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急性心肌梗死

>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大多数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性硬化所引起(偶见由于冠状动脉炎症、栓塞及先天性畸形),当冠状动脉在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发生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供血区域的心肌房生持久而严重的缺血性损害,形成不可逆坏死时,即形成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根据其临床症状结合心电图表现及血清中心肌损伤相关标志物的测定,常分为急性期(坏死损伤期)、亚急性期(恢复期)及愈合期(纤维疤痕形成期)。此可以为临床的治疗、预后判断提供指导。

  (—)临床表现

  1、前驱症状(先兆征现象) 约20%~60%的患者有前驱症状,以频发心绞痛和/或心绞痛加重为最多见,亦可表现为休息时或较轻活动时发生胸部不适。

  2、胸闷痛症状除呈典型心肌梗死表现外,也有胸痛为反复多次发作缓解交替,呈波浪型发展而难以确定哪一次是造成心肌梗死的胸痛;少见亦有无胸痛症状者,特别是70岁以上的高龄者。

  3、其他症状 约有50%以上的病人可出现恶心和呕吐,特别多见于有下壁梗死的患者;少数还会出现难治性呃逆;其他尚可有极度虚弱、出冷汗、心悸甚至濒死感觉。

  4、体征 随患者所出现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心电图变化及心脏组织结构受损情况而出现相关体征。

  (二)体表心电图表现

  体表心电图常规12导联检查获得的阳性显示仅70%~80%,增加检查导联并按临床情况增加检查频度可提高阳性率,但无S-T段抬高、无病理性Q波甚至始终显示为正常心电图者亦为数不少。而以下情况常会造成患者的心电图上不出现病理性Q波:

  (三)血清心肌损伤相关标志物测定

  急性心梗时血清相关心肌酶的变化归纳见表一。由于与心肌相关的大多数酶也存在于心脏以外的组织,故其特异性并不高,除须考虑很多心脏以外的许多情况外(如胰腺炎、胆囊炎、肺炎、脑血管病等);还要考虑心脏本身其他情况(如心肌炎、心力衰竭等);另更要考虑其敏感性又与检测的时间、方法、梗死的范围相关。

  急性心梗时血清相关心肌结构蛋白的变化以肌红蛋白出现时间最早,但特异性远不及肌钙蛋白I及T,后者还具有较长的诊断时间窗,并还可应用作为判断再灌注的参考指标。目前常把二者结合起来,这样对急性心梗既具有早期诊断价值亦具备特异性较高的诊断价值。有关肌钙蛋白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见表二。

  (四)相关影像学的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不仅对急性心梗具有确定性诊断价值,更可对治疗选择、病情及预后判断具有较高的客观依据,但对微血管性梗塞(又称镜下梗死)及冠脉痉挛性梗塞尚不能提供依据,前者临床上仍依靠心肌肌钙蛋白的测定,后者则主要根据心电图及临床结合。

  同位素核素心肌显像(ECT),由于目前常用的标记

  同位素核素心肌显像(ECT),由于目前常用的标记核素其特异性并不高而且还常有假阳性,故临床上基本已放弃选择其来对急性心梗作出诊断,但今后如能找到具备特异诊断价值的核素显像时,仍将有其临床应用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在线咨询

更多

心肌梗死护理方法有哪些?

心肌梗死是需要有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救治,轻度药物救治,但重度的话需要有支架植入,或是心脏搭桥手术,护理上需要有诱导患者积极互相配合医生的救治,重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防止情绪激动,饮食上多吃高蛋白,高...

1个回答

心肌梗死手术治疗后喘不上气是怎么回事?

心脏方面的疾病要根据患者的整体状态的推测。除了可能会是由于患者的血管情况没获得完好的通畅。患者较好是能尽快去医院做个动态心电图和心脏彩超仔细检查。理解几下疾病的具体原因,对于心脏疾病的推测起些关键性的...

1个回答

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该怎么急救?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再次发生之后死亡率很高。因为急性心肌梗死之后,引发大面积的心肌丧失紧缩力,会致使心脏的射血功能明显上升,再次出现严重的低血压和休克。再次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在有条件的医院应当及时性支架植...

1个回答

心肌梗塞和心肌梗死的区别

心肌梗死和心肌梗塞是同一种疾病,没多大区别,是指心脏冠状动脉堵塞而致使的性缺血性心脏病,一旦再次发生都需要有及时到医院做插手救治或溶栓治疗,否则容易引来心肌化脓而导伤及患者性命的疾病,是一种极为重镇病...

1个回答

酮症酸中毒并心肌梗死严重吗?

酮症酸中毒属于一种比较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引发额外的心肌梗塞的情况是特别复杂,也特别凶险的,患者要尽快的压制人体的功能,是救治的前提。与此同时用大剂量的溶栓的药物,减低血液当中的粘稠度,减低心肌梗塞的...

1个回答

左主干分叉处狭窄95%会引起心肌梗死吗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诊断上心内科比较常见的疾病,而且是致使心源性猝死比较常见的原因,临床诊断上只要冠状动脉狭窄超越75%以上,就容易致使心肌梗死的再次发生。鉴于你左主干分岔处狭窄已经超越95%,这极其容...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