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扁桃体炎

>

扁桃体炎术后护理十大方针

扁桃体炎术后护理十大方针

  当扁桃体炎病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时,保守治疗也远远不能解决患者的痛苦,此时就需进行扁桃体切除手术。对于手术治疗扁桃体炎的患者,要特别注意防止出血,当出现频繁的吞咽动作或大量吐鲜血时,应立即告诉医护人员处理。此外还应保持口腔清洁,预防伤口感染。

  扁桃体炎术后护理十大方针

  1、缓解疼痛。扁桃体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内,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产生。为帮助止痛,可以适当地含用冷饮料,也可以采用冷敷法。用手按捏或针刺合谷穴(合谷穴【译】:位置在大拇指和食指的虎口间。),也可起到一定作用。应该说,在手术后的第二天起,疼痛会逐渐减轻、消失。值得指出的是,不能随意使用止痛药物。

  2、防止出血。在手术后的24小时内,由于伤口尚未完全长好,时有一些渗出的血液混在口水中吐出,这是正常的现象。如果发现口中不时有一块块血吐出,说明伤口有出血现象,最简单的办法是冷敷法:用冰块、冰袋或浸有冰水、冷水的毛巾、布块,贴敷在前额部和头颈两侧。

  3、手术当天尽量少讲话,避免引起伤口出血。

  4、取半俯卧位,头偏向一侧,有利于伤口渗血、渗液流出,防止误吸和窒息。

  5、出现频繁的吞咽动作或大量吐鲜血时,说明有伤口出血,应立即告诉医护人员处理。

  6、及时漱口。手术后由于伤口处的一些渗出物,凝结的血块和口腔的残留物,使口中不时有腥臭味呼出,尤其是在伤口发生感染后,口臭更为严重。在手术后及时用一些含漱液漱口,对伤口的清洁、消炎都有一定帮助。

  7、手术后1-2天,用朵贝尔液漱口2-3次/日,以保持口腔清洁,预防伤口感染。手术当天不刷牙,不漱口,避免漱口鼓腮时牵拉伤口引起出血。

  8、口腔内有分泌物、血液时,要轻轻吐出,勿咽下,以免刺激胃部引起不适、恶心、呕吐,有利于观察伤口渗血情况。

  9、合理膳食。扁桃体手术后的伤口在口腔,由于疼痛,病人常常不肯吃或者不吃食物,这对伤口的恢复是不利的。一般来说,在手术后的六小时内,病人可以吃一些冷流食,如牛奶、豆浆、麦乳精、营养汤、藕粉、雪糕、冰砖等。待以后病情稳定,可以吃一些半流食,如稀饭、烂面条、面包等。在一周后,可以吃软饭、馒头,但切忌吃有鱼刺、肉骨的鱼肉食品,以免在咀嚼吞咽过程中损伤扁桃体伤口,引起出血。

  10、关注体温。手术后,由于手术时的组织损伤和伤口处一些渗出物的吸收,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现象,正常的情况是体温不会超过38℃,如果体温超过38℃,那么应在排除伤口继发感染的可能性后,再考虑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

  温馨提示:扁桃体炎对患者健康影响是非常大的,一旦发现患有扁桃体炎应及时到正规专业的医院检查就诊。而且要特别提醒大家,不要因为咽喉疼痛就认为是急性扁桃体炎,也可能是会厌炎在作祟,决不能轻视,以免给生命与健康留下任何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常见耳鼻咽喉疾病的中医预防和护养》《耳鼻咽喉疾病调养与护理》】

扁桃体炎在线咨询

更多

宝宝发热扁桃体炎怎么办

婴儿扁桃体尚未发育,极少出现扁桃体发炎,也不会由于扁桃体发炎导致反复发烧现象。如婴儿反复发烧,考虑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早期是病毒感染,目前无**抗病毒药物,只能对症治疗。如为低热或中度发热...

1个回答

患了扁桃体炎咽痛怎样治疗

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抗炎治疗,如果疼痛难忍的话可以考虑口服抗生素的药物进行治疗一下,在治疗期间一定要注意清淡的饮食,不要吸烟喝酒,以免加重病情,注意多休息,避免劳累过度。还有就是一定要注意多喝...

1个回答

患了扁桃体炎发烧怎样治疗

如果是因为扁桃体炎引起的发热,患者应该采用抗炎和抗感染治疗的治疗方法。患者在治疗这段时间,饮食要清淡,偶营养应易于消化,因为嗓子疼痛这个时候应尽吃一些流食。可以用苦咸水漱口。如果说患者的体温超过38....

1个回答

扁桃体炎住院五天仍然发高烧,应该怎么办?

您的孩子现在是住院期间实施救治,有什么问题主治医师会和您交流的。用药五天除了发烧的话,考量炎症还没有压制,扁桃体发炎的救治需要有一周约莫,您用不着操之过急,药物起效要过程的。如果拆分其他的传染的话,医...

1个回答

扁桃体炎疼痛难忍

扁桃体发炎可能会是由于传染病毒引来的,目前可以适当的动用许多抗生素类的药物,消炎类的药物实施救治?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留意恰当的饮食,不要吃许多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致使扁桃体的情况严重,可以多喝水多吃许...

1个回答

请问扁桃体炎一发作我就要发烧,我想做手术除掉它可以吗?

扁桃体经常发炎,而且再次出现发烫的症状,一般是由于细菌感染的毒力比较强,细菌的数量比较多,就会再次出现全身性的反映,产生发烫的症状,如果说经常复发的话,一般在炎症压制后,建议你可以采取扁桃体手术来实施...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