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疟疾

>

小儿疟疾的临床表现

小儿疟疾的临床表现

  疟疾俗称为“打摆子”,是一种因蚊虫叮咬后,感染疟原虫而引起的传染病,为了可以使家长朋友们及时发现病情,及时给孩子治疗,减少小儿疟疾对于小儿患者的危害,下面传染科疾病专家对于小儿疟疾的临床表现做了详细的介绍。

  关于小儿疟疾的临床表现的介绍,主要有以下六点:

  1.恶性疟由恶性疟原虫引起,病情凶险。除寒战、高热外,根据疟原虫侵犯部位临床可分为:脑型, 表现为剧烈头痛、躁动不安、昏迷、谵妄、惊厥、瘫痪、反射亢进、脑膜刺激征和脑病。胃肠型,表现为呕吐、腹泻和剧烈腹痛。肾功能衰竭型,表现为进行性少尿、无尿及尿毒症。黄疸弛张型,表现为弛张热、黄疸、呕吐胆汁、贫血、肝肿大、昏迷。休克虚脱型,表现为体温不升、手足厥冷、血压下降、脉细数。

  2.小儿疟疾患者最先出现寒战期,患者突觉寒冷、发抖,面色苍白,脉搏细数,常有恶心、呕吐,持续约20~30分钟。继之为发热期,体温升高达40~41℃, 口渴、头痛,脉速而饱满,全身酸痛,持续4~8小时。然后转为出汗退热期,全身大汗淋漓,体温骤然下降,全身顿觉舒服且疲乏。发作日久可出现贫血、脾大。

  3.小儿疟疾潜伏期,间日疟为10~12日,三日疟为14~25日,恶性疟为9~16日。潜伏期的后期可有微热、精神倦怠、四肢和背部酸痛等前驱症状。

  4.发作周期间日疟和卵形疟为隔日发作一次,三日疟每隔2日发作一次,恶性疟的热型多不规则或呈弛张型。

  5.小儿疟疾急性发作无定型,寒战期仅有四肢冰冷、脸色苍白、口唇紫绀。发热期虽有高热,但仍四肢冰冷。常伴有呕吐、腹泻。退热期大汗少见。贫血发展快,脾肿大明显。但一经治疗即可迅速恢复。

  6.先天性疟疾母亲产前感染疟疾, 待新生儿生后5~6天内发病,血中可找到与母亲一样的疟原虫。病死率高。

  温馨提示:以上对于小儿疟疾的临床表现的介绍,希望可以对家长朋友们有所帮助,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上症状表现的话,就应该马上去就医治疗了。祝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社区传染病预防诊治指南》《输入性疟疾的诊治与管理》】

疟疾在线咨询

更多

疟疾什么治疗

疟疾的治疗方法是口服药物和静脉输液,患者出现疟疾有可能是被携带病毒的蚊虫叮咬,或者是和携带病毒的人员共用注射器后引起的。患者在早期会出现身体发热、关节疼痛、身体乏力等症状,最好到大型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性的制定治疗方案。疟疾在用药治疗期间要注意居住环境的空气流通,最好每天定时开窗通风,还要定时进行室内消灭蚊虫,可以减少身体再次感染病毒。

1个回答

治疗疟疾的药物

疟疾的典型症状是突然发凉、低烧和大量流汗。发颤通常持继20分钟到1小时。体温忽升忽降,最高可达40度以上。伴发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疲劳,但头脑清醒。发烧通常持继2-6小时,然后已经开始大量流汗,体温已经开始骤升。体温过低的持续时间通常是30分钟到1小时。这时,病人备感他的症状明显改善,但他备感虚弱和口干。需要强调的是禁食辛辣、烟酒、油腻的食物,平时需要按时就餐。

1个回答

疟疾病症状有哪些?

身体不舒服,如果抵抗力变差和生存饮食生活习惯是有关系的,如果质疑自己的免疫功能再次发生伤损,或者是由疟原虫的传染,就需要有考量是蚊虫叮咬后才会有上述表现出。疟疾一般是高热寒战,然后退了是有个周期性的过程。目前可以通过血液细胞染色检验明确。需求注意规律的生活,少油腻,遵循医嘱,按时服药,不要过度的心理压力。

1个回答

疟疾的症状有哪些?

现在的情况是有疟疾,按照临床诊断的典型症状就是寒战高热,然后流汗退热这是比较常见的,一般是有周期性的再次发生,除了个方面就会引来红细胞摧毁,然后肾脏功能的危害。比较严重的就会引来疟疾脑病,也就是恶性疟引来的疾病症状,头颅位子疼痛不舒服,并且干扰生命危险。需要强调的是通过听你的描述,要多食水果,按时服药,按时复查。

1个回答

疑似疟疾病该如何治疗

疟疾是由于传染了疟原虫后引来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它主要通过蚊虫叮咬感染,临床诊断症状表现出为,从间歇性寒战到发烫再到流汗,在烦渴以后症状获得纾解,然后有循环往复再次发生,一旦发觉此病,需要有及时的复诊,如果不救治,病情会继续恶化的很快,致使人神志不清,甚至有生命危险。特别声明需要保持营养,不要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增强体质。改善睡眠。

1个回答

疟疾表现有什么症状

疟疾是一种传染病,其主要临床诊断症状为:一般潜伏期约为10-30天,潜伏期无明显症状;潜伏期之后是寒冷期,即寒冷期。这时,四肢通常是冷的,全身备感寒冷,背部发颤。这段时间持继大约10-30分钟,寒战自然停止下来,然后体温攀升。当体温上升时,会超越发烫阶段,体温可达40℃以上,发烫阶段持继2-6小时。在那之后,会有一段流汗期。发高烧后,全身都会流汗。需求注意忌烟酒,增强身体免疫力,注意个人卫生,按时服药,避免交叉感染。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