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妇科肿瘤

>

卵巢癌如何护理你知道吗

卵巢癌如何护理你知道吗

  现在的都市女性患有妇科疾病的越来越多,而且患病年龄越来越小,各种各样的妇科疾病纷纷找上门来,其中卵巢癌就是一种严重危害女性身体健康的疾病,下面为大家分享卵巢癌的护理。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肿瘤消耗、疾病或放化疗导致的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有关

  护理措施:1、评估患者进食的量,呕吐的次数、呕吐物的量和颜色

  2、指导患者多饮水、清淡易消化饮食,注意色香味


卵巢癌生活护理

  3、指导患者少量进食含5-HT3丰富的食物,如香蕉、核桃、茄子等

  4、呕吐后指导患者用温水漱口,及时清理呕吐物,以免刺激呕吐

  5、定期监测体重及蛋白和电解质情况

  6、遵医嘱使用止吐药,观察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

  7、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静脉补充营养

  8、心理护理,减轻其焦虑、抑郁和恐惧

  焦虑/恐惧/预感性悲哀:担心疾病预后、疾病的治疗的方式或肿瘤复发等有关

  护理措施:1、动态评估患者的心理动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

  2、提供轻松的环境,言语温和,消除患者对医院环境的恐惧

  3、耐心与患者交谈,提供患者表达情感的机会和环境

  4、积极主动关心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并及时反馈检查结果

  5、对患者提出的疑问给予及时准确的回答,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

  6、与家属沟通,鼓励家属陪伴,协助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7、介绍治疗效果好的同病友,增强其治疗信心

  8、加强巡视,做好安全防护,防止患者有自杀行为[page]

  疼痛与肿瘤压迫或侵犯神经、腹胀等

  护理措施:1、动态评估患者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并做好护理记录

  2、体位:协助去舒适的卧位,缓解疼痛

  3、协助给予局部热敷,减缓疼痛

  4、给予心理护理,减轻心理压力

  5、分散注意力,如看电视、听音乐、聊天等

  6、遵医嘱用止痛药,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7、观察患者用药依从性,告知患者遵医嘱用药的必要性

  体液过多 与肿瘤晚期盆腹腔积液产生有关

  护理措施:1、定期测量腹围和体重,观察患者的呼吸变化

  2、休息及卧位指导:多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取舒适卧位,如半卧位、端坐位等以减轻呼吸困难

  3、遵医嘱准确记录出入量

  4、遵医嘱使用利尿药,观察患者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5、腹腔穿刺的护理:a、检测生命体征

  b、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皮下淤血或积液外渗, 如有外渗,立即给予更换无菌辅料,预防感染

  c、引流腹腔积液时,速度不宜过快,量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3000ml,防止腹内压骤降导致虚脱

  d、引流不畅时,嘱患者变换体位。 e、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并做好记录

  f、做好管道护理:建立管道标识牌、保持管道妥善固定,引流通畅;防止管道脱落

  g、腹腔化疗时指导患者变换体位

  6、心理护理,讲解治疗的意义,消除思想顾虑,鼓励其树立信心

妇科肿瘤在线咨询

更多

妇科肿瘤有哪些症状

妇产科肿瘤的症状有下列几种,第一类,停经后阴道出血。第二类,子痫前期迹象。第三类,孑宫出现异常扩大或变松。第四类,怀孕恶心呕吐。身患胸部肿瘤的病人应留意下列八点,第一条,有效的分配饮食搭配。第二条,控...

1个回答

子宫内膜癌后期还要不要治疗?

子宫内膜癌可以生活20年,应当算比较少见的,但是患者和家属也不能够放弃。因为癌细胞随时都有可能病发,致使病情出现反反复复。建议还是要实施一些后期的调理治疗,不定期去医院复检,了解病情扩张情况。不同病因...

1个回答

治疗子宫内膜癌不流血的方法是什么?

看你说的病情方面,那看诊断后也有价值了药物治疗控制不太好,这时看还可考虑看看实施手术治疗也好,手术后可化疗并结合上中医来对症治疗,这样治疗对病情恢复也会有很好的效果,平时需要有有个恰当的生活和饮食生活...

1个回答

子宫内膜癌晚期请问怎么治疗?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原则,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炎症范围和组织学类型,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因内膜癌绝大部分为腺癌,对放射治疗不甚敏感,故治疗以手术为基础,其他已有放射治疗、化疗及药物(化疗、激素等)...

1个回答

患了子宫内膜癌怎么治疗?

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还是以手术治疗为基础,手术治疗还是比较的一种治疗方法。另外除了放射治疗、化疗,以及通过使用激素实施治疗等等,建议您的妈妈及时实施治疗,平时注意清淡饮食,始终保持情绪的稳定等。不同病因...

1个回答

子宫内膜癌术后用中药巩固治疗行吗?

子宫内膜癌术后是可以用中药治疗,中药是可以起些效果的,需用清热解毒,清除湿热,补气养血的中药治疗,子宫内膜癌手术后,还可以做个放射治疗,也是有效果。需去医院中医科复诊,需根据症状舌像和明确疾病的确诊,...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