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风心病

>

风心病的饮食治疗方法

风心病的饮食治疗方法

  风湿性心脏病是长期积热以及潮湿造成的,属于高热慢性病,而慢性病要慢慢治,因此,通过中药调理是非常不错的方法。而西药有太多副作用,若长期服用不能缓解风湿性心脏病则会添加许多其他疾病。下面一起了解下风湿性心脏病的中医疗法吧。

  急性期治疗

  (1)风热外袭:治疗原则:辛凉解表。

  方药:银翘散(《温病条辨》)加减。用银花,连翘、竹叶、荆芥、牛蒡子、豆鼓、桔梗、甘草、芦根。

  方义分析:方中以银花、连翘为君,有辛凉透邪清热,芳香辟秽解毒之功;荆芥、豆鼓助君药开皮毛而透邪;牛子、桔梗宣肺利咽,甘草清热解毒;竹叶清上焦热;芦根清热生津。

  加减:若头胀痛较甚者,加桑叶、菊花清利头目。若咳嗽痰多者,加贝母、前胡、杏仁化痰止咳:若咽喉红肿疼痛者,配土牛膝、元参解毒利咽。若热毒症状明显者,配大青叶、蒲公英等清热解毒。

  (2)阴虚发热:治疗原则:滋阴解表。

  方药:加减葳蕤汤(《通俗伤寒论》)化裁。用玉竹、生葱白、桔梗、白薇、淡豆鼓、苏薄荷、炙甘草、豨莶草、海桐皮、红枣。

  方义分析:方中以生葳蕤甘平柔润滋阴益液而资汗源;配生葱白、桔梗、淡豆鼓、苏薄荷解表宣肺,止咳利咽,为臣药;白薇凉血清热而除烦渴;炙甘草、红枣甘润滋 脾。诸药配合,使滋阴清热而不碍解表,发汗解表而不伤阴气,故适用于阴虚而有风热表证之病人;豨莶草、海桐皮散风祛湿,通络止痛且药性不温,免燥伤阴之 弊。

  加减:若口干渴明显者,加沙参、麦冬以养阴生津。若热毒盛者,加公英、地丁、牡丹皮清热解毒。

  (3)气虚感邪:治疗原则:益气解表,散风祛邪。

  方药:参苏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用人参、苏叶、葛根、前胡、半夏、茯苓、陈皮、甘草、桔梗、枳壳、木香、羌活、独活。

  方义分析:方中以人参、甘草、茯苓补气以祛邪;苏叶、葛根、前胡疏风解表,;半夏、枳壳、桔梗宣理肺气,化痰止咳;陈皮、木香理气和中;羌活、独活散风寒以祛邪。

  加减:若平素表虚自汗,易受风邪者,加防风。黄芪、煅牡蛎益气固表。若痰多者,加紫菀、杏仁化痰止咳。

  (4)气阴两虚,余邪未清:治疗原则:益气养阴,清热解毒。

  方药: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加减。用人参、麦冬、五味子、莲子芯、双花、连翘威灵仙、忍冬藤。

  方义分析:方中以人参大补元气,麦冬甘寒养阴生津,清虚热而止热,五味子酸收敛肺止汗;莲子芯清心火;双花、连翘清热解毒;威灵仙、忍冬藤通利关节。

  加减:若气虚明显者,加黄芪以加重补气之力量。若阴虚明显者,加用沙参、黄精等益气养阴。

  慢性期治疗:慢性期的治疗应为控制瓣膜病变的发展,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链球菌感染,以避免风湿活动加重心脏瓣膜损害。慢性期:治疗原则:养心为主。

  方药:心阴不足为主者,滋阴补血,养心安神,以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为主加减。

  气阴两虚为主者,益气养阴,以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为主加减。

  气血虚为主者,补气养血复脉,以炙甘草汤(《伤寒论》)为主加减,心阳不振为主者,温实心阳,以拯阳理劳汤(《医宗必读》)为主加减。

  食疗:

  (1)大黑豆30g,小米90g,鸡蛋2枚,三味同煮至蛋熟,去壳再煮至粥熟,当晚饮食,服后以微汗出为妙。

  (2)鲤鱼1条(约500g),去鳞及内脏,洗净、加入冬瓜250g、葱白5根,加水煎煮,不放盐食之,汤亦喝下。

  五则偏方推荐:

  1、炙甘草、阿胶,党参,生地,桂枝,麦冬,柴胡,五加皮,丹参等按照一定的比例,再以生姜、大枣为引。水煎服,每日1剂,1日2次。

  2、汉防己15克, 玉竹9克,黄芪18克,白术9克,白茯苓30--45克。加水500毫升,煎至100毫升,过滤取液,余渣再加水400毫升,煎至80毫升,过滤取液,与 头煎混合,共180毫升,分3次服用等等。

  3、山药960克,黑芝麻、赤小豆各360克,鸡内金30克,炒枣仁480克,柏子仁360克。共研细末,每天早晚饭前服30 克,以开水调为糊状服之。

  4、食油、味精、盐、海带、苡仁、鸡蛋、胡椒粉适量。将海带洗净,切条,苡仁洗净,共放入高压锅内,加水将海带、苡仁炖至极 烂,铁锅置旺火上,放人食油,将打匀的鸡蛋炒熟,即将海带、苡仁连汤倒入,加盐、胡椒粉适量,炖煮片刻,起锅时加味精,即可服食。强心、利尿、活血、软 坚,适于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食用。

  5、炙附子7.5克,白术、茯苓各25克,白芍15克,生芪、五加皮各25克,细辛5克,桂枝7.5克,五味子、甘草各10克,生姜15克。先将药加水浸泡半 小时,水煎煮;首煎沸后慢火煎30分钟,二煎沸后慢火煎20分钟,两煎混合一起。分2次服,每次100毫升,早晚餐后1小时左右服用。此方为辽宁省老中医 查正明治疗风心病验方。

  提示: 风湿性心脏病是由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临床症状可见呼吸困难,咯血,心悸,咳嗽,心绞痛等现象。对身体伤害极大。因此,必须及时治疗。而西医疗法治疗疾病可能存在副作用,因此,采用中医调理未尝不是最佳方法。 

风心病在线咨询

更多

风心病换瓣膜心率时高时低吃什么药

患者当初罹患的是风湿性心脏病的疾病,且口述已经实施了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救治,那么对于术后来说一般是先采取抗凝类的药物救治的,其中建议是将INR压制到2-3之间。关于你所说的心率时快时慢,建议你最好能实施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仔细检查,目的是看一看患者心率和心律的情况到底如何,在根据24小时动态心电图仔细检查的结果来选择下一步的筛查按排为好。

1个回答

风心病,心跳心悸,吃不下饭怎么办?

风湿性心脏病再次出现了心慌心跳声,并且引发了吃不下饭,有可能是再次发生了心衰,性功能不全,需要有及时的实施检查和对症救治,再次出现了新功能不全,建议决定对症救治,需要有采用抗风湿救治,需要有采用强心药物救治,惯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不能够暴饮暴食,不能够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也需要有留意压制食盐摄入量。

1个回答

风心病做手术好吗

风湿性心脏病被称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脏有四个瓣膜,即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风湿性心脏病的症状主要基于:1 .牵扯哪个阀门;2.瓣膜炎症是狭窄或合拢不全;3.瓣膜疾病分成轻度、中度和重度。一般症状主要抱括阵发性心颤、疲劳、流汗、腹痛、厌食、胸闷、运动后气短呼吸困难、咳、夜间不能够躺下、下肢水肿等。

1个回答

风心病的症状有哪些

风心病主要症状是活动后气短、气短和心颤,这些症状的主要原因与二尖瓣关于,因为在风心病期间,最常侵害的瓣膜是二尖瓣,而最严重的疾病往往在二尖瓣,二尖瓣是我们心脏中从左心房到左心室的一扇门,然而,当二尖瓣患病时,血液将在瓣膜的上游即肺中淤积,并且将再次出现呼吸急促的症状。

1个回答

怎么判断是不是风心病

,再次出现上述的情况有可能是实施剧烈运动时,致使再次出现心脏的供血不足所引发的上述不适症状,但再次出现这种情况并不能够证明是再次出现风心病的情况,风心病就是由于风湿疾病所引发的心脏疾病,推测如何再次出现风心病,主要是通过症状、心电图、心动图、心脏拍片仔细检查等实施确认的。

1个回答

得了风心病怎么办呢有什么特效药呢

风心病是临床诊断上心内科比较常见的疾病,是由于链球菌传染而引来的心瓣膜疾病,这种疾病没特效药物救治。但是在心功能没遭到干扰之前,可以行外科手术救治,比如说瓣膜置换术或者是球囊扩展术等。建议你先做心脏的彩超仔细检查,看心脏的功能以及心脏各腔室的大小,如何可以实施手术救治。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