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房颤

>

诱发房颤产生的18点病因介绍

诱发房颤产生的18点病因介绍

  房颤是指心房内各部分肌纤维极不协调的乱颤,产生每分钟达350-600次不规则的冲动,从而导致心房的收缩停止。房颤很容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威胁人体的健康。那么房颤病因有哪些呢?

  1、风湿性心脏病

  房颤与风湿性心脏病,特别是二尖瓣狭窄和二尖瓣反流的关系在很早以前就认识到了。过去风湿性心脏病是房颤最常见的原因。随着风湿性心脏病发病率的降低,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房颤病例数已不多。如去除风湿性心脏病的影响,人群中房颤患者将会减少5%(男性)和18%(女性)。

  2、主动脉瓣疾病

  主动脉瓣膜疾病合并房颤者并不多见。如出现了房颤,常提示合并有二尖瓣疾病或心力衰竭。单纯主动脉瓣狭窄和单纯主动脉瓣反流患者房颤的发生率分别为1%和8%。总的来说,出现房颤往往是主动脉瓣膜疾病晚期的表现。

  3、二尖瓣疾病

  二尖瓣狭窄和二尖瓣反流患者房颤的发生率分别为40%和75%。但是二尖瓣瓣口面积、肺毛嵌压和肺血管阻力与房颤无关。房颤与患者的年龄和二尖瓣狭窄的病史长短有关。与房颤有关的临床特征还有左房增大、P波异常、PR间期延长和房性早搏。二尖瓣狭窄患者出现房颤后临床情况往往急转直下,这些患者在短期内常需要外科干预。

  非风湿性二尖瓣疾病,如二尖瓣脱垂、腱索和乳头肌断裂等都与房颤有关。一项研究发现,二尖瓣枷锁样变和二尖瓣脱垂造成二尖瓣反流的患者10年后房颤的患病率分别为48%和41%。[page]

  4、其他瓣膜疾病

  单纯右心瓣膜病合并房颤者很少见。心内膜炎可诱发房颤,特别是伴有二尖瓣反流时,否则心内膜炎引起的房颤也不多见。

  5、心脏术后

  各种心脏手术后房颤的发生率都很高。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后房颤的发生率为40%,瓣膜术后为64%,心脏移植术后为24%。非心脏手术后房颤的发生率较低。一组4181例患者的资料报告为4%,多数房颤发生于术后的前几天内,术后2~3天达高峰。尽管术后房颤多是自限性的,但也会引起中风等并发症。术后房颤的不良影响主要为监护时间延长、住院时间延长和治疗费用增加。

  6、联合瓣膜病

  联合瓣膜病患者房颤发生率很高,特别是累及二尖瓣时。一项研究报告,同时合并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反流和三尖瓣反流的患者房颤的发生率高达70%,但该组患者中,单纯二尖瓣狭窄和二尖瓣反流房颤的发生率分别为29%和16%。[page]

  7、预激综合征

  有研究报告,10%~35%的预激综合征患者,特别是Wolff-Parkinson-White(WPW)综合征患者会发生房颤。偶联间期短的房性早搏常触发房颤,而任一室性早搏都能触发WPW患者发生房颤。还有研究表明,WPW患者存在房内传导异常。旁道消融可以显著降低房颤发生率,甚至使其消失。WPW综合征患者发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15%~35%的患者会蜕变成房颤。心动过速时房颤发生的另一个机制可能是心房内压力和容积升高,心房不应期缩短,房内传导时间延长,为发生房颤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8、二尖瓣瓣环钙化

  二尖瓣瓣环钙化也与房颤发生有关。有报告二尖瓣瓣环钙化者左房扩大和房颤的发生率分别增加2.4和1.9倍。

  9、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和快慢综合征。约50%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有房颤。有人认为,房颤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自然病程的一部分,代表终末期的心律失常。很多老年房颤,表面上没有明显诱因而被诊断为孤立性房颤,实际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很多患者的病因。

  10、先天性心脏病

  与房颤相关的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为房间隔缺损,19%的房间隔缺损患者有房颤。但报告的房颤发生率与患者的年龄也有关系,40~60岁的患者中,房颤发生率为15%,而年龄>60岁的患者中,房颤的发生率达61%。房颤也可发生于其他累及心房的所有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11、酒精

  很早以前就认识到酒精是房颤发作的原因之一了。约35%的新发房颤与饮酒有关。对65岁以下的房颤患者,酒精作为病因者更多见。有人观察到,周末或假期时因房颤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因此房颤被成为“假日心脏综合征”。

  12、药物

  某些药物如茶碱、咖啡因和其他拟交感活性药物与房颤发生有关。迷走神经活性增加也会导致房颤或使房颤发作时间延长。增加迷走神经活性的药物如地高辛等对房颤可能会产生类似影响。[page]

  13、感染

  心脏术后和心包炎时房颤发生率高提示,炎症可能与房颤发生有关。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窦性心律者。

  14、其他心肺疾病

  10%确诊肺栓塞的患者会发生房颤。其他与房颤有关的心肺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产后心肌病、狼疮性心肌炎、与严重肥胖有关的心肌病、尿毒症、心肌梗死、搭桥手术引起的或特发性的心包炎,特别是累及心肌造成心肌炎症时更容易发作房颤。

  15、甲状腺机能亢进

  到急诊室就诊的房颤患者中,约3%的患者病因为甲状腺机能亢进。总体而言,10%~30%的房颤是由甲状腺机能亢进引起的。亚临床型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而促甲状腺素水平降低)使患者发生房颤的危险增加5倍。一项大规模研究观察了23638例患者,发现临床型和亚临床型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房颤发生率分别为14%和13%。,显著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者的房颤发生率2.3%。所以即使患者没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症状,房颤患者也都应检查促甲状腺素水平。

  甲状腺机能亢进引起的房颤在年龄>40岁者更常见,老年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中,20%~25%的患者并发房颤,而年龄在30岁以下患者中,房颤并不多见。很多老年房颤患者合并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确定房颤的病因是否与甲状腺机能亢进有关十分重要,因为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的6周内,60%的患者会自发转为窦性心律。甲状腺功能恢复越快,房颤的转复率越高。[page]

  16、孤立性房颤

  有些房颤患者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也没有明确的房颤诱因,这些房颤称为孤立性房颤。2%~31%的房颤是孤立性房颤,几乎半数的阵发性房颤属孤立性房颤[9]。而且孤立性房颤多数情况下是阵发性房颤。一项由Mayo心脏中心完成的研究发现,孤立性房颤只有9%是慢性房颤,8年后只有18%的阵发性房颤转为慢性房颤[9]。孤立性房颤患者常较年轻,男性多见,对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不敏感,这类患者预后良好。

  17、家族性房颤

  某些基因变异可能与房颤有关。有报告这些基因突变位于染色体10q22-q24和11p15.5段,为编码钾通道蛋白的基因。这种基因变异同时也与长QT综合征有关。

  18、其他室上性心律失常

  很早以前就观察到房扑可以转化为房颤,房颤还可被其他室上性心律失常触发,如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颤在线咨询

更多

心律不齐治疗

首先,应明确是哪种心律不齐。如果患者是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心律不齐,同时自身没有任何症状,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合理调节,一般来说是不需要药物治疗的;如果患者患有器质性心脏病,并且自我感觉有明显的症状时,我们可根据患者所患心律不齐的类型,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建议患者到当地正规医院就诊,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服药。

1个回答

心慌心律不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窦性心律不齐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是心率随着呼吸发生变化的一种正常表现。从医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窦性心律不齐一般不会引起症状。如果有心慌的症状,并且心慌症状频繁发作,需要注意其他心律失常疾病引起可能,比如心脏早搏以及心动过速疾病。此外,贫血以及甲亢或者颈椎病,也会引起心慌,需要做心电图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抽血化验血常规和甲功3项,判断心慌的原因。

1个回答

新生儿心率慢怎么办

如果孩子心率比较慢的话,很可能是呛水或甲状腺偏高引发的,最好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实施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对症救治,如果不及时救治的话,会致使停止下来呼息,致使濒死的。建议平时留意给孩子防寒。尽量不要让孩子使劲儿哭啼。要始终保持屋内空气流通,始终保持适宜,防止着凉。

1个回答

间歇性心跳加快怎么办

致使早搏原因有许多,比如说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或者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人也会继发引来早搏的再次出现。病人平日里必须留意低盐、低脂饮食,规律作息,因为有些病人也有可能是由于精神心理因素或者植物神经功能调整紊乱引致心跳声间歇性迟疑。

1个回答

间歇性心跳过速怎么办?

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心供血不好,或者是冠心病等因素致使的,平时尽量留意多歇息,不要做剧烈的活动,要留意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能够情绪震荡太大,建议最好还是去医院做心电图,心脏彩超仔细检查,明确几下具体的病情,对症实施救治,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1个回答

间歇性心跳怎么办?

再次出现了间歇性的心跳声问题,这种情况多考量是因为拥有了心律失常的情况。在过度的操劳焦虑或者是心肌缺血的情况下都可以再次出现,建议您可以考量及时的到医院做个24小时的心电图仔细检查进一步的明确。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考量通过心脏起搏器的植入。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