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幽门螺杆菌感染

>

造成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病因是什么

造成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病因是什么

  (一)发病原因

  Hp革兰染色阴性,常作S形或弧形弯曲,有1~3个螺旋,长2.5~4.0μm,宽0.5~1.0μm,延长培养时间或药物治疗后,常呈类球形,菌体两端钝圆,菌体的一端或两端有2~6条带鞘的鞭毛,鞭毛长约为菌体的1.0~1.5倍,粗约为30nm,各有着毛点,着毛点不内陷,鞭毛末端呈圆球状或卵圆形,细胞壁光滑,与上皮细胞膜紧密相贴,在鞭毛根部内侧的细胞质末端有一明显的电子密度降低区,可能与鞭毛运动的能量贮存有关,猫胃螺杆菌(Helicobacter felis,Hf)和海尔曼螺杆菌(Helicobacter helimannii,Hh)均为3~12个紧密的螺旋,与Hp极易区别,人胃活检标本分离的Hp菌株有多样性基因表型。

  至少可分为两大类型:Ⅰ型为有细胞毒相关基因A(cytotoxin associated gene A,Cag A),表达CagA蛋白及空泡毒素(vaculating cytotoxin A,Vac A);II型无Cag A,既不表达Cag A蛋白,也不表达Vac A,Hp是一种专性微需氧菌,其稳定生长需依靠在生长的微环境中含5%~8%的氧气,在大气和绝对厌氧环境中均不能生长,Hp生长缓慢,通常需3~5天,才能形成针尖状小菌落(0.5~1.0mm),能产生尿素酶,过氧化氢酶,脂酶,磷脂酶和蛋白酶,细菌对外环境的抵抗力不强,对干燥及热均很敏感,多种常用消毒剂很容易将其杀灭。

  (二)发病机制

  Hp进入人胃内低pH环境中,能生长繁殖,并引起组织损伤,其致病作用主要表现为:细菌在胃黏膜上的定值,侵入宿主的免疫防御系统,毒素的直接作用及诱导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

  1.Hp的定值 Hp的自然定植部位在胃黏膜上皮表面和胃黏液底层,呈点状分布,胃窦部数量多,胃体和胃底较少,Hp亦可定植于十二指肠的胃黏膜化生区,Barrett食管和梅克尔憩室等异位胃黏膜处,Hp进入胃后要到达黏膜表面和黏液底层定植,除要抵抗胃酸和其他不利因素的杀灭作用外,还要依靠动力穿透黏液层,其螺旋状菌体,为Hp在黏稠的胃黏液中运动提供了基础;而其鞭毛的摆动则为Hp的运动提供了足够的动力,Hp产生的尿素酶能将尿素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氨在Hp周围形成“氨云”,中和胃酸保护Hp,产生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能保护其不受中性粒细胞的杀伤,另外,还产生多种黏附因子,使其能紧密地黏附于胃上皮表面。

  2.损害胃及十二指肠黏膜 Hp的毒素和有毒性作用的酶以及Hp诱导的黏膜炎症反应均能造成胃和十二指肠黏膜屏障的损害。

  (1)Hp的毒素:约60%Hp菌株能产生有活性的空泡毒素(Vac A,87kda),使上皮细胞产生空泡变性,Vac A的表达及毒性强弱与Vac A基因型和细胞毒相关基因蛋白(Cag A,128kda)有关,这是Hp菌株致病性差异的重要原因,其中Vac A s1/m1基因型毒素活性最强,Vac s2/m2基因型无毒素活性。

  (2)Cag致病岛:1996年,Censini等发现Hp菌株含有一个约40kb的特殊基因片段,呈现于致病相关菌株,且有细菌至病岛的典型结构特征,因此称为Hp的Cag致病岛,研究显示Cag致病岛与Vac A的产生,与Hp对胃上皮细胞表面Leb抗原受体的结合能力,与参与细胞骨架重排的肌动蛋白等相关。

  (3)尿素酶:尿素酶除了对Hp本身起保护作用外,还能造成胃黏膜屏障的损害,一是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的直接细胞毒作用;二是尿素酶可诱导胃上皮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表达分泌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T-α)等炎症介质。

  (4)Hp的蛋白酶,脂酶和磷脂:均能破坏胃黏液层的完整性,增加黏液的可溶性和降低其疏水性,进而降低了黏液对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5)致炎因子:Hp表面及分泌的可溶性成分和趋化蛋白能趋化激活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TNF-α,白细胞三烯,IL-1和IL-2,并进一步加强IL-8的激活反应,促进黏膜的炎症损伤。

  (6)胃肠道激素:多数文献证实Hp感染者生长抑素释放减少,胃泌素释放增加,从而导致高胃酸分泌,加重胃十二指肠黏膜酸负荷;胃泌素促进黏膜细胞增生,与肿瘤形成可能有关。

  (7)免疫反应:Hp感染诱导产生特异性细胞和体液免疫,并诱发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损害胃肠黏膜,黏膜损伤后,从炎症到癌变的过程可能是: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癌变,最近研究提示根除Hp后可以阻止这一过程的发展。

幽门螺杆菌感染在线咨询

更多

幽门螺杆菌感染多久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首先要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一般是采用四联的疗法,包括一种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和一种铋剂,疗程是14天。停药至少四周以后再复查胃镜,所以幽门螺杆菌感染一般需要治疗14天。有的患者第一次根除之后没有根除成功,还需要进行第二次的根除,也是要用14天。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淋巴瘤和胃癌的重要致病因素,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严重的还会出现贫血,消化不良等症状。

1个回答

幽门螺杆菌感染怎么办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可以采取三联或者四联疗法。比如可以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分散片、雷贝拉唑肠溶片和枸橼酸铋钾颗粒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结束4周以后应该复查一下看是否清除成功。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碗筷,聚餐时应该使用公筷夹菜。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药品使用请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

1个回答

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怎么办

如查体时发现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并伴有消化性溃疡、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有消化不良症状,或有胃粘膜萎缩、糜烂的慢性胃炎、淋巴细胞性胃炎、胃增生性息肉、Menetrier病,应给予下列治疗:1、抗生素根除治疗。二、微生态疗法三是中药疗法。四,免疫防制。最常见的临床病例,推荐用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四联疗法包括一种质子泵抑制剂,与两种抗生素和铋剂联合使用,需要口服14天,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治愈。

1个回答

幽门螺杆菌感染症状

由于患者的患病程度不同,所以表现的症状也不同。有些病人可能表现类似于消化不良的症状,如上腹胀、食欲减退、伴有嗳气,甚至有些病人有恶心呕吐的症状。部分病人感染后,导致消化性溃疡,表现为上腹痛的症状。所以HP感染引起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个体差异较大。有相关上消化道不适症状的人群,建议到医院就诊,明确是否存在HP感染。

1个回答

幽门螺杆菌感染服用枸橼酸铋钾片替硝唑片克

医生建议:再次出现这样的症状,属于正常的范围的现象,服食了这些药物之后,对你的症状有所纾解的话,就接着按时按量的专心服食!需求注意通过患者的描述情况来看,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入口的食物要干净卫生。

1个回答

体检能查出幽门螺杆菌感染吗?

您好,目前幽门杆菌的仔细检查途径较多,最为常见的有价格低廉的粪便检验方法,除了相对较为贵的C14呼息试验方法,第一种精度较低,只好定性仔细检查,第二种精度较高,可定量仔细检查,如果您采用的是第二种仔细检查方式,检出率绝不会高于百分之九十,所以您可以放心好了检验。需求注意你的情况应尽早的到医院就医,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按时服药。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