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现在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并且此病的发病人群是在年龄较小的人身上,多动症的出现对患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为了减少此病给患者带来更多的伤害,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方案才行,说到治疗,本文小编就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下中西医治疗多动症的方法有哪些,一起看下吧。
中医治疗多动症的方法:
一、肾阴不足肝阳偏亢
【表现】烦躁多动,冲动任性,难以自控,五心烦热,两颧发红,舌红少苔的多动症患者。
【治法】治宜滋阴潜阳,补肾平肝。
【方用】左归饮加减,常用熟地、山药、知母、黄柏、枸杞子、茯苓、丹皮、山茱萸、炙甘草等,该方法可以有效治疗多动症。
二、心脾气虚
【表现】为神疲乏力,神思涣散,记忆不佳,食欲不振,失眠多梦的多动症患者。
【治法】治宜健脾养心,益气安神。
【方用】治疗此类型的多动症需要用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常用党参、黄芪、白术、茯苓、酸枣仁、远志、大枣、五味子、小麦、甘草等。
三、湿热内蕴痰火扰心
【表现】为烦躁易怒,胸闷纳呆,痰多口苦,口渴多饮,苔黄腻,脉滑数的多动症患者。
【治法】治宜清热利湿,化痰宁心。
【方用】治疗此类型的多动症需要黄连温胆汤加味,常用陈皮、法夏、茯苓、甘草、竹茹、胆南星、栝楼、枳实、石菖蒲、珍珠母等。
西医治疗多动症的药物:
(1)中枢兴奋剂一线治疗多动症的药物,目前国内主要是哌甲酯及其控释片。
哌甲酯,商品名利他林。低剂量有助于改善注意力,高剂量能够改善多动、冲动症状,减少行为问题。
中枢兴奋剂仅限于6岁以上多动症患者使用。因有中枢兴奋作用,晚上不宜使用,药物副作用有食欲下降、失眠、头痛、烦躁和易怒等,尚不能确定是否影响生长发育。中西医治疗多动症的方法有哪些?中枢兴奋剂可能诱发或加重患者抽动症状,共病抽动障碍患者不建议使用。长期使用中枢兴奋剂时还必须考虑到物质滥用的问题。
(2)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代表药物托莫西汀,托莫西汀疗效与哌甲酯相当,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已被列为ADHD的一线治疗药物。特点:多动症患者每天给药1次,疗效可持续24小时;长期服用,无成瘾性;该药起效时间比中枢兴奋剂缓慢,一般要在开始用药1~2周后才能出现疗效,不适用于需要急性治疗的ADHD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多动症患者需餐后服药。
中西医治疗多动症的方法有哪些?以上就是小编针对此问题带来的全部介绍喽,中医主要是以辩论为主的治疗,坚持用药效果还是不错的,西医主要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当然,治疗多动症的方法有那么多,哪种适合您的病情,还是需要您和专业的医生进行沟通哟。
相关阅读:
如何有效的治疗多动症
多动症在线咨询
更多
什么引起小孩多动症
多动症可能是因为遗传因素或者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会包括在怀孕期间母体过多的饮酒或者吸烟,也可能是因为长时间的处在铅含量超标的环境中。同时不排除是出现了社会心理因素,比如教养方式不当或者父母不和,也有可能是因为存在分离性障碍或者性格不良等。出现多动症以后可以通过调理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
1个回答
儿童多动症的食物治疗
锌和铁缺锌或者缺铁并不是所有多动儿童的病因,但锌和铁对于脑部发育以及维持正常的脑功能是有益的。缺锌和缺铁会使神经介质的反应性受到影响,妨碍智力的发育和行为控制。因此,富含铁和锌的食物是多动儿童每日食物的必需元素。,我们知道小儿多动症对孩子的影响很大的,如果不及时治疗或者是治疗方法不正确,它的进展是很快的,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应该及时到专业的医院进行正规治疗,这才是关键。
1个回答
多动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中药,这是中医治疗的主要方法,通过对患儿临床表现的辨证论治,选择适当的方药和中成药,达到治病求本的治疗目的。二、是针灸治疗,通过选择身体上某些穴位进行针或灸,疏通经络,调整阴阳,常用的有:体针,耳针,艾灸等等。三、是推拿治疗,选择穴位进行推拿或按摩,以达到治疗目的,这个方法比较简单,在家中就可以进行。
1个回答
多动症应该如何治疗
多动症一般出现在儿童身上,是一种以脑功能失调为主的疾病。多半会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量多、情绪不稳定、容易激怒,这种病通常和遗传有关。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锌元素的食物,比如说鱼肉、花生、奶制品、鸡蛋,补充锌元素对症状恢复有所帮助。同时也可以服用一些益智类的中成药治疗,另外可以通过合理作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改善多动症,建议多参加户外运动增强体质。
1个回答
怎样治疗小孩多动症
小儿ADHD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心理安慰疗法。孩子患有ADHD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冲动、自卑等心理。这时,家长一定不要简单地骂孩子,而要耐心地说服,让孩子知道自己出现了这种症状,主要是由疾病引起的。第二,用药控制治疗。治疗ADHD常用的药物有利他林、择思达。对于儿童多动障碍,这两种药物都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1个回答
孩子多动症如何治疗
用药:用药可以改善儿童的注意力不足,减少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成绩。临床上常用的一线药物为中枢兴奋剂,国内常用的有哌甲酯及其控释片,仅限6岁以上儿童,因可兴奋中枢,故晚上不宜使用;2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已被列为一线药物,代表药物为帕罗西汀,其特点是作用缓慢,通常在1-2周内见效。不良反应以胃肠反应最为常见,因此,必须在餐后服用。要注重对儿童的心理教育,避免粗暴的教育方式。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