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百日咳

>

百日咳隔离时间

百日咳隔离时间

百日咳,听起来好像就是咳嗽一百天,其实没那么浪漫.它是一种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特别强,尤其是对小孩子来说,一不小心就中招。那问题来了,得了百日咳到底要隔离多久?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得看具体情况,比如有没有治疗、症状有没有好转、有没有传染性等等!

先说一下,百日咳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就是说,别人一咳嗽、一打喷嚏,你吸进去了,就有可能被感染.,隔离的目的,就是防止它传播给其他人。一般来说,如果已经确诊了百日咳,医生会建议进行抗生素治疗,最常见的就是红霉素 阿奇霉素或者克拉霉素这些。用了这些药之后,大概5天左右,传染性就会大大降低。这个时候,理论上就可以不隔离了。

但现实情况往往更复杂一些.比如,有些孩子吃了药之后症状没怎么好转,咳嗽还是特别厉害,那这时候虽然传染性可能已经低了,但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建议继续隔离一段时间。另外呢,有些孩子可能根本没确诊,只是以为是普通感冒或者过敏,结果咳了两三周还没好,这时候才去看医生,诊断出百日咳......这种情况下,传染期可能已经过去一大半了,但也可能还在传染期。

那如果没有用抗生素治疗呢?这种情况的话,传染期可能会长达3周甚至更久。也就是说,从出现咳嗽症状开始算起,至少要隔离3周上面才能确保不会传给别人.这个时间听起来挺长的,但对于学校 幼儿园来说,确实得注意。有些地方规定,确诊百日咳的孩子,隔离到症状出现后的21天,或者治疗后至少5天才能回校上课。

不过,隔离不光是时间的问题,还要看症状.比如,如果一个孩子虽然已经隔离了两周,但咳嗽还是特别频繁,甚至伴有呕吐、喘息、脸憋得通红等情况,那说明病情还没完全控制住,这时候即使传染期过了,也建议继续观察,直到症状明显缓解为止!

再来说说成年人.成年人得百日咳的情况其实也不少,尤其是家里有小孩的,特别容易被传染......但成年人的症状通常比小孩轻,可能就是干咳、夜间咳嗽,甚至自己都没意识到是百日咳。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治疗,传染期也会长达3周左右.,成年人如果怀疑自己得了百日咳,也及时就医,吃点抗生素,减少传染给他人的风险.

另外呢,疫苗接种也是一个关键因素。虽然现在大部分孩子都接种了百日咳疫苗,比如百白破疫苗(DTP),但疫苗的保护力并不是终身的,也不是百分之百有效。即使接种过疫苗,也有可能感染,只是症状会轻一些,传染期也会短一些。

还有一点容易被忽略的是,百日咳在初期阶段和普通感冒特别像,比如流鼻涕 打喷嚏、轻微咳嗽,然后才逐渐发展成剧烈的咳嗽.而在这个初期阶段,就已经具备传染性了.也就是说,很多人在被感染的早期,自己并不知道,就已经把病毒传给别人了。

在学校、托儿所这些地方,一旦发现有孩子持续咳嗽超过两周,特别是咳嗽得特别厉害,伴随呕吐 呼吸困难等症状,就要,做一下相关检测,确认是不是百日咳。一旦确诊,除了治疗,还要通知密切接触者,尤其是没有接种疫苗的小朋友,可能需要预防性用药!

总结一下,百日咳的隔离时间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 接受抗生素治疗:通常在开始治疗后的5天内传染性就大大降低,可以解除隔离......

  2. 未接受抗生素治疗:建议隔离至咳嗽症状出现后的21天,或者直到症状明显缓解......

当然,具体还要根据医生的判断来定,不同地区、不同医疗机构可能会有略微不同的标准。但,隔离是为了防止传播,尤其是在学校、幼儿园、医院这些人群密集的地方.

还有,家里如果有人得了百日咳,建议做好防护措施,比如戴口罩 勤洗手 保持室内通风.尤其要避免和婴幼儿接触,因为小宝宝抵抗力差,一旦被感染,后果可能比较严重。

百日咳虽然听起来不吓人,但它传染性强、病程长,隔离时间也不能马虎......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一旦怀疑自己得了百日咳,及时就医,别拖着,不然不光自己受罪,还容易传染给身边的人。

上面这篇文章详细说了“百日咳隔离时间”,希望你每天都能抽出时间动一动.哪怕只是散散步也行,活动活动身体会更舒服。小提示:每天拉伸一下,身体会更灵活,也不容易受伤哦!

百日咳在线咨询

更多

宝宝总干咳怎么办

宝宝总是干咳,在选择用药上需要引起重视,有可能是过敏性咳嗽导致,也有可能是咽喉部的不适,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来说,有咽炎或者扁桃体炎的患者很容易导致干咳情况的发生,因此需要到医院就诊,检查咽喉部的...

1个回答

患了慢性咳嗽怎样治疗

慢性咳嗽也要去医院做胸部X线检查、血常规检查等,如果没有发现感染迹象,说明是过敏或者是神经性的咳嗽,也可能是急性期治疗不彻底引起的。可以只选用一些止咳的药物进行治疗。有痰时,使用鲜竹沥口服液、氨溴索口...

1个回答

孩子嗓子有痰,总干咳应该怎么治疗?

病人嗓子有痰,表现出为轻咳的情况。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细菌性的传染,有可能是百日咳杆菌,或者其他的细菌性传染,因此需要有积极运用抗生素压制传染,并且运用大幅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彻底清除体内的病原体。对症可...

1个回答

总干咳是怎么回事?

总是再次出现轻咳的症状,一般是要去医院做个肺部ct仔细检查,来理解可有再次出现肺部的肿瘤,如果再次出现有肺部肿瘤的话,一般可以采取手术的办法来实施摘除救治,平时也要留意增强身体锻练来大幅提高人体的抵抗...

1个回答

慢性咳嗽快一年,拍了肺部ct一切正常,咳

你好,原因是相当多的,咽部的疾病、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部疾病等都会引来痰多的表现出的,所以这是需要有明确具体的原因后才可解决,平时多吃水果蔬菜和多喝白开水。需要强调的是日常的饮食生活中要注意不要吃辛...

1个回答

儿童慢性咳嗽

如果儿童咳时间低于4周,并没有其他的症状,仔细检查也没再次出现其他的炎症,属于慢性的咳。首先确认是不是因过敏性引来的咳同时如何有细菌感染,引来的咳症状对症救治,平时要让孩子多喝水,逃离致使过敏的东西,...

1个回答

患有慢性咳嗽吃什么可以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口服药物并不能够超越治疗的目的,只好通过口服药物或者是食疗的方法纾解症状,稳定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免引来肺气肿或者是肺心病等并发症。具体的治疗方案要根据患者咳咳痰的症状来选择,如果咳咳...

1个回答

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吃什么药好?

支气管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病情的话,也是比较复杂的。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间要及时的服食清肺凉血的药物以及消炎的药物来实施救治,并且在饮食上要留意不要吃辛辣油腻刺激的食物,要饮食清淡,多喝水。而且...

1个回答

长期慢性咳嗽,怎么治疗?

长期慢性咳嗽,考量是患上了支气管炎肺炎等。支气管炎肺炎多属于是细菌性引来的炎症,因为咳时间比较长,耐药性也比较强。建议你较好能采取中草药调养救治,在救治过程中要尽量多喝水,多留意清淡饮食,留意防寒,以...

1个回答

可能关注

翔安15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正规机构选择指引) 同安15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鉴定机构地址大全) 海沧15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精选鉴定机构名录) 集美15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2025年更新) 湖里15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思明15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机构名单合集) 南沙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西沙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正规机构选择指引) 崖州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鉴定机构地址大全) 天涯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精选鉴定机构名录) 吉阳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2025年更新) 海棠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盐湖16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机构名单合集) 尧都16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城区16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正规机构选择指引) 潞城16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鉴定机构地址大全) 屯留16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精选鉴定机构名录) 上党16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2025年更新) 潞州16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离石16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机构名单合集) 定海11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汇总(2025年更新) 莲都11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汇总(附2025年机构地址一览表) 余江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揭秘(附正规机构选择指引) 路桥12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汇总(附2025年机构名单合集) 渝水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揭秘(附鉴定机构地址大全) 黄岩12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汇总(附2025年鉴定流程要点) 濂溪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揭秘(附精选鉴定机构名录) 椒江12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2025年正规机构指引) 衢江11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2025年正规亲子鉴定地址) 浔阳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揭秘(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湘东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揭秘(附机构名单合集) 柯城11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2025年鉴定地址大全) 安源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揭秘(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金东12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2025年精选鉴定机构名录) 昌江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手册(附正规机构选择指引) 婺城12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详细地址) 珠山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手册(附鉴定机构地址大全) 南湖11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2025年更新) 曾都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手册(附精选鉴定机构名录) 秀洲11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2025年机构地址一览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