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其他疾病

>

莱姆病的病因

莱姆病的病因

  中国于1985年首次在黑龙江省林区发现莱姆病的病例,以神经系统损害为该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其神经系统损害以脑膜炎、脑炎、颅神经炎、运动和感觉神经炎最为常见。以下为莱姆病的发病原因。

  一、发病原因:

  莱姆病的病原体在1982年由Burgdorferi和Barbour等首先证实是一种新种疏螺旋体,称为伯氏包柔螺旋体(B.Burgdorferi),简称伯氏疏螺旋体。

  种类:长期来认为莱姆病的病原体只有伯氏疏螺旋体一个种,近来依据5S-23SrRNA基因间隔区MseI限制性片段,结合DNA-DNA杂交同源性分析了世界各地分离的莱姆病菌株,至少有10个基因种(genospecies),其中可以引起莱姆病的至少有三个基因种:

  ①伽氏疏螺旋体(B.garinii),以欧洲和日本为主;

  ②阿弗西尼疏螺旋体(B.afzelii),亦从欧洲和日本分离出。我国分离的大部分菌株的蛋白图谱更接近于欧洲菌株,以伽氏和阿弗西尼疏螺旋体占优势;

  ③狭义伯氏疏螺旋体(B.burgdorferisensustricto),以美国、欧洲为主。

  形态:伯氏疏螺旋体是一种单细胞疏松盘绕的左旋螺旋体,长10~40μm,宽0.2~0.3μm,有3~7个疏松和不规则的螺旋,两端稍尖,是包柔螺旋体属中菌体最长而直径最窄的一种。革兰染色阴性,吉姆萨或瑞氏染色呈淡红的蓝色,EosinThiazin染色呈青紫色到浅紫色,镀银染色能使螺旋体着色良好。电镜下可见外膜和鞭毛(7~12根不等),鞭毛位于外膜与原生质之间,故又称内鞭毛(endoflagellum),与运动有关。

  运动:运动活泼,可有扭转、翻滚、抖动等多种方式。

  生长条件与抵抗力:在微需氧条件下,30~34℃在BSK-Ⅱ(BarbourStoennerKilly-Ⅱ)培养基中生长良好,生长缓慢,一般需2~5周才可在暗视野显微镜下查到。莱姆病螺旋体在潮湿及低温情况下抵抗力较强,但对热、干燥和一般消毒剂均能使其灭活。

  二、发病机制:

  然而该病原体引发菌血症期较短,血液中螺旋体量也不多,但可引起如此多器官及多系统的损害,其致病机制可能是多因素综合的结果。

  LPS作用:伯氏疏螺旋体细胞壁中有脂多糖(LPS)组分,具有类似内毒素的生物学活性;及其外膜表面蛋白OspA,OspB,OspC具有重要的致病力和侵袭力。

  黏附素作用:1998年已发现该螺旋体有两种黏附素(adhesion),即DbpA(decorinbindingproteinA)和DbpB,通过黏附素使螺旋体结合到皮肤和其他器官组织细胞的胶原蛋白相关的细胞外基质蛋白多糖上,使细胞发生病变。

  三、传播途径:

  伯氏疏螺旋体主要存在于蜱的中肠憩室部位,当蜱叮咬人时,可从涎腺内或中肠所含螺旋体通过反流至吸食腔,然后侵入人体皮肤的微血管,经血流至全身各器官组织。

  温馨提示:莱姆病早期以皮肤慢性游走性红斑为特点,以后出现神经、心脏或关节病变,通常在夏季和早秋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略多于女性。发病以青壮年居多,与职业相关密切。以野外工作者、林业工人感染率较高。据报道疫区室外工作人员劳动一天后有40%被蜱叮咬史,或可从其皮肤、衣服等处找到蜱。室外消遣活动如狩猎、垂钓和旅游等均可增加感染莱姆病的危险性。

其他疾病在线咨询

更多

免疫力低下容易患哪种病?

免疫力低下容易患感染性疾病。 免疫力是人体的防御机制,免疫力正常时,可以及时清除病原体、人体发育异常的细胞、人体内衰亡的细胞及其产物,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免疫力低下时,人体容易发生细菌、病毒、真菌等致病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肺孢子虫病、结核病、弓形虫脑病、带状疱疹、口腔念珠菌感染、深部真菌感染、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免疫低下相关的肿瘤,如淋巴瘤、卡波西肉瘤等。 儿童、老年人、糖尿病病人、营养不良的人、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病人、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药物的人、进行化疗或放疗的人都容易发生免疫力低下的情况,这些人应注意做好防护,如改善营养、适量运动、保证睡眠充足、外出时戴口罩等。

1个回答

发烧引起疱疹的原因是什么

发烧引起的疱疹可能为带状疱疹。带状疱疹主要是由于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发病的直接原因为潜伏的病毒被激活,主要原因可能为患者的免疫力降低。 曾患水痘的成年人体内“潜伏”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一般潜伏在脊髓后跟神经节或颅神经感觉神经节里面,带病毒再次“激活”时就可以引起带状疱疹。病毒再次激活的确切原因还不清楚,一般认为与免疫力下降有关。发热、HIV感染或艾滋病、恶性肿瘤、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或化疗药物,这些患者就比较容易出现带状疱疹。饮食需要注意均衡营养,三餐中要摄入一定量的肉、蛋、菜、主食,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免疫力降低为本病的主要病因,通常建议患者注意改变生活习惯,多饮水,注意休息,不熬夜,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1个回答

病毒感染发烧

经常患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烧,是由于体内的免疫调节功能下降所引起的。建议用中药调养,优点是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机体内在的免疫调节能力。虽然没有西药见效那么快,但是对于经常病毒感染的人来说是相当不错的,如果用头饱类的抗生素虽然见效快,但是治标不治本,而用中药调养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免疫力。所以一般也就不容易感冒了,如果发烧在38.5度以下,可以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可以用温热的毛巾擦拭患者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如果是发高烧在38.5度以上,可以用美林等药物,效果相当不错。

1个回答

病毒感染发烧会反复吗

病毒性感染的发烧是会反复的。病毒性感染的发烧通常会出现头痛、发热等症状,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甚至会导致病毒侵袭组织器官,危及患者的生命。在出现以上症状时,建议及时赶往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治疗。患者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少熬夜,多喝温水,多运动,养成良好的、有规律的饮食和作息习惯,避免引发炎症。

1个回答

宝宝牙龈红发烧

两岁宝宝牙龈红且发烧,通常见于以下两种情况:第一,应该是孩子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牙龈发炎导致发烧,通常见于革兰氏阳性菌感染或者厌氧菌感染引起,一般有龋齿的小孩容易出现;第二,也有可能由病毒感染引起牙龈长疱疹发炎引起发烧,比如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疱疹性口炎,或者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甚至手足口病,也可以导致宝宝出现牙龈红及发烧的情况。

1个回答

宝宝身上红疙瘩发烧

孩子发烧,身上起红疙瘩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局部皮肤粘膜过敏反应、蚊虫叮咬、皮下细菌感染引起的毛囊炎。也有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的出疹性疾病,常见的有水痘、麻疹、猩红热、幼儿急疹,都有可能引起发烧,以及起红疙瘩。还应该采用相应的药物进行退烧治疗。需要尽早带孩子去医院进行体格检查,同时抽血检查血常规,明确病因。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