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的治疗,应当依据患者身体的虚、实或虚实挟杂之证,或扶正,或泻实,或攻补兼施。并根据疣的特点,内、外兼治,配合其他疗法,最大可能的治愈,并减少复发。
1、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利湿,祛风止痛。
方药:普济消毒饮。黄芩8g,黄连8g,连翘15g,玄参10g,板蓝根15g,陈皮6g,桔梗8g,甘草6g,柴胡10g,马勃6g,生蒡子6g,薄荷6g,僵蚕6g,升麻6g。
方解:方中黄芩、黄连清热泻火、解毒。生蒡子、连翘、薄荷、僵蚕疏散风热;玄参、马勃、板蓝根可清热解毒;配甘草、桔梗、陈皮以清热理气,疏通瘀滞;升麻、柴胡疏散风热,并引诸药上行,且寓“火郁发之”之意。诸药配伍,共收清热解毒,疏风散邪之功。
加减:痒甚者,加蝉蜕、白藓皮。患部出血、疼痛,加栀子、银花、乳香、没药。
2、风热郁毒
治法:清热解毒,疏风止痒。
方药:凉血消风散(《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生地30g,当归10g,芥穗9g,蝉衣6g,苦参15g,白蒺藜9g,知母9g,生石膏30g,生甘草6g,苍术6g,防风6g,生蒡子6g。
方解:方中以清热除湿解毒、疏风止痒为主;芥穗、防风、生蒡子、蝉衣疏风止痒为君;苍术祛风燥湿,苦参清热燥湿,俱为臣药;更佐以知母、石膏清热泻火;当归、生地、养血活血;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使药。本方配伍特点以祛风为主,祛湿、清热解毒、养血为辅。
加减:痒甚者,加白藓皮10g。
3、肝郁血虚
治法:疏肝敛阴,养血消风。
方药:逍遥散。当归10g,茯苓10g,芍药10g,白术10g,柴胡10g,甘草5g。
方解: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条达为君;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当归养血和血,且气香可理气,为血中气药,与柴胡同用,补肝体而助肝用,使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共为臣药;又以甘草、白术、茯苓健脾益气使营血化生有源,共为佐药。
加减:阴虚内热,加银柴胡、地骨皮;胁胀明显,加川楝子、郁金。
4、气滞血瘀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当归20g,桃仁10g,红花10g,生地15g,柴胡6g,川芎10g,赤芍15g,甘草6g,生膝9g,枳壳6g。
方解:本方系桃红四物汤和四逆散加桔梗、生膝而成。方中当归、川芎、赤勺、桃仁、红花活血化瘀;生膝祛瘀血,通血脉,引瘀血下行;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桔梗开宣肺气,载药上行,又可和枳壳一生一降,使气行则血行;生地凉血清热,和当归又能养阴润燥,使祛瘀而不伤阴血;甘草调和诸药。本方配伍的特点是既行血分瘀滞,又解气分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和而用之,使瘀去气行,则诸症可愈。
加减:瘙痒者,加防风;疼痛重者,加元胡、降香。
5、肝肾阴虚
治法:滋补肝肾,养阴润燥。
方药:杞菊地黄丸。生、熟地各20g,山药15g,山萸肉15g,茯苓20g,泽泻10g,牡丹皮10g,枸杞子9g,菊花9g。
方解:方中重用生熟地,滋阴补肾,为君药。山萸肉补养肝肾;山药补益脾阴,共为臣药;三药相配,滋养肝脾肾,称为“三补”。配伍泽泻利湿泻浊;牡丹皮清热泻火;茯苓淡渗脾湿,三药为“三泻”,渗湿浊,清虚热,均为佐药。枸杞子、菊花滋养肝肾,养肝明目。
加减:血热者,加紫草、赤芍;痒甚者,加苦参、地肤子。
扁平疣在线咨询
更多
乳腺皮下囊肿怎么办
针对乳房皮下囊肿或许只是单纯性的囊肿,也许是因为皮质囊肿,相对单纯性的囊肿假如小没什么症状,此时可以给予定期彩超随访观察,囊肿如果较大,查体可以触及,也可以在局麻下进行手术切除,而且发生恶性病变的可能性比较小,对于皮脂的囊肿,这种情况下是皮脂腺排泄受阻所造成潴留囊肿,多见于皮脂腺分布密集的部位,乳腺也可以见到。建议及时进行治疗,并且行病理检查,以便明确诊断,确定是否需要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注意饮食要清淡,睡眠要规律,清洁皮肤,减少油脂分泌。
1个回答
有皮疹就一定是艾滋病吗
有皮疹不一定就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患者可以有皮疹,虽然有的皮疹有特异性,但不能根据皮疹来诊断艾滋病,诊断艾滋病的主要依据是临床症状和病毒血清学检测。 艾滋病并发的皮肤病可以归纳为非感染性皮肤病、感染性皮肤病及皮肤肿瘤三大类。有的常见皮肤病如带状疱疹、瘙痒症、痒疹、银屑病、鹅口疮等,艾滋病患者临床症状重,皮损广泛,病程长,治疗困难。 其各分类具体临床表现为: 1.非感染性皮肤病:脂溢性皮炎、斑秃、毛细血管扩张、黄甲综合征、银屑病、获得性鱼鳞病、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瘙痒症等。其中黄甲综合征被认为是艾滋病患者典型体征;脂溢性皮炎被认为是该病的早期表现;瘙痒症在HIV感染早期十分常见。 2.感染性皮肤病:真菌感染(念珠菌病、隐球菌、组织胞浆菌病、马尔尼菲青霉病、体癣、甲癣、手足癣等),病毒感染(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生殖器疱疹、扁平疣、尖锐湿疣、传染性软疣、毛状黏膜白斑),细菌感染(皮下脓肿、蜂窝组织炎、毛囊炎、脓疱疮),寄生虫感染(挪威疥、阿米巴病)。出现鹅口疮是早期诊断艾滋病的重要线索;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的毛状黏膜白斑被公认为HIV感染最常见的口腔表现,特异性强。 3.皮肤肿瘤:Kaposi肉瘤、淋巴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Kaposi肉瘤可能是HIV感染的首发症状之一 虽然约80%以上HIV感染者可发生皮肤黏膜性疾病,但不是说有皮疹一定就是艾滋病,艾滋病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见的,如果怀疑要通过抽血化验来确诊。
1个回答
单纯疱疹怎么诊断?
医生根据既往病史、皮损特点、检查结果诊断本病。 1.既往有单纯疱疹感染史,有与单纯疱疹患者接触史。 2.口唇出现聚集性水疱,生殖器出现聚集性水疱等。 3.细胞学检查:刮取早期皮损,行Tzanck涂片检出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嗜酸性包涵体,并排除水痘-带状疱疹即可确诊。 4.病毒学检查:用直接免疫荧光法,试验呈阳性,可鉴别单纯疱疹病毒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1个回答
秋季易发的皮肤病有哪些
秋季易发的皮肤病有虫咬皮炎、瘙痒症、湿疹、荨麻疹、带状疱疹、银屑病等。 具体如下: 1.虫咬皮炎:秋季多昆虫,如螨、蚊、毒蛾、毛虫、蜂类等,人被叮咬后,皮肤会出现丘疹、红斑、水疱等类症状。 2.瘙痒症:天气转凉后,人体皮脂腺分泌开始减少,皮肤容易干燥,引起瘙痒。而老年人的皮脂腺分泌功能有所减退,皮肤更干燥,因此,这种病常见于老年人。 3.湿疹:秋冬干性湿疹比较常见,要注意清淡饮食、避免肥皂洗洁精等刺激,注意劳逸结合。 4.荨麻疹:由于寒冷的刺激,使机体产生一种叫做激肽和缓激肽的物质,使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因而产生风团。 5.带状疱疹:换季时要注意保暖,不要着凉,因为感冒发烧时人体抵抗力较低,易诱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感染。 6.银屑病:季节变化是银屑病的诱发因素之一,进入秋季后,天气逐渐转凉,该病病情常常会逐渐加重。
1个回答
表皮下水疱是什么原因
表皮下起水疱原因有多种。 有如下可能: 1.湿疹; 2.丘疹性荨麻疹; 3.水痘和带状疱疹; 4.天疱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 5.多形红斑; 6.重症药疹等。主要是由于基底细胞的液化变性,最终形成坏死性的表皮下水疱。 大疱性疾病,常见的大疱性类天疱疮,通常表现为表皮的基底层下面的水疱,尼氏征阴性。湿疹和丘疹性荨麻疹主要是由于过敏引起的,可口服氯雷他定片,外用糠酸莫米松软膏治疗。如果是水痘和带状疱疹,主要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可以口服伐昔洛韦片和甲钴胺片,禁用激素。如果是自身抗体破坏皮肤组织,引起的天疱疮和类天疱疮,需要查皮肤组织病理,确诊后需要用激素类药物。如果长时间在天热的环境下,也可能会产生小水泡,这是汗疱疹的表现。注意不要抓挠,外出时要做好防晒工作,平时要注意增强体质,多补充一些维生素C,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减少出汗状况。
1个回答
皮肤有针刺感是什么病
皮肤有针刺感可以出现的疾病有带状疱疹、胆碱能性荨麻疹、皮肤过敏等。还要根据患者其他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来进行诊断。 1.带状疱疹:发病前患者皮肤常常会有感觉过敏、灼伤刺痛,伴有全身不适、疲乏无力、轻度发热等前驱症状,疼痛有的伴随带状疱疹的皮疹同时出现,有的疼痛发生一到三天后或更长时间才出现皮疹。部分中老年患者皮损消退以后可以遗留顽固性的神经痛,也可以出现皮肤的针刺感。也部分患者仅仅是感觉到皮肤有刺痛感,或者是稍潮红,没有出现典型的水泡。 2.胆碱能性荨麻疹:一般是在患者热水淋浴,进食辛辣的食物、饮料或饮酒,情绪紧张,工作紧张,剧烈运动等刺激后发生。患者在数分钟内出现风团,并且伴随有皮肤刺痛瘙痒不适。 3.皮肤过敏:一些食物、药物等服用不当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过敏,患者也可以表现有皮肤的针刺感。 4. 皮肤干燥:也可以出现针刺感,这时要加强皮肤的保湿。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