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传染源
1.报告和登记 各级医务人员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对病毒性肝炎病例作传染病报告,急性病毒性肝炎应做病原学分型报告和统计。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例一年只登记一次,一年复发跨两个年度者只在第一年登记。
2.隔离和消毒 急性甲型肝炎隔离期自发病日算起3周。乙型肝炎可不定隔离日期,如需住院治疗,也不宜以HBsAg阴转或肝功能完全恢复正常为出院标准,只要病情稳定,可以出院。对恢复期HBsAg携带者应定期随访。丙、丁型肝炎处理同乙型肝炎。戊型肝炎隔离期暂同甲型肝炎。各型病毒性肝炎可住院或留家隔离治疗。病人隔离治疗后,对其居住和活动地区(家庭、宿舍及托幼机构等)应尽早进行终末消毒。基层卫生防疫机构应对肝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3.有关行业人员肝炎患者的管理 对饮食行业人员和保育员每年作一次健康体检,发现肝炎病例立即隔离治疗。急性肝炎患者痊愈后,半年内无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持续正常,且肝炎病毒学传染性标志阴性者,可恢复原工作。慢性肝炎患者应调离直接接触入口食品和保育工作。疑似肝炎病例在未确诊前,应暂时停止原工作。上述范围的新增人员在参加工作前,应进行健康体检,凡肝功能异常和/或肝炎病毒学传染性标志阳性者,不得录用。
4.托幼机构儿童肝炎患者的管理 托幼机构发现急性病毒性肝炎病人后,除患儿隔离治疗外,应对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范围,根据调查后确定,一般以患儿所在班级为主,观察期间不办理入托手续。观察期限:甲、戊型肝炎为45天,乙、丙、丁型暂定60天。对符合出院标准的肝炎患儿,尚需继续观察1个月,并需持医院出院证明方可回所。
5.献血员管理 献血员应在每次献血前进行体格检查,检测谷丙转氨酶(ALT)、HBsAg和抗-HCV,凡ALT异常和/或HBsAg、抗-HCV阳性者不得献血。
6.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的管理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是指HBsAg阳性,但无肝炎症状和体征,各项肝功能检查正常,经半年观察无变化者。对这类携带者不按现症肝炎病人处理,除不能献血及从事直接接触入口食品和保育员工作外,可照常工作和学习,但要加强随访,携带者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经期卫生,以及行业卫生,防止自身唾液、血液和其他分泌物污染周围环境,传染他人。所用食具、修面用具、牙刷、盥洗用具应与健康人分开。
7.单项抗-HCV阳性者的管理 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
二、切断传播途径
1.提高个人卫生水平 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各单位应创造条件,提供流动水,供洗手及洗餐具,个人应养成良好习惯。
2.加强饮食、饮水、环境卫生管理 饮食行业(包括个体业户)及集体食堂都应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尤其要做好食具消毒,食堂、餐厅应实行分餐制或共筷制。加强生食水产品的卫生监督,加强对产地水域的卫生防护,防止粪便和生活污水的污染。要掌握产地病毒性肝炎流行和水域的污染情况,以及运输、销售过程中的卫生问题,一旦发现有污染可能,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于短时期内供应大量贝类水生动物时,应留样查考。要加强水源保护,严防饮用水被粪便污染,对甲、戊型肝炎流行区的井水、缸水、涝坝水,须用漂白粉消毒,余氯保持在0.3mg/L,中小学校应供应开水,学生自带水杯。要做好环境卫生及粪便无害化处理。医疗单位的粪便及污水须经消毒处理后方能排入下水道,废弃物应及时焚毁。
3.加强托幼卫生 托幼机构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对食品及便器的消毒制度,儿童实行一人一巾一杯制,认真执行晨检或午检制。全托单位应注意尿布消毒,玩具各班组严格分开。发现肝炎患儿,应立即隔离并及时报告有关防疫部门,对所在班进行消毒及医学观察。
4.各服务行业的公用茶具、面巾和理发、刮脸、修脚用具,均应做好消毒处理。
5.防止医源性传播 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应加强消毒防护措施。各种医疗及预防注射(包括皮试、卡介苗接种等)应实行一人一针一管,各种医疗器械及用具应实行一人一用一消毒(如采血针、针灸针、手术器械、划痕针、探针、各种内窥镜、以及口腔科钻头等)。尤其应严格对带血的污染物消毒处理。对透析病房,应加强卫生管理。对确诊及疑似病毒性肝炎病例进行医疗和预防注射时,要求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6.各级综合医院建立肝炎专科门诊,并积极创造条件建立肝炎病房,有关医务人员应相对固定。肝炎门诊及病房的病案、用具应单独使用,各种诊治手段应单独行施。
7.阻断母婴传播 妇产科医务人员应向HBsAg和/或抗-HCV阳性的育龄妇女广泛宣传防止将乙、丙型肝炎传染其婴儿及其他人群的注意事项。应将HBsAg和抗-HCV列入产前常规检查项目。对HBsAg和/或抗-HCV阳性产妇,应设专床分娩,产房所有器械要严格消毒。乳头有损伤的应暂停哺乳。HBsAg阳性的孕妇所生婴儿,用乙肝疫苗预防;HBsAg及HBeAg双项阳性母亲所生婴儿,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加以阻断,方法及剂量参考有关规定。对其他所有新生儿于出生24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
8.加强血液制品的管理 血及生物制品单位应按卫生部(82)卫防字第35号《关于加强生物制品和血液制品管理的规定(试行)》要求,生产和供应血液制品和含人体成分的生物制品,尤其要做好生物制品的HBsAg和抗-HCV检测工作,阳性者不得出售和使用。
三、易感人群的保护
1.甲肝疫苗 主要用于幼儿、学龄儿童及其他高危人群。
2.市售人血丙种球蛋白和人胎盘血丙种球蛋白 主要用于接触甲肝病人的易感儿童。剂量为0.02~0.05ml/kg,注射时间越早越好,不宜迟于接触后7-14天。
3.乙肝疫苗 主要用于阻断母婴传播和新生儿预防及其他高危人群。有条件的地区,可对学龄前和学龄儿童进行接种。
4.乙肝免疫球蛋白 主要用于母婴传播的阻断,可与乙肝疫苗联合使用。此外,还可用于意外事故的被动免疫。
四、病毒性肝炎消毒办法
1.门窗、地面、家具、玩具、运送工具 0.5%优氯净(原药0.5g加水至100ml)喷雾;3%氯亚明(原药3g加水至100ml)喷雾;2%过氧乙酸(原药2ml加水至98ml)喷雾;
2.呕吐物、排泄物 较稠吐排物1份加10-20%漂白粉乳剂2份;较稀吐排物加漂白粉干粉1/5搅拌,置2小时。(充分搅拌)
3.厕所、垃圾、便具 2%次氯酸钠溶液(原药2ml加水98ml)喷雾;3%漂白粉(漂白粉3g加少量水调匀,加水至100ml待澄清)上清液喷雾,便具浸泡1小时;
4.食具、护理用具 0.5%优氯净,3%氯亚明,2%过氧乙酸,2%次氯酸钠溶液,3%漂白粉浸泡1小时,煮沸10-20分钟
5.残余食物 煮沸10-20分钟(废弃物也应煮沸后倒掉)
6.手 0.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2分钟;0.2%优氯净洗手。
7.衣服被褥、书籍、化验单、病历、钱币 环氧乙烷0.4kg/m3或福尔马林100ml/m3熏蒸,密闭12-24小时。(应在密闭的专用消毒器内进行)
8.医疗器械 耐热类:高压蒸气15磅,15-30分钟;干热160℃1小时;煮沸20分钟。不耐热类:同方法7;或2%戊二醛(戊二醛8ml<25%>加0.3%碳酸氢钠和水至100ml,使pH为7.7-8.3)浸泡1-2小时。
病毒性肝炎在线咨询
更多
病毒性肝炎是什么途径传染呢?
一般的病毒性肝炎的感染途径通过做手术、血浆、血制品或动用传染病毒的注射器针头、针灸用针、采血用具而散播。密切接触散播:通过性碰触散播或通过锈蚀的皮肤粘膜引发密切接触性传播。病毒性肝炎做为一种传染性强、散播途径复杂的传染病母婴围产期散播:主要系临产时碰触母血及产后密切接触引来医源性散播:通过做手术、血浆、血制品或动用传染病毒的注射器针头、针灸用针、采血用具而散播等。必须强调声明平时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野生过多的油腻。
1个回答
病毒性肝炎使用安达芬管用吗这病很严重吗
医生建议:好用的,安达芬用来急慢性病毒性肝炎(乙型、丙型等)救治效果显著,建议按剂量服食,大剂量运用时,可有严重的疲劳、衰弱表现出。该病是比较难救治的,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实施救治必须强调声明吃一些新鲜的水果,不要睡前喝太多水,少喝碳酸饮料。
1个回答
病毒性肝炎要怎么医治呢?
您好,人体自动免疫还没有生长发育完全,是很容易传染病毒性疾病的,而且幼儿园中宝宝多,很容易交叉感染,病期互相配合专家医治,在排便上要留意营养均衡,多带宝宝举办户外活动,增强体质,还要给宝宝喝点冻干牛初乳,牛初乳里面有大量的活性免疫球蛋白可以直接消化人体所需,大幅提高人体抵抗力,牛初乳除了抗病的功效。特别声明还需要注意控制饮食,以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食物为主特征。
1个回答
病毒性肝炎戊型急性黄疸型严重吗?
拥有病毒性肝炎致使有急性黄疸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已经产生有肝脏方面的功能异常,致使的这种现象,会产生有调整紊乱的问题。由于拥有有病毒感染的原因致使的这种症状,主要可以考量通过抗病毒药物的方法来实施救治解决,同时要留意日常生活当中的调理,比如说防止加班或者饮酒。需求注意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和高蛋白食物,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不要熬夜,多运动。
1个回答
急性戊型重症病毒性肝炎可以吃中药吗?
你好,急性戊型肝炎是比较常见的肝炎类型之一,一般来说病情较重的,是通过粪口散播的,和个人的卫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的,一旦明确的话,是需要有及时的住院治疗的,行保肝,降酶,抗病毒等救治的,救治不规范的话,是可以伤及性命的,不能够大意了,中医效果较慢,只好是配置救治的。还是住院专业医生指导下规范救治吧。需要声明注意保证饮食的营养均衡,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1个回答
病毒性肝炎戊型急性黄疸型严重吗?
你好,戊型肝炎是比较常见的通过消化道散播的传染性疾病,一旦传染的话,一般来说病情都是比较重的,容易致使肝功能急剧继续恶化,引来黄疸等症状的,但如果积极规范的救治的话,是可以自愈的,不同于丙肝,乙肝以及丁肝一旦传染的话,是不能够根治的,所以及时住院医生指导下规范救治。特别声明建议以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为主,避免饮酒熬夜。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