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附件炎

>

附件炎患者的调养食谱

附件炎患者的调养食谱

  女性人群一定要进行定期妇检,对于附件炎患者切莫掉以轻心,附件炎患者要注意对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尽量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对患者造成的影响比较严重,甚至会导致患者病情的加重,给患者带来肠胃上的负担,针对更年期的女性朋友们来说,在饮食上要注意及时的补充一些富含钙质的食物,以便于延缓机体功能的衰退。

  附件炎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当归生姜羊肉汤

  组成:羊肉500克,当归60克,黄芪30克,生姜5片。

  用法:羊肉切块,与当归,黄芪,生姜共炖汤。加盐及调味品,吃肉饮汤。

  功效:益气养血。适用于气血虚弱型痛经。

  2、山楂红枣汤

  组成:山楂50克,生姜15克,红枣15枚。

  用法: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活血化瘀,温经止痛,行气导滞。适用于经寒血瘀型痛经。

  3、炒山楂

  组成:山楂30克,向日葵子15克,红糖60克。

  用法:将山楂,向日葵子烤焦后研末,加红糖冲服。分2次服,每日早,晚各1次。于经前1-2日开始服或经来即服。每次月经周期服2剂,连用1-2个月。

  功效:活血化瘀,收敛镇痛,补中益气。适用于气血虚弱型痛经。

  4、败酱紫草煎(《妇科饮食疗法》)

  败酱草45克、紫草根15克

  将上2味放入水中煎煮,加入红糖服用。本方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的作用。

  5、马齿苋公英粥(《粥谱》)

  马齿苋15克、公英15克、大米适量

  先将前两味放入水中煎煮,去渣取汁放入大米煮粥,熟后放入冰糖服食。本方具有清热解毒作用。

  6、薏苡仁红花粥

  薏苡仁30克、红花10克、小米适量。

  先将前两味放入水中煎煮,去渣取汁放入小米煮粥,熟后直接服食。本方具有清热利湿活血的作用,适用于附件炎湿热瘀滞者。

  附件炎患者饮食宜忌

  1、摄取足够的蛋白质,多吃瘦肉类、蛋、豆腐、黄豆等高蛋白食物,以补充经期所流失的营养素、矿物质,提高免疫力。

  2、多吃高纤维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全麦面、糙米、燕麦等食物。摄入足够的高纤维食物,可促进动情激素排出,增加血液中镁的含量,可调整月经和镇静神经。这是附件炎的饮食中最为重要的。

  3、即将面临更年期附件炎的女性朋友,应多摄取牛奶、小鱼乾等钙质丰富的食品。

  4、月经量较多的附件炎女性朋友,应多摄取菠菜、蜜枣、红菜(汤汁是红色的菜)、葡萄乾等含铁量多的食物,以利补血。

  5、较好避免咖啡因:咖啡、茶、可乐、巧克力中所含的咖啡因,使你神经紧张,可能促成月经期间的不适,附件炎的饮食调节中应避免饮用这些饮品。此外,咖啡所含的油脂也可能刺激小肠。

  求医网温馨提示:附件炎应注意禁酒,假使你在月经期间轻易出现水肿,则酒精将加重此问题。附件炎的饮食调节中勿喝酒,假如非喝不可,则限制在1一2杯酒之间。禁食生冷食物。

  【参考文献:《妇科常见病中医自助手册》《调养食谱》】

附件炎在线咨询

更多

妇科炎症宫颈炎怎么治疗

宫颈炎是比较常见的妇科炎症,有急慢性之分。急性宫颈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治疗。慢性宫颈炎以局部治疗为主,在治疗前要先进行宫颈癌筛查,排除宫颈恶性病变,可以用阴道栓剂局部治疗,也可以采用激光...

1个回答

治妇科炎症宫颈炎

宫颈癌筛查一般是首先到医院做宫颈的TCT和HPV,通过这两项检查可以初步筛查是否患了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排除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单纯妇科宫颈炎外用药可以治疗,也可以采用一些物理方法来对症治疗。妇科病宫颈炎的...

1个回答

检查妇科炎症宫颈炎

注意性生活卫生,女性朋友们一定要注意性生活卫生,以免造成感染,引起宫颈炎的发生,如果严重的话,还会出现宫颈癌。做好避孕工作:女性朋友们在性生活中要重视避孕,因为不管是分娩也好,流产也好,都会给宫颈造成...

1个回答

妇科炎症宫颈炎咋办

宫颈炎是比较常见的妇科炎症,有急慢性之分。急性宫颈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治疗。慢性宫颈炎以局部治疗为主,在治疗前要先进行宫颈癌筛查,排除宫颈恶性病变,可以用阴道栓剂局部治疗,也可以采用激光...

1个回答

妇科炎症宫颈炎疗法

宫颈炎是常见的妇科炎症,有急慢性之分。急性宫颈炎可以取阴道分泌物进行培养,并且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治疗。慢性宫颈炎以局部治疗为主,治疗前要先进行宫颈癌筛查以排除宫颈恶性病变,可以用药物或者物...

1个回答

妇科炎症宫颈炎如何治

如何治疗宫颈炎:子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包括急性宫颈炎和慢性宫颈炎。急性宫颈炎患者,感染的病原体多为沙眼衣原体、因病奈瑟菌等。应给予广谱抗生素进行抗炎治疗,待病原体检出以后给予针对性的抗生素的治...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