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扁平疣

>

寻常疣患者应该遵循哪些饮食原则

寻常疣患者应该遵循哪些饮食原则

  寻常疣患者越来越倾向于食用更多的动物性食物,而动物性食物所提供的能量和脂肪过高,对寻常疣的预防不利。寻常疣患者普遍蛋白缺乏,常吃大豆及其制品,不仅可以补充以上营养,而且防止食用过多肉类给身体带来的不利影响,寻常疣患者应以谷类食物为主,多样搭配的饮食原则。

  一、寻常疣适宜食物:

  1、宜凉血解毒食物。绿豆、粳米、黄瓜、苦瓜、马齿苋、绿茶等。

  2、宜吃清热类食品。绿豆,清热解毒。丝瓜,凉血解毒。

  3、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

  二、寻常疣禁忌食物:

  1、寻常疣的发病与某些食物有密切的关系。在寻常疣患者治疗期间和治愈后的一段时间,都要尽量避免鱼、虾、蟹等海鲜产品,以及葱、蒜、辣椒、烟酒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对于寻常疣患者的病情是极为不利的。

  2、寻常疣患者要避免能够引起人体过敏反应的食物。

  三、寻常疣食疗推荐:

  1、青叶桃仁粥

  【原料】大青叶15克,桃仁15克,粳米loo克。

  【制法】将大青叶、桃仁加水煎取汁液。另将粳米淘洗干净入锅,加水1000克,用大火烧开,再转用小火煮粥加入药汁稍煮即成。

  【吃法】早晚分食。

  【功效】高热解毒,活血行瘀。适用于各种寻常疣。

  2、黄豆芽粥

  【原料】黄豆芽loo克,粳米100克。

  【制法】将黄豆芽洗净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入锅,加水1000克,用大火烧开,再转用小火熬煮成稀粥。

  【吃法】早晚分食。

  【功效】清热解毒,利小便。适用于各种寻常疣。

  3、醋蛋

  【原料】新鲜**或鸭蛋4个,食用醋50一70克。

  【制法】将蛋煮熟后去壳,刺6—10个小孔,分成四等份,装杯加入醋拌匀后加盖2—6小时备用。或蒸成蛋羹再加醋拌匀后食用。

  【吃法】早晚各吃醋蛋1个。

  【功效】活血解毒。适用于各种寻常疣。

  4、冬瓜薏苡仁瘦肉汤

  【原料】猎瘦肉(切块)300克,各爪(连皮、瓤、子)500克,薏苡仁50克,陈皮10克,精盐、生姜、味精各适量。

  【制法】冬瓜、薏苡仁、陈皮洗净。冬瓜切块。生姜切片。猪瘦肉决洗净。把全部原料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小火煨2小时,加入味精、精盐调味即戍。

  【吃法】当菜佐餐,每曰l一2次。

  【功效】祛湿除斑,养血益颜,清热解毒。适用于各种寻常疣。

  5、黄豆芽汤

  【原料】黄豆芽250克。

  【制法】将黄豆芽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汤。

  【吃法】吃豆饮汤,日服3次,连服3日为一疗程。

  【功效】调肌肤,除疣,去痣。适用于各种寻常疣。

  特别提示:寻常疣患者饮酒过多,会使食欲下降,食物摄入减少,以致发生多种营养素缺乏症,严重时还会造成酒精性肝硬化、酒精中毒等,过量饮酒会增加患高血压、中风等疾病的危险。因此,饮酒一定要适量,尽量做到不喝酒。

扁平疣在线咨询

更多

乳腺皮下囊肿怎么办

针对乳房皮下囊肿或许只是单纯性的囊肿,也许是因为皮质囊肿,相对单纯性的囊肿假如小没什么症状,此时可以给予定期彩超随访观察,囊肿如果较大,查体可以触及,也可以在局麻下进行手术切除,而且发生恶性病变的可能...

1个回答

复发性单纯疱疹有哪些症状

复发性单纯疱疹有哪些症状?1.颜面、口唇有灼热感、瘙痒。 2.颜面、口唇有红斑、簇集状小丘疹和水疱。 3.数天后水疱破溃形成糜烂、结痂。 带状疱疹、脓疱疮、手足口病等疾病也可出现红斑、水疱等症状,所以...

1个回答

单纯疱疹怎么诊断?

医生根据既往病史、皮损特点、检查结果诊断本病。 1.既往有单纯疱疹感染史,有与单纯疱疹患者接触史。 2.口唇出现聚集性水疱,生殖器出现聚集性水疱等。 3.细胞学检查:刮取早期皮损,行Tzanck涂片检...

1个回答

秋季易发的皮肤病有哪些

秋季易发的皮肤病有虫咬皮炎、瘙痒症、湿疹、荨麻疹、带状疱疹、银屑病等。 具体如下: 1.虫咬皮炎:秋季多昆虫,如螨、蚊、毒蛾、毛虫、蜂类等,人被叮咬后,皮肤会出现丘疹、红斑、水疱等类症状。 2.瘙痒...

1个回答

表皮下水疱是什么原因

表皮下起水疱原因有多种。 有如下可能: 1.湿疹; 2.丘疹性荨麻疹; 3.水痘和带状疱疹; 4.天疱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 5.多形红斑; 6.重症药疹等。主要是由于基底细胞的液化变性,最终形成坏死性...

1个回答

皮肤有针刺感是什么病

皮肤有针刺感可以出现的疾病有带状疱疹、胆碱能性荨麻疹、皮肤过敏等。还要根据患者其他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来进行诊断。 1.带状疱疹:发病前患者皮肤常常会有感觉过敏、灼伤刺痛,伴有全身不适、疲乏无力、轻...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