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中医治疗法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中医治疗法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中医治疗法中的清洁法本法是其他耳局部外治用药的基础。对鼓膜已穿孔溃脓者,可用3%双氧水或淡白醋(白醋、冷开水各半和匀)洗净耳内脓液,以保持通畅引流及开展其他治疗。以下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中医治疗法中的辨证选方和滴耳法。

  一、辨证选方:

  1、风热上壅

  冶法: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方药:蔓荆子散(《兰室秘藏》)加减。蔓荆子10g,生地12g,赤芍10g,菊花10g,桑白皮10g,木通10g,前胡10g,赤茯苓10g,薄荷8g,银花10g,甘草6g,发热风寒者,加荆芥、防风;口苦咽干、脉浮弦者,加黄芩、夏枯草。

  2、肝胆火热

  治法:清肝泻火,解毒排脓。

  方药: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加减。栀子10g,龙胆草10g,生地15g,车前子8g,泽泻10g,木通10g,当归10g,黄芩10g,柴胡10g,甘草6g。大便秘结者加酒制大黄、玄明粉;耳内痛甚者,加赤芍、丹皮、乳香、没药;鼓膜穿孔过小,脓液引流不畅者,加皂角刺、穿山甲;脓液量多者,加桔梗、白芷。

  二、滴耳法:

  1、初起未穿孔时,可用紫金锭磨醋滴耳或虎耳草汁滴耳止痛。

  2、紫草油:紫草3g,芝麻油40g。将紫草原药入油内置火上炸至佃变紫色,滤取油液,每次滴3~4滴,每日2~3次。

  3、轻粉滴耳液:轻粉1g置乳钵中研细,取羧甲基纤维素钠1g溶于蒸馏水100ml中后加入乳钵中,混研匀。滴耳,每日2次,每次2~3滴。

  4、冰片菜籽油:冰片:菜籽油为1:10,浸泡一周,装瓶备用。洗净耳道后每次滴3滴。每日3次。

  5、紫参滴耳油:紫草、苦参各50g置入香油500ml中浸泡24小时后,加热炸至药枯呈黑黄色,过滤后加冰片6g,枯矾3g,搅匀备用。每次滴1~2滴,每日1次。

  6、香椿皮滴耳油:香椿皮60g,置瓦上焙成炭,研极细末,浸香油中。取药油滴耳,每次2~3滴。每日5~6次。

  7、仙掌公英液:鲜仙人掌(去皮)、鲜蒲公英各等份,洗净后捣烂取汁滴耳,每次2~4滴,每日2~3次。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在线咨询

更多

小儿急性中耳炎应该怎么治疗?

孩子的耳朵的疼痛有可能就是急性中耳炎致使的,这个疾病一般是细菌在中耳的部位传染致使的一种炎症性的疾病,救治上主要是采取抗生素为基础的方式救治,可以动用些口服类的抗生素或者是静脉输液的抗生素救治,在互相配合些抗生素滴耳液滴耳救治看一看效果了。需要强调的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清洁卫生,做好耳鼻喉的健康。

1个回答

我得了中耳炎里面还长了个东西怎么办

中耳炎患者耳朵里面长了个东西应当考量是由炎症传染,组织异常纤维化,囊肿或息肉以及其他肿瘤等多种不同原因致使的。可以先采用抗炎药物救治看一看效果如何,千万千万不要用硬物触碰弄破,以免严重病情。应当及时到正规私立三甲医院耳鼻咽喉科复诊仔细检查,明确确诊,由专科医生根据实际病情决定额外的药物或手术等方法救治,就能使这个东西祛除。需要强调的是你的情况,应该多食蔬果,保持乐观心态,增强免疫力,忌烟酒。

1个回答

儿童得了中耳炎怎么办?

如果孩子的这种情况经常反反复复复发的话,很有可能属于慢性中耳炎的表现出了,可能会和孩子本身体质有一定的关系。现在的情况是需要有去医院的耳鼻喉科实施几下血常规,除了耳窥镜等仔细检查的。如果仔细检查炎症明显的话,是需要有互相配合许多广谱的消炎药和许多对症的药物来救治的,留意多喝水,清淡饮食。特别注意忌烟酒,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要膳食营养均衡。

1个回答

中耳炎耳朵出现流血怎么办

可以动用抗生素的第一页实施救治,首先就是要留意仔细观察,有破皮的话可以检查一下,看一看具体是哪里破皮,然后再对症救治,在救治期间必须留意多歇息清淡易消化的饮食。最好去当地正规的耳鼻喉科做下详细的仔细检查后对症救治,脖子必须留意,不要用手去挖耳朵。必须强调声明多食坚果,增强营养,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

1个回答

得了中耳炎胆脂瘤怎么办?

得了中耳炎,患胆脂瘤的话,可以采取手术的办法来实施摘除救治。胆脂瘤,一般口服药物是没效果的,中耳炎是由细菌感染引来来的一种炎症性的疾病和胆脂瘤有很大的关系,手术后一般就可以超越救治的效果,平时要留意局部的卫生,以免再次出现细菌的传染产生炎症。需要声明注意平时还是要注意多通风,勤晒被褥,避免情绪激动,。

1个回答

中耳炎最好的治疗方法?

中耳炎一般都是由细菌感染引来来的一种炎症性的疾病,会容易产生化脓性的炎症,可以采取口服消炎的药物来实施用药治疗,同时还要留意仔细观察可有再次出现耳膜破裂的情况,如果再次出现有耳膜伤损,一般就会容易产生听力下降的情况,平时要留意局部的卫生,以免遭到细菌的传染。需求注意遵循患者主诉的情况,要适当的运动,忌刺激性的食物,不要吃过烫的食物。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