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疗白塞氏病好?我们听到白塞氏病,一开始肯定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是一种什么疾病,白塞氏病是一种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属于血管炎的一种。白塞氏病需要规律的药物治疗,包括各种调节免疫的药物,不治疗则预后不好,严重者危及生命。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下怎样治疗白塞氏病好?
药物治疗
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局部应用于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等,可局部涂抹糖皮质激素油膏,以促进愈合,减少疼痛,含糖皮质激素的眼药水或药膏对前葡萄膜炎有效。有结核杆菌感染证据者,应给予抗结核治疗。
全身治疗
(1)非甾类抗炎药:具消炎镇痛作用。对缓解发热、皮肤结节红斑、生殖器溃疡疼痛及关节炎症状有一定疗效,常用药物有布洛芬0.4~0.63/d;萘普生,0.2~0.42/d;双氯芬酸钠,25mg3/d等,或其他非甾体药和COX-2选择性遏制剂(见类风湿关节炎治疗)。
(2)秋水仙碱:可遏制中性粒细胞趋化,对关节病变、结节红斑、口腔和生殖器溃疡、眼色素膜炎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常用剂量为0.5mg,2~3/d。应注意肝肾损害、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
(3)沙利度胺:用于治疗严重的口腔、生殖器溃疡。宜从小剂量开始(50mg/d),逐渐增加至200mg/d,分次口服。不良反应有嗜睡、口渴、血细胞下降、肝酶增高、镜下血尿和指端麻木等。服药期间禁妊娠,以免引起胎儿畸形,另外有引起神经轴索变性的副作用。好转后逐渐减量。
(4)糖皮质激素:可有效地控制急性炎症,常用量为泼尼松40~60mg/d。重症患者如严重眼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严重血管炎患者可考虑采用静脉应用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冲击,1,000mg/d,3~5天为一疗程,与免疫遏制剂联合效果更好,单纯应用糖皮质激素不能防止复发。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有不良反应(见系统性红斑狼疮用药)。
(5)免疫遏制剂:重要脏器损害时应选用此类药。常与肾上腺皮质激素联用。在疾病活动期控制后,小剂量糖皮质激素(10~15mg)隔日口服,并联合免疫遏制剂是预防复发的有效措施。此类药物副作用较大,用药时间应注意严密监测。
饮食治疗
对于饮食治疗,只能起到防护的作用,在治疗白塞氏病方面没有太明显的效果,不能长期使用此类方法。
白塞氏病在线咨询
更多
出现白塞氏病需要注意什么
因为白塞病的病因与病发机制不明确,所以目前的救治缺少有效的对因救治,也只是一种经验性对症解决。所有的措施均不能够“除根”、“断根”。目前也没所谓“**救治药物”。忍耐救治,按时复查,按疗程服药,“三分...
1个回答
白塞氏病的症状表现
您好,白塞氏病属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出为口、眼、外生殖器的粘膜反反复复的破溃,应行激素救治,皮肤破溃处应以防传染再次发生。除了药物救治外,平时要留意守护口腔卫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烤肉油炸和油腻...
1个回答
白塞氏病的症状阴部
您好,白塞氏病属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出为口、眼、外生殖器的粘膜反反复复的破溃,应行激素救治,皮肤破溃处应以防传染再次发生。除了药物救治外,平时要留意守护口腔卫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烤肉油炸和油腻...
1个回答
白塞氏病治疗多久能好
患了这白塞氏病可采用清热解毒,清利湿热,驱毒通脉,益气养阴,补益肝肾等疗法的,办到不吃辛辣需要强调的是平时尽量不要吃味气重的食物,同时要注意口腔卫生。...
1个回答
白塞氏病外怎么办
白塞氏病既不是传染病也不是性病。白塞氏病是一种原因搞不清楚的,以细小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慢性进行性多系统危害疾病。它基本是由免疫系统异常致使的。病情容易病发而且严重的能影响到患者身体其它系统与器官,为此...
1个回答
白塞氏病用什么治疗吗
白塞氏是口腔黏膜的一种疾病,只要经过系统的救治,是可以治好的,但是要选对方法忍耐用药。建议中医救治需要声明注意口腔的清洁卫生,可以在吃饭之后刷牙漱口,不要吃气味强的食物。...
1个回答
为啥我的白塞氏病总是反复的出现呢
医生建议:您好,白塞氏病属于免疫系统疾病,反复发烧与外在许多因素关于,如激素的加量,日常的饮食及天气原因等关于。建议根据病情对症用中医汤药重新调整救治为好。特别注意口腔的清洁卫生,可以在吃饭之后刷牙漱...
1个回答
白塞氏病需住院治疗
白塞病是与隔代遗传、传染及生活环境等方面关于。患者通常表现出为反反复复口腔、会阴部溃疡、皮疹等症状。如果症状是比较轻微的,可以不需要住院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按时服食药物来压制病情,可以服食口服糖皮质激素...
1个回答
白塞氏病的症状是怎样的
白塞氏病又叫作口-眼-生殖器综合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口、生殖器部位的反反复复化脓,眼睛模糊,视力下降。病情严重者还可以再次出现关节、消化道、神经系统的炎症等。这是一种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这种疾病需要有长...
1个回答
白塞氏病这要怎么治疗比较好?
白塞氏病是一种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可侵犯人体多个器官,如果不及时实施救治,严重的可能会致使完全失聪,脑萎缩甚至脑死亡,所以还理应引来看重,要积极互相配合医师实施救治,在救治上应当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推荐医生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