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避孕

>

药流危险 并非正确避孕方法

药流危险 并非正确避孕方法

  以往育龄妇女一直祈求着避孕失败后,能有一种安全、可靠的止孕方法。如今已有了口服流产药;如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等,效果显著,深受欢迎。但若应用不当,也会发生严重反应与并发症,故不能掉以轻心。


药流危险 并非正确避孕方法

  米非司酮又称息隐或Ru486,为一种新型的抗孕激素药物,可起到诱导流产、终止早孕的作用。单独应用有效率为65%-85%,而与米索前列醇合用,其成功率(即完全流产率)可高达95%以上。它适用于停经49天以内、尿妊娠试验为阳性的孕妇,孕期愈短,效果愈好。但禁用于伴有哮喘、痉挛性支气管炎、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青光眼与肝、肾功能不全、异位妊娠、溃疡性结肠炎、肾上腺皮质切能不全、长期使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以及2型糖尿病等孕妇。

  一般应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后,约2-3天;子宫腔内的胚囊即可排出,此时阴道出血较多,可有头晕、恶心、呕吐、乏力、腹痛等反应,而子宫中的蜕膜组织往往在2周左右才能慢慢排出,随后出血停止,这称为完全流产,故规定孕妇在药物流产后15天去医院复查。必要时做B超检查与尿妊娠试验,以确定流产效果。如果在服药后1周内未流产,或10天左右阴道流血明显增多,以及超过3周至1个月流血仍淋漓不尽时,则应及时去医院复查,若流产失败或流产不全,需分别做人工流产或刮宫手术。

  然而,有些人对该药的利弊不甚了解便随意使用,以致险象环生。如一位孕妇竟在家中自行服药流产,开始未见胚囊排出,但在第4天突然腹痛;面色苍白,呈休克状态;经医生诊断为宫外孕;幸亏抢救及时才化险为夷;另一位孕妇虽在医院做药物流产,但急于出院,结果在返家途中大出血,只得赶回医院进行紧急手术刮宫,方转危为安;还有一位孕妇在药物流产后,阴道持续出血达40余天;企图借助于月经冲下残留组织,而未及时刮宫,也导致大出血,虽经奋力抢救脱险,但已发生贫血与盆腔感染等症。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不少妇女尤其是未婚妇女,往往存在一种错误认识,以为药物流产宛如月经来潮一般,不会影响健康,以致不重视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一旦发现怀孕便要求药物流产,有的一年内做二三次,显然会损害健康。

  由此可见,药物流产不是常规的避孕方法。而仅仅是作为避孕失败发生意外妊娠后的一种补救措施。而且必须在有条件的医院,由医生监护和指导下进行,切忌擅自在家中服药流产,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避孕在线咨询

更多

带避孕套能感染梅毒吗

避孕套也有可能感染梅毒。首先,梅毒对身体极具破坏性,虽然避孕套有一定的预防能力,但效果不是100%。如果使用的方法不正确,也是非常危险的。性交前避孕套必须戴在勃起的阴茎上,射精后阴茎变弱前用手抓住避孕...

1个回答

什么避孕措施安全

可以选择的避孕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安全期避孕、体外排精、避孕套避孕、避孕环避孕、短效口服避孕药避孕、长效避孕药避孕、事后避孕药避孕等多种。其中选择比较多的是避孕套避孕、避孕环避孕、以及短效口服避孕药,与...

1个回答

吃了避孕药怎么办

怀孕以后又吃了避孕药,如果有生育需求,可以到正规的医院做一些检查,确保宝宝一切健康的情况下继续怀孕,同时也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太过于紧张,还要保持饮食和睡眠都有一定的规律。日常生活中应该多注意休息...

1个回答

避孕套会造成感染吗

正规厂家生产的避孕套应该是无菌的。避孕套本身不会引起妇科的炎症。只是在性生活的时候,如果不注意外阴或者阴道的卫生,即使戴了避孕套,也会有细菌或者微生物进入宫腔内,导致宫腔感染。如果炎症向上蔓延,可能会...

1个回答

避孕环脱落了怎么办

节育环掉了出来就起不到避孕的效果了,所以在性生活的时候要做好避孕措施,可以通过男性佩戴避孕套或者是女性口服避孕药的方式进行避孕,如果想要再次带环,也可以选择在月经干净没有进行性生活之前再次到医院带环。...

1个回答

什么时候上避孕环好

女性朋友上节育环应该在月经干净后三至七天内放置。如果是产后,则应在月经后或剖宫产半年后放置。这是放置节育环的较好时间。而由于避孕环的种类不同,其使用时间也不同,如铜丝避孕环,使用时间为5至7年,铜避孕...

1个回答

有哪些避孕方法

育龄女性通常采用的避孕方法有:1,上节育环,这是最安全可靠可逆的避孕方法;2,口服避孕药,避孕药有紧急避孕药、短效避孕药和长效避孕药;3,皮下埋植法;4,使用避孕套;5,安全期避孕。如果已婚女性,优选...

1个回答

女人总吃避孕药好吗

女人经常吃避孕药不好。因为避孕药中富含雌激素,该药物也是通过延迟排卵、增加宫颈粘液粘稠度来避孕,如果频繁服用避孕药物,容易引起内分泌功能紊乱、月经不调、头晕乏力、食欲不佳等症状。如果女性没有生育打算,...

1个回答

相关疾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