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百日咳

>

百日咳多久复查

百日咳多久复查

百日咳复查这事儿,其实很多人不太清楚!你说它是个咳嗽吧,但又不是普通感冒那种咳。它来得慢,拖得久,复查也得讲究时机......一般医生会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 治疗情况以及恢复状态来安排复查时间。

有人可能一个月就复查一次,有人可能得拖到三个月。这中间的变化挺大,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小孩得百日咳,家长可能特别着急,天天问什么时候去复查。其实医生也不会太早安排,毕竟刚用药,身体还在恢复中。

百日咳病程长,有些人咳嗽能咳一两个月,甚至更久!这种情况下,医生通常建议在症状明显缓解后再复查.比如咳嗽频率明显下降,夜间不咳了,精神状态也好了,这时候去检查一下肺部情况,看看有没有并发症,比如肺炎或者支气管炎。

复查项目一般包括血常规 胸部X光,还有可能做鼻咽拭子。这些检查能帮助医生判断是否还有细菌残留,或者有没有其他感染。特别是鼻咽拭子,虽然有点难受,但对确认是否还具有传染性很有帮助。

不过也有例外情况.比如孩子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高烧 呼吸急促 脸色发青这些症状,那就不能等了,得立刻复查.这种时候病情可能有变化,比如继发感染或者病情加重.

复查时间也不是固定的,有的医生建议在完成抗生素疗程后一周去复查,有的则建议等到咳嗽基本停止后再做检查......这个时间差可能从两三周到两三个月不等.关键还是看恢复情况。

有些家长会问,能不能不去复查?其实还是去一下。百日咳不是普通的感冒,它可能留下后遗症,比如慢性咳嗽 肺功能下降,甚至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小婴儿,免疫力差,更容易出问题。

复查的时候,医生可能会问几个问题:咳嗽有没有减轻?有没有发烧?吃饭怎么样?精神状态如何?这些问题看着简单,但能帮助医生判断病情.去之前把孩子的症状记录一下,这样医生问起来也方便回答。

另外呢,复查不只是检查有没有好,还有一个作用是确认是否还有传染性。百日咳传染性很强,尤其是在咳嗽剧烈的阶段.如果复查结果显示还有细菌存在,那可能需要继续隔离或者调整治疗方案。

有些家庭可能会忽视这一点,觉得孩子能吃能睡,就没问题了。其实不然,百日咳有时候症状减轻了,但体内病菌还没完全清除.这时候如果上学或者去人多的地方,很容易传染给别人。

复查还有一个作用是评估治疗效果.比如用了某种抗生素,效果好不好?有没有副作用?医生会根据复查结果来判断是否需要换药或者调整剂量。

不过有时候,复查结果也可能不理想!比如咳嗽还在持续,但检查又没发现明显问题。这时候医生可能会建议观察一段时间,或者做一些更深入的检查,比如肺功能测试或者过敏源筛查.

百日咳恢复期比较长,复查也不能太频繁!一个月一次差不多,太频繁了反而对孩子身体不好.而且啊频繁检查也容易引起焦虑,尤其是孩子本来就怕医院。

有些人可能觉得,既然都开始恢复了,那就不用复查了吧?其实还是建议去一次,特别是第1次得百日咳的孩子。毕竟这病不是一咳而过,可能留下隐患。

复查的时间安排,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来定.比如有没有并发症 有没有基础疾病 年龄大小等等......小婴儿和学龄儿童的复查节奏可能不一样,医生会更谨慎一些。

另外呢,复查也不一定非得在原来的医院。如果离家近的医院也能做这些检查,也可以换地方。不过带上之前的病历和检查结果,这样新医生也能有个参考.

百日咳复查这事不能马虎。时间上可以灵活,但不能不查......特别是刚开始恢复的时候,身体还在调整,很多问题可能还没显现出来。

复查的目的,是确保彻底康复,避免留下后遗症,也防止传染别人。哪怕孩子看起来好了,还是去一趟医院,让医生再确认一下.

最后再说一句,复查不是走过场。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安排检查项目和时间。别觉得孩子精神好就万事大吉,百日咳这病,恢复期比治疗期还重要。

最后提醒一下,就算身体没啥不舒服,也建议每年做一次检查。希望今天的分享对你有帮助.祝你心情好,身体轻松,日子过得安稳......别太较真,想开一点,身体才会更健康.健康小贴士:平时多吃点粗粮,对肠道好,身体也更轻松.

百日咳在线咨询

更多

宝宝总干咳怎么办

宝宝总是干咳,在选择用药上需要引起重视,有可能是过敏性咳嗽导致,也有可能是咽喉部的不适,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来说,有咽炎或者扁桃体炎的患者很容易导致干咳情况的发生,因此需要到医院就诊,检查咽喉部的...

1个回答

患了慢性咳嗽怎样治疗

慢性咳嗽也要去医院做胸部X线检查、血常规检查等,如果没有发现感染迹象,说明是过敏或者是神经性的咳嗽,也可能是急性期治疗不彻底引起的。可以只选用一些止咳的药物进行治疗。有痰时,使用鲜竹沥口服液、氨溴索口...

1个回答

患了慢性咳嗽干咳怎样治疗

慢性咳嗽是指咳嗽时间持续8周以上的咳嗽,引起慢性咳嗽的病因有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呼吸系统的疾病,患者病情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1、咳嗽变异性哮喘:可遵从哮喘疾病的治疗原则,临床主要是抗嗜酸粒细胞炎症的治疗...

1个回答

孩子嗓子有痰,总干咳应该怎么治疗?

病人嗓子有痰,表现出为轻咳的情况。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细菌性的传染,有可能是百日咳杆菌,或者其他的细菌性传染,因此需要有积极运用抗生素压制传染,并且运用大幅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彻底清除体内的病原体。对症可...

1个回答

总干咳是怎么回事?

总是再次出现轻咳的症状,一般是要去医院做个肺部ct仔细检查,来理解可有再次出现肺部的肿瘤,如果再次出现有肺部肿瘤的话,一般可以采取手术的办法来实施摘除救治,平时也要留意增强身体锻练来大幅提高人体的抵抗...

1个回答

儿童慢性咳嗽

如果儿童咳时间低于4周,并没有其他的症状,仔细检查也没再次出现其他的炎症,属于慢性的咳。首先确认是不是因过敏性引来的咳同时如何有细菌感染,引来的咳症状对症救治,平时要让孩子多喝水,逃离致使过敏的东西,...

1个回答

患有慢性咳嗽吃什么可以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口服药物并不能够超越治疗的目的,只好通过口服药物或者是食疗的方法纾解症状,稳定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免引来肺气肿或者是肺心病等并发症。具体的治疗方案要根据患者咳咳痰的症状来选择,如果咳咳...

1个回答

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吃什么药好?

支气管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病情的话,也是比较复杂的。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间要及时的服食清肺凉血的药物以及消炎的药物来实施救治,并且在饮食上要留意不要吃辛辣油腻刺激的食物,要饮食清淡,多喝水。而且...

1个回答

慢性咳嗽总是不好是什么原因

长期慢性咳嗽,很有可能是支气管扩张,由于尿道结构再次发生发生改变,并且伴发传染的现象,所以再次出现长期咳的情况,需要有积极的运用抗生素压制传染,并且引流痰液,如果经过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病情比较局限的病...

1个回答

长期慢性咳嗽,怎么治疗?

长期慢性咳嗽,考量是患上了支气管炎肺炎等。支气管炎肺炎多属于是细菌性引来的炎症,因为咳时间比较长,耐药性也比较强。建议你较好能采取中草药调养救治,在救治过程中要尽量多喝水,多留意清淡饮食,留意防寒,以...

1个回答

可能关注

城步12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揭西15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手册(附2025年鉴定地址大全) 绥宁12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机构名单合集) 新宁12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饶平13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手册(2025年全新鉴定机构名录) 洞口12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正规机构选择指引) 南澳15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手册(附详细地址) 邵阳12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鉴定机构地址大全) 龙门13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手册(2025年更新) 新邵12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全新鉴定机构名录) 惠东13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手册(附2025年机构地址一览表) 岳阳12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博罗13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手册(附2025年机构名单合集) 湘阴12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机构名单合集) 中牟15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手册(附2025年鉴定流程要点) 平江12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汤阴15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白皮书(附2025年正规机构指引) 衡山15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正规机构选择指引) 衡东15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鉴定机构地址大全) 内黄15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白皮书(附2025年正规亲子鉴定地址) 北流亲子鉴定机构详细地址大全(2025重点机构精选名录) 白癜风夏季护肤 岳西13家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合集(附鉴定机构地址大全) 桂平亲子鉴定机构详细地址大全(2025认证机构总览) 太湖13家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合集(附全新鉴定机构名录) 东兴亲子鉴定机构完整名单公布(附2025下半年机构名录更新) 福建白癜风症状 望江13家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合集(2025年更新) 岑溪亲子鉴定机构完整名单公布(2025官方合作机构全收录) 眼底黄斑水肿的早期治疗 桐城13家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合集(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横州亲子鉴定机构完整名单公布(附2025机构完整地址册) 怀宁13家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合集(附机构名单合集) 滦州亲子鉴定机构完整名单公布(2025版机构位置总名录) 平泉亲子鉴定机构完整名单公布(2025认证机构地址汇编) 颍上11家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合集(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深州亲子鉴定机构完整名单汇总(附2025完整机构地址名录) 阜南11家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汇总(附正规机构选择指引) 三河亲子鉴定机构完整名单汇总(2025中心名单整理) 太和亲子鉴定可靠中心地址名单发布(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