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有明显的流行病学特点。男性居多,约为女性的两倍。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大多在30-50岁之间。
国内鼻咽癌分布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以广东省中部的肇庆、佛山、广州市和广西省东部的梧州为高发中心,向周围逐渐降低。
因鼻咽部位置隐蔽,早期症状复杂,故容易误诊和漏诊。同时鼻咽癌具有原发癌灶很小或不明显时,却已发生颈部淋巴结和颅神经转移的特点。
鼻咽癌采用放疗为主,手术及化疗为辅的方式进行治疗。
病因:
鼻咽癌的发病因素是多方面的。多年来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表明,以下因素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遗传因素:
(1)家族聚集现象:许多鼻咽癌患者有家族患癌病史。鼻咽癌具有垂直和水平的家族发生倾向。
(2)种族易感性:鼻咽癌主要见于黄种人,少见于白种人;发病率高的民族,移居他处(或侨居国外),其后裔仍有较高的发病率。
(3)地域集中性:鼻咽癌主要发生于我国南方五省,即广东、广西、湖南、福建和江西,占当地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首位。东南亚国家也是高发区。
(4)易感基因:近年来,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鼻咽癌肿瘤细胞发生染色体变化的主要是1、3、11、12和17号染色体,在鼻咽癌肿瘤细胞中发现多染色体杂合性缺失区(1p、9p、9q、11q、13q、14q和16q)可能提示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多个肿瘤抑癌基因的变异。
病毒感染:
1964年Epstein和Barr首次从非洲儿童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的活检组织中建立了一株可以传代的淋巴母细胞株。电镜下可见疱疹型病毒颗粒。由于它具有与疱疹病毒家族其他成员不同的特性,故命名为Epstein-Barr病毒,即EB病毒。
从鼻咽癌组织中可分离出带病毒的类淋巴母细胞株,少数在电镜下可见病毒颗粒。免疫学和生物化学研究证实EB病毒与鼻咽癌关系密切。EB病毒抗体滴度的动态变化和监测,可以作为临床诊断、估计预后和随访监控的指标。
除EB病毒外,其他病毒如冠状病毒等,也被认为参与了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环境因素:
有报告显示移居国外的中国人,其鼻咽癌死亡率随遗传代数逐渐下降。反之,生于东南亚的白种人,其患鼻咽癌的危险性却有所提高。提示环境因素可能在鼻咽癌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广东省鼻咽癌高发区内的婴儿,在断奶后首先接触的食物中便有咸鱼。另外,鱼干、广东腊味也与鼻咽癌发病率有关。这些食品在腌制过程中均有亚硝胺前体物亚硝酸盐。人的胃液pH值在1~3时,亚硝酸或硝酸盐(需经细胞还原成亚硝酸盐)可与细胞中的仲胺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这些物质有较强的致癌作用。
某些微量元素,如镍等在环境中含量超标,也有可能诱发鼻咽癌。
原发癌症状:
1)涕血和鼻出血:
病灶位于鼻咽顶后壁者,用力向后吸鼻腔或鼻咽部分泌物时,轻者可引起涕血(即后吸鼻时“痰”中带血),重者可致鼻出血。肿瘤表面呈溃疡或菜花型者此症状常见,而粘膜下型者则涕血少见。
2)耳部症状:
肿瘤在咽隐窝或咽鼓管圆枕区,由于肿瘤浸润,压迫咽鼓管咽口,出现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和体征:耳鸣、听力下降等、临床上不少鼻咽癌患者即是因耳部症状就诊而被发现的。
3)鼻部症状:
原发癌浸润至后鼻孔区可致机械性堵塞,位于鼻咽顶前壁的肿瘤更易引发鼻塞。初发症状中鼻塞占15.9%,确诊时则为48.0%。
4)头痛:
是常见的症状。临床上多表现为单侧持续性疼痛,部位多在颞、顶部。产生原因可以是:
①神经血管反射性痛;
②三叉神经第1支(眼支)的末梢在硬脑膜处受压迫或颅底骨质破坏;
③鼻部局部炎性感染;
4肿大的颈部淋巴结,既可能压迫颈内静脉导致回流障碍而产生钝性头痛,也可能侵蚀颈椎骨质或压迫神经根引起疼痛。
I、II期病例常见的初发症状大致如下:
I期病例初发症状依次为涕血(32.7%),耳鸣(23.5%),头痛(19.4%),鼻塞(12.2%),听力下降(10.2%),无原发癌症状(2%)。
II期病例初发症状依次为颈部淋巴结肿大(40.1%),头痛(13.2%),涕血(13.2%),耳鸣(12.5%),鼻塞(9.2%),听力下降(8.6%),无原发症状(3.2%)。
(2)眼部症状:
鼻咽癌侵犯眼眶或与眼球相关的神经时虽然已属晚期,但仍有部分患者以此症状就诊。
鼻咽癌侵犯眼部常引起以下症状和体征:视力障碍(可失明),视野缺损,复视,眼球突出及活动受限,神经麻痹性角膜炎。眼底检查视神经萎缩与水肿均可见到。
鼻咽癌侵入眼眶的途径如下:
1)经颅内侵入眼眶:鼻咽癌经颈内动脉管或破裂孔侵犯海绵窦,之后向前由眶上裂到达眼眶。大多数病例经此途径侵入。
2)经颅外扩展至眼眶:
1肿瘤由鼻咽腔经翼管进入翼腭窝,再从眶尖至眶内,这是一条自然通道。但翼管十分狭小,肿瘤不易经此而到达翼腭窝。故临床上更常见的是肿瘤先破坏翼管基底部,然后再经眶尖达眶内;○2鼻咽顶后壁之肿瘤常向前侵入鼻腔,后经蝶腭孔进入翼腭窝,再由眶尖或眶下裂侵入眼眶内;○3肿瘤向前侵入鼻腔后份时,可容易地破坏筛窦纸样板,再进入眼眶。
(3)脑神经损害症状:鼻咽癌在向周围浸润的过程中以三叉神经、外展神经、舌咽神经、舌下神经受累较多,嗅神经、面神经、听神经则甚少受累。
鼻咽癌侵犯脑神经的方式和途径如下:
1)位于咽隐窝附近的肿瘤,常向上经颈内动脉管或破裂孔到达颅中窝的岩蝶区。此处有颞骨岩尖、圆孔、卵圆孔、海绵窦区等结构,肿瘤如侵及此处,常引起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及外展神经受损的症状和体征。
2)鼻咽癌侵入颅中窝后再向前方浸润,经眶上裂入眼眶,引起眼部症状,如再向前浸润也可达颅前窝使嗅神经受累,但少见。
3)鼻咽癌向外侧扩展至咽旁间隙的茎突后区,使舌下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及颈交感神经受累;向外侧前方扩展至茎突前区内,可使下齿槽神经、耳颞神经及舌神经受累(均为三叉神经下颌支的分支)。临床上值得注意的是茎突后区的神经受损既可是鼻咽癌的直接侵犯,也可由颈深上组或咽后组转移的淋巴结所引起。对此CT扫描可起重要的鉴别作用。
肿瘤经破裂孔进入颅内,常先侵犯第V及第VI对脑神经,继之可侵及第IV、III、II对脑神经,引起持续性头痛或三叉神经痛,患侧面部麻木、复视、视物模糊、眼睑下垂、眼外展肌麻痹、眼球固定或失明。
肿瘤在颅外向后外方发展,或因转移的颈淋巴结的压迫或侵蚀,可使第IX、X、XI、XII对脑神经或颈交感神经受累,引起各种咽喉麻痹症状如吞咽困难、声嘶、舌半侧瘫痪和萎缩。颈交感神经麻痹可出现Horner综合征:眼球下陷、眼睑下垂、瞳孔缩小、额部无汗。
晚期,第VII、VIII对脑神经尚可受累,出现面瘫(单侧、周围性)及耳聋。如三叉神经痛、咽鼓管闭塞及颈淋巴结中的三者同发于一侧,而无鼻塞,为晚期鼻咽侧壁浸润性癌的特有表现
(4)颈淋巴结转移:颈淋巴结转移率高达79.37%(单侧转移44.20%,双侧35.17%)。11.05%是以颈部包块为初诊症状。转移淋巴结的分布:颈深上前组占53.45%,颈深上后组31.36%,颈深下组15.76%,颈后三角组18.48%,锁骨上组14.71%,其他组仅占0.18%。颈部肿大之淋巴结无痛、质硬,可早期活动,晚期与皮肤或深层组织粘连而固定。
(5)远处转移:鼻咽癌确诊时远处转移率,60年代为2.80%,70年代为1.10%,80年代后期随着CT和骨扫描设备的应用,上升至4.2%。个别病例以远处转移为主诉而就诊。
(6)恶病质:可因全身器官功能衰竭死亡,也有因突然大出血而死亡者。
2. 特殊临床表现
(1)鼻咽癌合并皮肌炎:皮肌炎是一种严重的结缔组织疾病。恶性肿瘤与皮肌炎的关系尚未明确,但皮肌炎患者的恶性肿瘤发生率至少高于正常人5倍。故对皮肌炎患者,须进行仔细的全身检查,以求发现隐藏的恶性肿瘤。
(2)隐性鼻咽癌:颈部肿大淋巴结经病理切片证实为转移癌,但对各可疑部位多次检查或活检仍未能发现原发癌病灶,称为头颈部的隐性癌(原发灶位于胸、腹或盆腔者不属于此类)。有学者认为下述情况者,可按鼻咽癌进行治疗:○1颈深上组的转移癌,位置在乳突尖前下方与下颌角后方之间,且质地硬实者;○2病理类型属低分化或未分化癌者;○3来自广东或其他高发省籍,年龄在中年以上者。治疗后必须按月进行紧密随诊,以便发现异常及时确诊再修正治疗方案。
“本指南由特约医生供稿,请谨慎参阅. ”
鼻咽癌在线咨询
更多
鼻咽镜能检查出早期鼻咽癌吗
你好,临床鼻咽癌应该是一种很常见的鼻部肿瘤类疾病,此类疾病目前临床诊断检查措施应该有核磁共振检查,鼻腔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临床疾病诊断时可以到医院五官科,具体治疗措施可以听取经治医生的建议。建议,目前出现的状况可能需要根据我描述的情况保健,尤其可能需要提高自身的免疫力等,由于临床疾病可能与EB病毒感染有关,平时可能需要加强预防等。
1个回答
鼻咽癌早期治愈后容易复发吗
鼻咽癌和其他肿瘤一样,治愈后可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是存在有一定复发可能性的。导致鼻咽癌复发的原因有很多,具体包括有肿瘤生物学特性、临床分期和治疗技术等因素。一般来说,患者临床分期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复发率越底。鼻咽癌治愈后,患者要做好防复发的护理工作,平时要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时常漱嘴的习惯,并可多吃蔬果来补充维生素,防止疾病复发。鼻咽癌治愈后会复发吗?
1个回答
鼻咽癌早期到晚期要多长时间
鼻咽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很重要,一般早期发现并积极进行有效的放疗和其他抗肿瘤治疗,可以有效的延长患者的寿命,从早期到晚期患者的存活时间可以长达20多年。如果是晚期发现没有及时的治疗病情发展会很迅速,可能最短的会在1个月左右出现较严重的致命的并发症导致死亡。因此如果耳朵一侧听力下降伴有耳闷并出现痰中带血丝的情况,需要尽早的去耳鼻喉门诊,完善电子鼻咽镜检查,明确鼻咽部的情况排除鼻咽癌的可能。
1个回答
鼻咽癌的好发部位是咽隐窝吗
鼻咽癌好发的部位是咽隐窝,症状表现典型的是鼻塞,鼻涕以及合并有出血表现的该病,发病的原因也和病毒感染有直接的关系,部分患者会有家族性的病史。通过磁共振检查可以判断是否有咽后壁的组织增厚以及肿瘤表现,对于表现比较明显的,还应当进一步进行相应的鼻咽镜检查,判断肿瘤的形态,并且活检,明确病理诊断。
1个回答
咽喉癌的早期症状表现有哪些
舌根部或扁桃体肿瘤等口咽部以及下咽部肿瘤,往往可以导致吞咽困难和吞咽疼痛,由于部位相对比较高,与食管癌常见的胸骨后吞咽障碍症状有所不同。下咽癌和喉癌,一旦累及声门,可以导致发音障碍和声音嘶哑。有时舌根癌也会引起吐字不清,头颈部鳞癌发生淋巴结转移,表现颈部无痛性肿块。
1个回答
鼻腔癌和鼻咽癌治疗有什么区别
鼻腔癌的治疗方式以手术及放射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鼻咽癌则推荐单纯放射治疗及同步放化疗。鼻腔癌是发生在鼻腔内的癌症,与鼻咽癌不同。鼻咽癌的发生位置在鼻腔后面、颅底下面,口咽部的上方,更靠近咽部上方的位置。从位置上看鼻咽癌发生的位置更为隐蔽。所以治疗的时候位置不同方法也是不同的。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