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生理和病理现象,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新生儿黄疸的病因中以围产因素为主,也有其他的感染因素及母乳性黄疸,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不同的治疗,以避免和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现就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治疗综述如下。
一、西医治疗
1、光照疗法。新生儿裸体卧于光疗箱中,双眼及睾丸用黑布遮盖,用单光或双光照射,持续24-48小时,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公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2、酶诱导剂。常用苯巴比妥诱导肝细胞的微粒体提高活力,转化未结合胆红素为结合胆红素,剂量为4~8mg/kg/日,连服4日或更久,但其作用较缓,3~7日才显疗效。可加用尼可刹米(可拉明)100mg/kg/日以提高苯巴比妥的疗效。但遇黄疸较严重时应予光疗并作进一步检查,以防夹杂病理性黄疸。
3、阻止肠内胆红素的再吸收。提前喂奶,及时建立肠道菌群,分解肠内胆红素为尿胆原,尽快排出胎粪,可以减少肠内胆红素,防止其再吸收,从而减轻黄疸的程度。有人给活性炭0.75g,每4小时1次以减少肠壁再吸收未结合胆红素(肠肝循环),与光疗联合应用效果较好。
4、换血疗法。适用于溶血性黄疸。是患儿严重溶血时抢救生命的重要措施。通过换血可达到换出致敏红细胞和血清中的免疫抗体,阻止继续溶血;降低胆红素,防止核黄疸发生;纠正溶血导致的贫血,防止缺氧及心功能不全。在广泛采用光疗以后,换血已大为减少。
5、白蛋白。输注血浆或白蛋白可使血清中游离的未结合胆红素附着于白蛋白,从而减少未结合胆红素与脑细胞结合的机会,降低核黄疸的发生率。在换血1~2小时前,先注入白蛋白lg/kg/次,连用2~4次,或用血浆25ml,每日1~2次,可换出较多的胆红素。
6、肾上腺皮质激素。其主要作用是活跃肝细胞酶系统,加强葡萄糖醛酸与胆红素结合的能力。一般口服强的松每日1~2mg/kg。对较重黄疸病例可静点氢化可的松 5~10mg/kg,或用地塞米松每日0.4mg/kg,待黄疸消退时减量,以至停药。由于皮质激素常有不良副作用,一般不作常规处理。在普遍应用光疗以后,更不需激素疗法。
7、锡原卟啉。是血红素加氧酶的抑制剂,能阻止血红蛋白的分解,从而减少胆红素的形成。目前该药已在人工合成,今后可望应用于临床。
二、中医治疗
1、湿热蕴郁中焦,发为阳黄
【症状】面目皮肤发黄,色泽鲜明如橘,哭声响亮,不欲吮乳,口渴唇干,或有发热,大便秘结,小便深黄,舌质红,苔黄腻。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茵陈蒿汤加味
茵陈10克,栀子6克,大黄6克,黄柏6克,郁金6克,砂仁(后下)2.4克,滑石12克,苡仁10克,青皮6克,炒三仙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两次分服。
【按语】本证为阳黄证,因湿热蕴阻脾胃,肝胆疏泄失常而为病。起病急,全身症状及舌象均表现为湿热壅盛之象是其特征。新生儿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多表现为此型。故治以茵陈蒿汤加味,疗效尚稳妥。本方采用茵陈、栀子、黄柏、滑石、苡仁清利湿热;青皮、川朴、炒三仙、砂仁调气化滞;大黄、郁金逐热散瘀行血退黄。全方组方合理,共奏清热利湿退黄之效。
2、湿热内蕴,气滞血瘀
【症状】患儿神疲易倦,面目皮肤发黄,颜色逐渐加深,灰暗无华,右胁下痞块质硬,肚腹膨胀青筋显露,或见瘀斑、衄血,唇色暗红,舌见瘀点,苔黄。
【治法】清热利湿,调气活血
【方药】青黛3克,紫草9克,乳香6克,白芷6克,焦楂9克,茜草9克,绿茶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两次分服。
【按语】本方症为黄疸性肝炎,实热型,湿热郁于肌肤,气不得运,血不得行,胆汁外溢,以致皮肤巩膜发黄,病程较长,逐渐加重,属于阴黄。对于此类黄疸,医生除常用青黛、紫草、乳香等清解热毒,活血化瘀药退黄外,还常用绿茶来降转氨酶。名老中医认为,绿茶主治肝胆湿热,有清肝、醒脑、祛湿、利水、退黄之功。
3、湿邪内蕴,肝脾失和
【症状】患儿神疲易倦,皮肤、巩膜发黄,色泽晦暗,尿黄染尿布,大便色浅黄,质稀粘不成形,食纳不佳,舌质淡,苔白微腻。
【治法】健脾化湿,利胆退黄
【方药】生麦芽9克,茵陈15克,金钱草9克,穿肠草6克,通草3克,黄柏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三次分服。
【黄疸按语】本证属阴黄。肝胆湿热蕴郁于里,上不得越,下不得泄,熏蒸瘀遏,浸于肺,发于皮,则周身发黄;或由于湿邪内阻,脾阳不振,胆液为湿所困阻,浸淫肌肉,溢于皮肤。故治疗以清热利湿退黄为主,同时注意护脾胃之气,升发胃气,方以生麦芽配伍茵陈既是此理。金钱草、穿肠草、通草、黄柏均为通利之品。对于黄疸较重或日久不愈者,考虑湿热夹杂,内蕴与血分。血瘀不行则黄疸日深,可用活血化瘀之品,加丹参、血竭之类,多可获效。
4、寒湿阻滞
【症状】面目皮肤发黄,色泽晦暗,持久不退,精神萎靡,四肢欠温,纳呆,大便溏薄色灰白,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
【治法】温中化湿
【方药】茵陈10克,干姜5克,白术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两次分服。
【按语】本证多由孕母体弱多病,气血素亏,胎儿禀赋不足而致;或因湿热熏蒸日久不愈转化而成。往往起病缓,病程长,预后较差。临床表现为阴黄,虚寒之象明显。与湿热郁蒸证的鉴别可以从黄疸的色泽及全身寒热证象来区分。茵陈蒿利湿退黄,干姜性温,干姜、白术共奏温中燥湿之象。甘草调和诸药,清热解毒。四味药配伍,清热去湿利胆、治血化瘀退黄之功尤佳。
口腔黏膜白斑在线咨询
更多
口腔黏膜白斑长期复发怎么治疗
口腔黏膜白斑属于严重的病症,建议患者引来看重,及时互相配合医生实施化验诊断,防止推拖以免癌变的可能会,必要时考量冷藏救治,效果不是很明显的情况下最好尽早的采用手术摘除,互相配合激素药物来压制病症,术后作好患处护理,不定期到医院复检,日常始终保持口腔卫生清洁。需要声明注意建议规律作息,清淡饮食,减少辛辣刺激的食物摄入。
1个回答
请问白斑有哪些症状
病情分析:口腔白斑是中老年人较常见的口腔黏膜病,是口腔癌前病变之一,其癌变率约为5%.口腔白斑好发于唇,颊,舌,腭等黏膜上,一般无自觉症状,初起时呈乳白色斑块,表面光滑,平或稍高出正常黏膜.发病原因:一是吸烟与白斑有密切关系.二是白色念珠菌与白斑有密切关系.具国内学者调查,我国口腔白斑患者中,白色念珠菌阳性率为34%左右.推测少数白斑患者,白色念珠菌可能是其中的一个主要致病因素,而对于另一些白斑患者,白色念珠菌可能是其中一种联合病因因素之一.三是与全身因素有关,其中与气血循环障碍有很大关系.一些患者用中药活血化瘀取得较好的效果就是一个例证.四是局部剌激有关.指导意见:口腔白斑常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①斑块状:口腔粘膜上出现白色或灰白色均质型较硬的斑块,平或稍高出粘膜表面,不粗糙或略感粗糙,柔软,可无症状或轻度不适感.②颗粒状:口角区粘膜多见,在充血的粘膜上白色损害呈颗粒状突起,表面不平,可有小片状或点状糜烂,刺激痛,本型白斑多数可查到白色念珠菌感染.③皱纹纸状:多发生于口底及舌腹,表面粗糙,边界清楚,周围粘膜正常,白斑呈灰白色或垩白色,患者除粗糙不适感外,初起无自觉症状,亦可有刺激痛等症状.④疣状:损害呈乳白色,厚而高起,表面呈刺状或绒毛状突起,粗糙,质稍硬,多发生于牙槽嵴,唇,上腭,口底等部位.⑤溃疡状:在增厚的白色斑块上,有糜烂或溃疡,可有或无局部刺激因素,可有反复发作史,疼痛.口腔粘膜白斑的好发部位为颊,唇次之,舌,口角区,前庭沟,腭,牙龈也有发生,双颊白斑最多见,往往位于咬合线处,宽约1cm左右,有的延及口角.在口角1cm处为唇联合区,该区白斑应警惕恶变,特别是伴有白色念珠菌感染者.口腔粘膜白斑早期预防重点在于祛除刺激因素,如戒烟,禁酒,少吃辣,烫食物等;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也应除去;更换金属修复体,避免不同金属修复体的电流刺激;局部可用0.1%-0.3%维A酸软膏涂抹,但不适用于充血,糜烂的病损,也可用鱼肝油涂抹或内服鱼肝油.若白斑在治疗过程中有增生,硬结,溃疡等改变时,应及时手术切除并做进一步检验.口腔白斑再中医方面可归如入寒凝气滞,血虚风燥等症,治疗常以活血化瘀,芳香化浊,温阳散寒,滋阴养血,益气固本等法.
1个回答
请问牙龈上有白点怎么回事
病情分析:你好,这个情况可能是有点牙周炎的,指导意见:建议还是上正规的医院检查,建议注意点口腔卫生就可以的,祝你健康!
1个回答
关于得了鹅口疮怎么治疗
指导意见:患了鹅口疮,可以用消毒药棉蘸2%-4%的碳酸氢钠(药店内可以买到)擦洗口腔,擦洗的时候动作要轻,再用1%龙胆紫涂在患处,每天1-2次.还可以使用西瓜霜喷雾剂喷雾,口服葡萄糖酸锌.坚持一个星期就能好了!
1个回答
想知道口腔黏膜白斑是什么引起的
病情分析:口腔粘膜白斑的形成是多种不良因素如吸烟、念珠菌感染及慢性刺激等所引起的口腔膜上皮异常增生,久而久之易演变成癌。指导意见:有的病人开始时牙齿残冠边缘不整齐,如利刃一般天天摩擦口腔里的黏膜,便引发了创伤性口腔溃疡、白斑及其他癌前病变,时间长就有可能演变成口腔癌。因此,应该及时处理龋齿、残根,磨平锐利牙尖等,牙缺失要尽早修复。很多人都有口腔溃疡的经历,但很少有人想到,这小小的溃疡可能和肿瘤有关系。因为口腔黏膜癌病发前期,往往表现类似口腔白斑和溃疡的症状。因此,口腔白斑溃疡患者如果1个月还不能自愈,或者在用药半个月不能痊愈者,有必要去医院做检查。如果同时还出现了口臭、牙龈出血、局部淋巴结肿大以及身体局部的不舒服,更应该引起足够的警惕,立即去医院做相关的检查
1个回答
请问口腔黏膜白斑是什么引起的
病情分析:口腔粘膜上的白色斑纹是口腔粘膜病的一类表现。常见的口腔白色斑纹类疾病有:口腔白色角化病、口腔白斑、扁乎苔藓等。指导意见:1、口腔白色角化病是一种浅表的灰白色损害,在一般情况下,病情较稳定。多见于口腔卫生不良的男性,一般有局部机械刺激因素,如残冠、残根、错位牙、磨损牙、不良修复体等。当局部刺激因素减轻或去除后,这些病损会逐渐变薄或消失。2、口腔白斑是指仅仅发生于粘膜上的白色或灰白色斑块状损害,局部刺激因素是其发病的重要原因,多数人有吸烟的习惯,而且发病的都位往往与吸烟刺激的部位一致。咀嚼槟榔,喜食刺激性食物如酒、辣、烫,有残冠、残根、不良修复体等刺激物,以及维生素Bl2和叶酸缺乏、缺铁性贫血、白色念珠菌感染、梅毒、射线、口干症等均与此病有关。值得注意是口腔白斑具有癌变的可能,应及时消除致病因素,积极治疗。3、扁平苔藓是一种皮肤、粘膜慢性病损,可独立发生于口腔或皮肤,也可同时摧患。原因不明,仍以白色条纹为其主要特征发现也应及时诊治。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