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属于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是女性健康的杀手,易发人群为35岁以后的妇女,高峰期则为45~59岁。很多宫颈癌患者在早期很难发现,导致病情的恶化,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因此了解宫颈癌的早期症状很重要,同样宫颈癌的及时诊断是治疗的关键。那么,常见的诊断宫颈癌的方法有哪些呢?需做哪些具体的检查呢?
1、阴道细胞学检查
多年临床实践证明,阴道细胞学检查是发现早期宫颈癌的一个很有价值的方法。由于癌细胞代谢快,凝聚力差,容易脱屑,取材及检查方法简便,准确率高,目前已普遍作为宫颈癌普查筛选的首要方法。有关阴道细胞学检查的标本采取、检查方法及癌细胞的特征等。
细胞学诊断的标准,1978年全国第一次宫颈癌防治协作组规定采用巴氏染色五级分类法。Ⅲ、Ⅳ、V级列为阳性,对Ⅲ级涂片应慎重处理:若检查宫颈光滑,应每月复查涂片一次,连续3次均为阴性时,再每隔3个月复查一次,追随一年。如重复涂片保持Ⅲ级不变,则应行宫颈多点活检和颈管搔刮,病理检查为良性改变者,术后仍应每月复查涂片一次,继续观察,如涂片又出现阳性时,应考虑宫颈锥切进一步检查。若肉眼观 察宫颈有糜烂,同时伴有阴道炎症存在时,应按炎症治疗后涂片,必要时宫颈活检。若宫颈有可疑恶性病变存在时,应当即行宫颈多点活检和颈管搔刮,如病理检查为良性,仍应按以上步骤继续追踪观察。
Ⅳ、V级涂片者多为恶性,必须及时进行宫颈活组织检查,尽早确定诊断。为了在大规模防癌普查普治时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劳动强度,近年来国外进行了细胞诊断自动化装置的研究,其中包括自动细胞筛选仪、细胞分析仪和细胞研究仪三个部分。
2、阴道镜检查
一般能放大10~40倍,对宫颈表面上皮和血管进行观察,可提高阴道细胞学和活检的诊断准确性。同时亦可避免滥用宫颈活检和不必要的锥切。有人认为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价值可与细胞学相提并论,两者合用可互补不足。不少作者报道,细胞学和阴道镜合用,使早期诊断正确率高达98~99%。
在阴道镜下进行瞄准活检,比盲目活检准确性高,有人提出采用镜下活检加颈管搔刮,基本上可以代替宫颈锥切。阴道镜检查的缺点是不能观察颈管内癌瘤,镜下所见异常上皮并非均为癌,也不能鉴别有无浸润,对有阴道狭窄、宫颈表面坏死、出血的病例亦不适用。
3、阴道显微镜检查
能放大100~300倍,宫颈涂以1%甲苯胺蓝染色,可以观察细胞结构,根据细胞的形态、排列、大小和核的大小、形态、着色深浅及毛细血管图象等进行分类诊断。但此法不能代替活检,所以实用性较小。
4、宫颈活体组织检查
活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子宫颈癌最可靠的依据。对阴道细胞学、阴道镜检查可疑或阳性;对临床表现可疑宫颈癌或子宫颈其他疾病不易与宫颈癌鉴别时,均应进行活组织检查。取材方法有可疑部位或诊断为癌部位四点常规取材;碘不着色区多点取材加颈管搔刮和在阴道镜下取材等。报道阴道镜下活检的癌漏诊率为5.5%,碘不染区多点活检的癌漏诊率为4.3%,二者结果相近。
5、子宫颈锥形切除检查
对阴道细胞学屡次阳性,而阴道镜或活检阴性者;宫颈多点活检证实为原位癌,但又不能排除浸润癌者,治疗前应考虑宫颈锥切,作连续切片进一步明确诊断。我们曾遇一例,多次宫颈刮片阳性,但多次多点活检及颈管搔刮均未查见癌,最后行宫颈锥切,作连续切片1500张,才确诊为原位癌累及腺体。虽然宫颈锥切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但操作较复杂,须住院,术后并发症亦较多,因此,近来不少作者主张用上述方法综合检查替代。
6、局部涂片检查
宫颈局部涂片快速诊断法:杨简(1963)根据表面染色法原理,设计应用铁苏木素液直接宫颈局部染色法,辅助诊断早期宫颈癌。其原理是当癌细胞的核染色质增多与染液中的铁苏木碱相结合,能在1~2分钟内即被染成深黑色,而正常粘膜则不着色或仅着浅灰色,两者呈鲜明对比,肉眼可做出初步判断。此法操作简便、快速,诊断准确率达90%以上,可作为防癌普查或防癌门诊初筛的方法之一。但不是特异诊断法,必须进行活检肯定诊断。
7、荧光素检查
荧光素为一种生物染料,它与细胞内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有一定的亲和力,口服或静脉注射后,癌瘤组织吸收的荧光素比正常组织多,在紫外线激发下,癌组织产生的荧光强度比正常组织强,因而呈现不同颜色的对比,借此可辅助早期癌的诊断。方法是给检查对象口服荧光素钠盐1g,11/2~3小时内于暗室内用2537光谱,8瓦功率的石英玻璃紫外光灯源照射宫颈,观察局部颜色的变化。紫色为光滑的鳞状上皮,示正常宫颈。紫褐色见于宫颈糜烂者。若在紫色或紫褐色的部位出现散在细条状或斑点状黄色,为荧光素检查阳性,提示宫颈上皮有不典型增生或早期癌。
对可疑宫颈癌进行荧光检查,可以辅助活检定位,提高一次活检阳性率,获得早期诊断。
8、荧光显微镜检查
用荧光染料吸附于生物组织,在紫外线照射下,细胞各部发生不同色彩和强弱的荧光,然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部结构。常用的荧光染料为吖啶橙(简称AO),它对DNA和RNA均有很强的亲和力。在0.01%吖啶橙液及pH6条件下,胞浆和核仁中RNA呈红色荧光,核内染色质的DNA则呈绿光或黄色荧光。癌细胞增长迅速,胞浆中的核酸大量增加,核内的DNA亦有所增加,因此荧光很强,呈火红色的浆和亮绿黄色的核。
荧光显微镜对宫颈癌脱落细胞的检查,方法较简便、经济、快速,其诊断准确性略低于巴氏染色法,可用于宫颈癌防癌普查。
9、染色体检查
染色体检查有助于鉴别炎症或肿瘤。近年来,有人主张对细胞学及组织学检查难以确诊的病例,进行病变上皮的染色体检查,有助于确定诊断。据文献报告,宫颈的炎症细胞染色体均为正常的二倍体,轻度间变细胞染色体核型也多属正常,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时,大多可发现非整倍体及多倍体。随着从原位癌向浸润癌的发展,所有二倍体细胞可逐渐完全消失。
求医网温馨提示:为了防止宫颈癌的危害,患者要洁身自好,杜绝婚前不安全的性行为,保持一夫一妻的性道德。女性月经期、怀孕期、产褥期、哺乳期要禁止性生活。男性要养成清洗外阴和包皮垢的卫生习惯。另外防止病毒感染,规范个人卫生,注意公共卫生、旅游卫生、性生活卫生。中老年妇女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雌激素。
【参考文献:《远离宫颈癌》《宫颈病变及宫颈癌诊断教程》《宫颈癌》】
妇科肿瘤在线咨询
更多
妇科肿瘤有哪些症状
妇产科肿瘤的症状有下列几种,第一类,停经后阴道出血。第二类,子痫前期迹象。第三类,孑宫出现异常扩大或变松。第四类,怀孕恶心呕吐。身患胸部肿瘤的病人应留意下列八点,第一条,有效的分配饮食搭配。第二条,控制好本身休重。第三,坚持不懈健身运动。第四,多吃蔬菜水果与新鲜水果。第5点,严禁喝酒。第五点,少吃盐。第7点,防止吃剩饭剩菜剩饭剩菜,尽可能确保菜肴新鮮。
1个回答
子宫内膜癌早期怎么治疗呢?
子宫内膜癌早期能手术可以先手术,人是个整体,全切的话会引发身体脏内分泌失调,出现众多的症。如果手术可配合中药治疗,重新调整脏腑功能,稳定病人体质状况,大幅提高免疫功能,以及大幅提高对手术的成功率,进而可以最大限度地调集体内积极因素,歼灭残留肿瘤细胞,抑止潜在的癌转。
1个回答
子宫内膜癌后期还要不要治疗?
子宫内膜癌可以生活20年,应当算比较少见的,但是患者和家属也不能够放弃。因为癌细胞随时都有可能病发,致使病情出现反反复复。建议还是要实施一些后期的调理治疗,不定期去医院复检,了解病情扩张情况。不同病因引发不同的症状,患者需要根据自身病情尽快到正规三甲医院进行系统规范的检查,这样才能对症治疗。此外患者日常需要规律作息、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日常饮食多吃清淡稀软的食物、勤通风和多喝热水。
1个回答
得了子宫内膜癌的康复率有多少?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效果要看其属于哪一期,分期治疗越早,治疗越早效果越。建议尽早的了解治疗,如果合乎手术指针,建议用手术治。能不能够康复要看如何扩散。无论怎样都要治疗。同时术后不定期的复检子宫肌。不同病因引发不同的症状,患者需要根据自身病情尽快到正规三甲医院进行系统规范的检查,这样才能对症治疗。此外患者日常需要规律作息、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日常饮食多吃清淡稀软的食物、勤通风和多喝热水。
1个回答
治疗子宫内膜癌不流血的方法是什么?
看你说的病情方面,那看诊断后也有价值了药物治疗控制不太好,这时看还可考虑看看实施手术治疗也好,手术后可化疗并结合上中医来对症治疗,这样治疗对病情恢复也会有很好的效果,平时需要有有个恰当的生活和饮食生活习惯会好多。不同病因引发不同的症状,患者需要根据自身病情尽快到正规三甲医院进行系统规范的检查,这样才能对症治疗。此外患者日常需要规律作息、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日常饮食多吃清淡稀软的食物、勤通风和多喝热水。
1个回答
子宫内膜癌晚期请问怎么治疗?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原则,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炎症范围和组织学类型,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因内膜癌绝大部分为腺癌,对放射治疗不甚敏感,故治疗以手术为基础,其他已有放射治疗、化疗及药物(化疗、激素等)等综合评价治。早期患者以手术为基础,按照手术-病理分期治疗的结果及病发高危因素选择辅助治疗;晚期患者采取手术、放射治疗与药物在内的综合评价治疗,若是因为体质和病情比较严重等原因,基本已经无法手术和放化疗,建议是保守治疗。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