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妇科肿瘤

>

坚持服用中药3年治愈卵巢癌

坚持服用中药3年治愈卵巢癌

  李女士于2005年9月无意间自行扪及左锁骨上肿物,质硬,直径约为2. 5cm大小,就诊于肿瘤医院行穿刺活检提示腺癌细胞,行B超、CT提示:盆腔肿物,左卵巢肿物,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诊断为卵巢癌Ⅳ期,给予安素泰十卡铂化疗方案3个疗程,化疗中出现Ⅱ度骨髓抑制,左锁骨上淋巴结基本消失,于2007年2月28日就诊于中医。

  初诊症状

  症见:干咳,咽痒,无咽痛,无发热,口干,食欲正常,夜眠梦多,二便调。舌淡暗苔薄白,脉浮。证属脾肾亏虚,复感外邪。治宜扶正补虚,解表和里,润肺止咳。

  开处方:柴胡、炙枇杷叶、生黄芪、玉蝴蝶、防风、紫莞、女贞子、赤芍、白芍、乌梅、麦冬、首乌藤、威灵仙、炒酸枣仁、香附、炒白术、川贝母。

  服药1个月后二诊

  症见:干咳,咽痒等症状完全缓解,时有头痛,腰酸,双下肢疲乏、浮肿,食欲一般,食后胃脘部胀满,睡眠梦多,二便尚调,舌淡暗苔薄白,证属脉弦滑。肝郁脾虚,瘀毒内聚。治宜疏肝健脾,化瘀解毒,利水消肿。

  开处方:柴胡、赤芍、白芍、桂枝、川芎、香附、怀牛膝、首乌藤、泽泻、山茱萸、威灵仙、陈皮、砂仁(打碎)、生黄芪、女贞子、猪苓、茯苓、白花蛇舌草。

  继续服药1个月后三诊

  症见:一般情况可,口干,易疲乏,食欲一般,睡眠欠佳,大便质稀。舌淡暗,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证属脾肾亏虚,瘀毒未尽。治宜健脾补肾,化瘀解毒,安神。

  开处方:柴胡、桂枝、牡蛎、党参、丹参、三七块、 虎杖、生黄芪、炙黄芪、仙鹤草、鸡血藤、炒酸枣仁、茯苓、枳壳、炮姜、黄连、百合、续断、赤芍、白芍、炒白术、老鹤草、香附。

  李女士服药近3年,病情平稳,定期复查肿瘤标记物、生化检查无异常,未再复发。

妇科肿瘤在线咨询

更多

妇科肿瘤有哪些症状

妇产科肿瘤的症状有下列几种,第一类,停经后阴道出血。第二类,子痫前期迹象。第三类,孑宫出现异常扩大或变松。第四类,怀孕恶心呕吐。身患胸部肿瘤的病人应留意下列八点,第一条,有效的分配饮食搭配。第二条,控制好本身休重。第三,坚持不懈健身运动。第四,多吃蔬菜水果与新鲜水果。第5点,严禁喝酒。第五点,少吃盐。第7点,防止吃剩饭剩菜剩饭剩菜,尽可能确保菜肴新鮮。

1个回答

子宫内膜癌早期怎么治疗呢?

子宫内膜癌早期能手术可以先手术,人是个整体,全切的话会引发身体脏内分泌失调,出现众多的症。如果手术可配合中药治疗,重新调整脏腑功能,稳定病人体质状况,大幅提高免疫功能,以及大幅提高对手术的成功率,进而可以最大限度地调集体内积极因素,歼灭残留肿瘤细胞,抑止潜在的癌转。

1个回答

子宫内膜癌后期还要不要治疗?

子宫内膜癌可以生活20年,应当算比较少见的,但是患者和家属也不能够放弃。因为癌细胞随时都有可能病发,致使病情出现反反复复。建议还是要实施一些后期的调理治疗,不定期去医院复检,了解病情扩张情况。不同病因引发不同的症状,患者需要根据自身病情尽快到正规三甲医院进行系统规范的检查,这样才能对症治疗。此外患者日常需要规律作息、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日常饮食多吃清淡稀软的食物、勤通风和多喝热水。

1个回答

得了子宫内膜癌的康复率有多少?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效果要看其属于哪一期,分期治疗越早,治疗越早效果越。建议尽早的了解治疗,如果合乎手术指针,建议用手术治。能不能够康复要看如何扩散。无论怎样都要治疗。同时术后不定期的复检子宫肌。不同病因引发不同的症状,患者需要根据自身病情尽快到正规三甲医院进行系统规范的检查,这样才能对症治疗。此外患者日常需要规律作息、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日常饮食多吃清淡稀软的食物、勤通风和多喝热水。

1个回答

治疗子宫内膜癌不流血的方法是什么?

看你说的病情方面,那看诊断后也有价值了药物治疗控制不太好,这时看还可考虑看看实施手术治疗也好,手术后可化疗并结合上中医来对症治疗,这样治疗对病情恢复也会有很好的效果,平时需要有有个恰当的生活和饮食生活习惯会好多。不同病因引发不同的症状,患者需要根据自身病情尽快到正规三甲医院进行系统规范的检查,这样才能对症治疗。此外患者日常需要规律作息、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日常饮食多吃清淡稀软的食物、勤通风和多喝热水。

1个回答

子宫内膜癌晚期请问怎么治疗?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原则,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炎症范围和组织学类型,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因内膜癌绝大部分为腺癌,对放射治疗不甚敏感,故治疗以手术为基础,其他已有放射治疗、化疗及药物(化疗、激素等)等综合评价治。早期患者以手术为基础,按照手术-病理分期治疗的结果及病发高危因素选择辅助治疗;晚期患者采取手术、放射治疗与药物在内的综合评价治疗,若是因为体质和病情比较严重等原因,基本已经无法手术和放化疗,建议是保守治疗。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