的耐受力均低,并同时被相同因素损害所致。

  诊断先天性巨结肠,主要根据临床表现,确诊则需要X线钡剂灌肠,直肠肛管测压,直肠活检,组织化学等客观检查方法。

  新生儿巨结肠的症状需要与胎粪性便秘,肠闭锁或狭窄,肛门直肠畸形等病鉴别,用小指肛诊后,巨结肠病儿能大量排出胎便及气体,随之症状缓解,因此,对新生儿肠梗阻,常规做肛诊检查,不仅有助于诊断和治疗新生儿巨结肠,而且可避免或减少错误诊治。

  6个月以上病儿,有慢性便秘等症状,又有新生儿巨结肠史,诊断先天性巨结肠较容易,否则须除外肛门直肠畸形等病所致续发性巨结肠,以及克汀病,饮食性便秘,特发性巨结肠等症,肛诊时,短段型先天性巨结肠的肛门紧缩,直肠明显扩张积便或积气;普通型先天性巨结肠的直肠壶腹消失,处于紧缩(不是狭窄)状态,但这种状态并不恒定,直肠可因积存粪便而被动扩张,故不能根据肛诊检查结果确诊先天性巨结肠及其分型,另外,肛诊时还要注意先天性巨结肠病儿粪便的气味,性状等特点。

  再次强调,对先天性巨结肠病儿必须做肛诊检查,一是有助于诊断,二是有利于鉴别。

先天性巨结肠在线咨询

更多

有先天性巨结肠可大小便正常是怎么回事

你好,有先天性巨结肠的患者,并不一定就会引发肠道肠梗阻,如果病情并不严重,是可以大小便正常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涨,饮食结构的发生改变,这种情况的患者,再次出现肠道肠梗阻,以及其他的肠道疾病的几率会比一般的人高得多,所以这种情况平时必须留意,一旦经常反反复复病发,肠道功能性疾病最好采用手术救治。需要强调的是平时要注意饮食习惯,不要吃高脂肪油腻和吃辛辣的食物。

1个回答

关于先天性巨结肠这类病要怎么治啊?

先天性巨结肠如果病情比较轻,可以采用保守的方法救治,要多喝水,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戒烟酒;经常冷敷和推拿腹部,多运动,惯定时排便习惯,防止便秘;必要时可以采用肥皂水灌肠的方法救治。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好,就应当及时采用手术救治。需求注意多锻炼,多运动,清淡饮食,提高机体免疫力。

1个回答

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四十年复发需要去医院做手术吗?

如果再次发生先天性巨结肠的话,可能会还需要有专心给与手术救治。因为巨结肠的话可以干扰肠道的正常活动,可以致使大便的干燥,再次出现肠梗阻的情况。这个年龄段再次实施手术,摘除肠道的可能性比不大,考量结肠造瘘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在术前必须作好检验。需求注意平时多吃一些,软的、易消化的食物。

1个回答

宝宝肚子一直胀气是不是先天性巨结肠?

像你家宝宝如果说一直都有胀气的情况,其实像这种情况许多时候有可能是吃太多致使的,有些时候由于肠胃的扭动不好,也会有这种情况。一般许多宝宝特别是在早期的时候都会有胀气的情况再次发生的,其实也不一定是回绝长,如果质疑的话,建议最好是去医院检查一下。巨结肠试胃肠畸形的一种疾病。一般都会丧失正常的排便照射。需要强调的是注意休息,营养健康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

1个回答

宝宝得了先天性巨结肠怎么办

先天性巨结肠的治疗方案分成两种,一种是保守救治,另一种是手术救治,保守救治,可以实施灌肠救治,手术救治分成过渡性手术和确定性手术,患先天性巨结肠应当及时实施救治,以防引来其他并发症,比如说结肠炎或者营养不良,还要留意增强营养,多吃许多含有蛋白质的食物。特别声明避免酒精和烟草的刺激,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1个回答

拉不下来便便是否是先天性巨结肠

如果再次出现了大便困难、停止下来排便或者排气的症状是由于肠道疾病引来的,很有可能是先天性巨结肠,应当及时去医院实施肠镜仔细检查,查明病因,对症救治,救治先天性巨结肠最好的方法就是实施手术救治,其他的治疗方法没任何的效果,必须带孩子去正规的专业医院实施手术。需要强调的是禁止大量喝酒,不能经常吃辣的食物,避免熬夜劳累。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