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固醇肌病可分为慢性和急性两种类型,其中慢性皮质类固醇肌病是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导致的肌肉病变,患者往往有长达数月或数年之久的大剂量皮质类固醇用药史,应用剂量通常与肌无力的程度无明显相关。以下内容主要为大家介绍一下类固醇肌病的检查诊断依据。
类固醇肌病的检查:
1、血清肌酶:慢性类固醇肌病大多正常;急性皮质类固醇肌病早期血清CK常增高,严重肌肉坏死可伴CK水平显著升高。
2、尿肌酸的排泄量:若是明显增加,且在疾病早期即可以出现,因而是诊断类固醇肌病的一项敏感指标。
3、肌电图检:无特异性,可发现肌病特征,常见肌纤维震颤,慢性类固醇肌病EMG正常或呈轻微肌源性损害,无自发电位,可以为神经源性,肌源性或混合性,急性型可伴有大量的自发活动。
4、肌肉活检:慢性型仅发现肌纤维大小轻微改变,可伴Ⅱ型纤维萎缩,很少肌纤维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电镜发现线粒体聚积及糖原,脂质沉积,伴轻度肌纤维失用性萎缩,这些病变与Cushing病的特征性改变完全一样,可提示诊断。
急性型显示不同程度的肌纤维坏死和空泡变性,主要累及Ⅱ型纤维,常有明显的粗肌丝肌凝蛋白丢失。
类固醇肌病的诊断标准:
慢性类固醇肌病起病隐匿,容易漏诊,临床诊断主要依据以下几点:
1、应用类固醇治疗后出现肌肉无力伴严重的Cushing综合征,24h尿酸排泄量增加。
2、应用类固醇治疗多发性肌炎时,肌无力症状加重,但血清CK水平稳定,24h尿肌酸增加或类固醇加量后出现肌无力。
3、肌肉活检示选择性Ⅱ型肌纤维萎缩伴Ⅰ型纤维内脂质增加。
4、对疑有类固醇肌病的患者,撤停类固醇后,肌无力缓解,即可确诊。
急性类固醇肌病的临床诊断主要依据以下几点:
1、起病急骤,广泛累及四肢肌群及呼吸肌,表现为严重的全身性肌无力和呼吸困难,腱反射正常或减弱,甚至消失,不累及感觉系统,大多数患者停药后数周好转,少数患者肌无力可持续1年。
2、病程早期血清CK常增高,严重肌肉坏死可伴CK水平显著升高,肌红蛋白尿及肾衰竭等,EMG可发现肌病特征,常见肌纤维震颤,肌活检显示不同程度的肌纤维坏死和空泡变性,主要累及Ⅱ型纤维,常有明显的粗肌丝肌凝蛋白丢失。
类固醇肌病的鉴别诊断:
1、应与脑与脊髓病变导致的肌无力,肌萎缩等症状体征鉴别,特别是在脑部疾病危象后大量应用皮质类固醇时,详细询问病史,结合CT,MRI检查等,鉴别不难。
2、注意与其他类型骨骼肌疾病相鉴别。
其他疾病在线咨询
更多
免疫力低下容易患哪种病?
免疫力低下容易患感染性疾病。 免疫力是人体的防御机制,免疫力正常时,可以及时清除病原体、人体发育异常的细胞、人体内衰亡的细胞及其产物,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免疫力低下时,人体容易发生细菌、病毒、真...
1个回答
免疫力低下的皮肤病有哪些
免疫力低下时容易发生的皮肤病,一般多是感染性的,如带状疱疹、脓疱疮、毛囊炎、真菌性皮肤病等。 免疫系统就相当于我们的防御系统,皮肤就相当于我们的防御屏障,当我们的免疫力低下时,患上某些皮肤病的几率就会...
1个回答
发烧引起疱疹的原因是什么
发烧引起的疱疹可能为带状疱疹。带状疱疹主要是由于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发病的直接原因为潜伏的病毒被激活,主要原因可能为患者的免疫力降低。 曾患水痘的成年人体内“潜伏”有...
1个回答
病毒感染发烧
经常患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烧,是由于体内的免疫调节功能下降所引起的。建议用中药调养,优点是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机体内在的免疫调节能力。虽然没有西药见效那么快,但是对于经常病毒感染的人来说是相当不错的,如果用头...
1个回答
病毒感染发烧会反复吗
病毒性感染的发烧是会反复的。病毒性感染的发烧通常会出现头痛、发热等症状,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甚至会导致病毒侵袭组织器官,危及患者的生命。在出现以上症状时,建议及时赶往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治疗...
1个回答
宝宝牙龈红发烧
两岁宝宝牙龈红且发烧,通常见于以下两种情况:第一,应该是孩子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牙龈发炎导致发烧,通常见于革兰氏阳性菌感染或者厌氧菌感染引起,一般有龋齿的小孩容易出现;第二,也有可能由病毒感染引起牙龈长疱...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