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肿大主要依靠触诊检查,用触诊法未能确诊时可用叩诊法检查脾的浊音界有无扩大,(正常脾浊音界在左腋中线第9~11肋之间;宽4~7cm,前方不超过腋前线),必要时可用超声,X线,CT等检查,以明确脾脏的大小和形态,触诊发现脾大时,要注意脾大的程度,质度,同时注意有无其他伴随体征。
1.脾脏肿大的程度脾脏肿大的程度与疾病有关。
(1)轻度脾大:
深吸气时脾下缘在肋缘下2~3cm为轻度脾大,可见于某些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立克次体感染,早期血吸虫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霍奇金病,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火,系统性红斑狼疮,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2)中等度脾大:
下缘超出肋缘下3cm至平脐为中等度肿大,可见于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溶血性贫血,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维生素D缺乏病,脾淀粉样变性,恶性淋巴瘤,尼曼-匹克病等。
(3)极度脾大:
下缘超出脐水平以下为极度脾大或称巨脾,可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疟疾,晚期血吸虫病,斑替病,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贫血,戈谢病等。
2.脾脏的质度
不同病因引起脾大其质度可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一般急性感染引起的脾大质度软;慢性感染,白血病细胞,肿瘤细胞浸润引起的脾大质地硬,表面不平;肝硬化的脾脏质度中等硬;淤血性脾大质度因淤血程度和淤血时间的长短而不同,时间短,淤血轻,质度软,时间长或淤血重质度硬,但一般有充实感,囊性肿大有囊性感表面不平,必须指出,脾脏肿大的程度及质度不仅因病因不同而不同,还可因病程,治疗情况及个体反应性不同而有差异,在判断时要注意这些因素。
3.伴随体征
各种不同病因引起脾大外尚有不同的伴随体征。
(1)贫血,出血点或淤斑:见于血液病性脾大,如各种类型的白血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2)贫血,黄疸:见于溶血性贫血,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恶性组织细胞病,败血症等。
(3)肝及淋巴结肿大:见于恶性淋巴瘤,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结缔组织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节病及某些传染性疾病等。
(4)肝病面容,肝掌及蜘蛛痣:见于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5)各种类型的皮疹:多见于各种传染病,或感染性疾病,如伤寒,斑疹伤寒,布氏杆菌病,败血症,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6)水肿和腹水:见于慢性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下腔静脉梗阻等。
(7)心脏扩大:见于各种心脏病引起的慢性心力衰竭,各种原因引起的大量心包积液。
相关阅读
脾大在线咨询
更多
脾大病怎样治疗
引起脾大的原因比较多,淤血,组织细胞增生,代谢障碍等等,感染性脾大,各种急、慢性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或者淋巴肿瘤等,导致的原因不同治疗方式不同,建议通过B型超声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X线检查、CT检查...
1个回答
脾大怎么引起的
脾脏增大的原因很多,首先常见于肝脏系统的疾病,比如长期的饮酒、急慢性乙肝及丙肝病毒感染、长期口服药物、肝脏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肝脏反复受损,出现门静脉高压,可以造成可逆的脾脏增大。还有一部分患者来自于...
1个回答
什么食物补脾较好最快
脾虚的人免疫能力比较差,可能会出现脸色萎黄的症状,长时间处于亚健康状态下,因此在平时的时候可以多吃些补脾的食物,如多吃些性温、甘平的食物,多吃些容易消化的温热食品。常见的较好最快补脾的食物有糯米、红薯...
1个回答
脾胃虚弱不能吃这6物
脾胃虚寒,就会出現进食时胃痛,有时有想吐的觉得,晚上入睡膝关节发酸,手脚冰冷。脾胃虚寒的患者,应当留意多吃一些温性食物,如苋菜,小葱,牛肉,鸡脯肉等。严禁服用吃凉性,寒性,油腻感,辛辣食物刺激的食材,...
1个回答
补脾养脾的10种食物
补脾的食物有多种,只要是容易消化,其营养价值比较高者,对于胃肠道没有刺激的那种,就是有补脾之作用。如山药、枸杞子、糯米、韭菜、菠菜、栗子、黑芝麻、龙眼肉、胡桃肉、桑葚、乌骨鸡、鸡肉、猪肉、猪肝、牛肉、...
1个回答
女人补脾的较好方法
女人脾虚吃山药和薏米以及香菇等补得快,山药具有补气健脾的作用,薏米具有消水肿和健脾祛湿的效果,香菇具有补气养血和开胃的作用,对缓肿瘤还有一定的功效,并且薏米嘌呤非常的低,可以降低血压中的胆固醇,还可以...
1个回答
补脾健脾第一食物
补脾的食物有多种,只要是容易消化,其营养价值比较高者,对于胃肠道没有刺激的那种,就是有补脾之作用。如山药、枸杞子、糯米、韭菜、菠菜、栗子、黑芝麻、龙眼肉、胡桃肉、桑葚、乌骨鸡、鸡肉、猪肉、猪肝、牛肉、...
1个回答
三年脾虚自己调理好了
调理好的时间因人而异,可能需要长期调理,后天形成的脾虚好调理一些,建议在饮食上进行调理,多食用调理脾胃的食物,另外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遵医嘱选择调理脾虚的药物。脾虚一般会出现腹胀,肢体倦怠,身体乏力,...
1个回答
体检时发现脾大,脾门厚约42mm,脾长115mm,血常规提示
,现在的仔细检查结果,虽然有些数值没在正常的范围内,但是并不是算太严重的,如果身体无异常,是不需要太忧心的,要留意多歇息,确保营养需要有,要大幅提高身体条件。同时多吃些补气效果较好的食物。需要强调的是...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推荐医生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