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肛裂

>

中医治疗肛裂的较好方法是什么

中医治疗肛裂的较好方法是什么

  中医治疗肛裂的较好方法是什么?肛裂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肛肠疾病,这种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危害是非常大的,中医认为肛裂的发生多由燥火、湿热蕴结肛门以及血虚肠燥所致。在中医治疗上,一般都是采取清热排毒,润肠通便的药物,来帮助患者顺利排便,从而缓解肛裂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

  一、辨证选方:

  肛裂的治疗上遵循"通则不痛"的原则,应采用润肠通便为主的药物,而对年老、产后或失血病人引起本病者在治疗上则当治实不忘补虚,应以养血益阴为主,佐以润肠通便。

  1.风热肠燥:

  治法:凉血润燥,止血止痛。

  方药:凉血地黄汤加减。细生地20克,归尾10克,地榆15克,槐角10克,黄连6克,天花粉15克,生甘草10克,赤芍10克,枳壳6克,黄芩10克,荆芥6克。便结甚者加芒硝以软坚散结。

  2.湿热蕴结:

  治法:清热化湿通便。

  方药:内疏黄连汤加减。黄连6克,栀子9克,黄芩9克,桔梗6克,木香9克,槟榔12克,连翘12克,乌药15克,薄荷6克,当归12克,大黄6克,首草6克。湿重者加苍术、茯苓以健脾燥湿;大便出血者加蒲黄炭、侧柏炭以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3.血虚肠燥:

  治法:养血生津,润肠通便。

  方药:润肠丸。全当归15克,细生地12克,火麻仁20克,桃仁9克,积壳12克。津亏者加元参、麦冬以养阴生津润肠;血虚甚者加首乌、赤芍以养血补血;气血两亏者,配十全大补丸以气血双补;若便后出血,色清淡者加黄芪、藕节炭、阿胶珠以益气养血止血。

  4. 气血瘀滞:

  治法:活血行气。

  方药:金铃子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二、专方验方:

  1.瓦松30克,马齿苋30克,五倍子15克,朴硝30克,川椒15克,防风15克,枳壳15克,侧柏叶30克,葱白10克。煎水熏洗。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日1~2次。

  2.荆芥、防风、花椒各30克、透骨草、艾叶各45克,煎汤熏洗。

  3.枳壳、蛤蟆草各30克。煎水外洗。

  4.蒜梗30克无花果叶30克、葱白5根。煎水外洗。

  三、其他疗法:

  1.熏洗法:适宜于各种原因所致肛裂,目的在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敛口,方选祛毒汤,药物加水煮沸,先熏后洗,具有活血止痛之功效,可促进肛裂愈合。

  2.敷药法:此法用于各种肛裂,常用药如四黄膏、九华膏、马应龙痔疮膏等,将药膏涂于病灶处,有清热解毒,止血止痛作用。

  3.腐蚀法:此法适用于裂口陈旧者,常用药为红升丹。用法:裂口外涂红升丹1~2次,化腐生肌,清除陈旧裂口,然后改用生肌散外涂创面,生肌润肤,活血祛瘀,促进创面愈合。

  中医治疗肛裂的较好方法是什么?上面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了肛裂的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治疗肛裂的方法,虽然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它治疗周期长,而且见效比较慢,很多患者都没有那个耐心,希望患者可以注意这点。

肛裂在线咨询

更多

肛裂的症状及治疗

肛裂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大便带血以及肛门的刺痛,其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保守治疗,主要是对于慢性肛裂以及急性肛裂出血不多,疼痛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采取高锰酸钾坐浴,即1:5000温水坐浴,一日2-...

1个回答

宝宝肛裂抹什么

宝宝在确诊为肛裂后,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局部使用硝酸甘油软膏积极治疗,能够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配和局部使用硝苯地平或地尔硫卓等钙通道阻滞剂减轻不适;在出现明显的疼痛时,还可以使用利多卡因缓解症状。如果在...

1个回答

肛裂引起外阴瘙痒

肛裂会诱发外阴瘙痒。肛门和外阴是紧挨着的,肛裂一般是由于大便太干,排便的时候用力导致的肛门裂口,有肛裂很容易导致肛周发炎,而肛周发炎和水肿有可能会蔓延到外阴,引起外阴瘙痒。像这种情况可以用高锰酸钾兑适...

1个回答

四岁宝宝肛裂

目前医学上对肛裂的病因说法还不是很明确,主要的说法是便秘病因学说,但有部分病人是解烂便的。本病小儿也不少见,多半岁左右发病,需排除直肠息肉可能。确诊后一般经调节饮食、通便及局部用药可痊愈。意见建议:目...

1个回答

中医怎么治疗肛裂

一般也只是药物保守救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食许多增进修补的中成药,但是中药一般起效都比较慢,所以想要增进伤口愈合的话建议是服食西药,起效会比较快,主要还是看肛裂的严重程度,一般比较严重或者是反反复复复...

1个回答

肛裂都是什么引起的

肛裂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发病原因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完全明确,大便干硬加之强行用力排便是导致肛裂的直接原因,有的肛裂的发病还与腹泻有关。疼痛、便秘、出血是肛裂的典型表现,好多患者由于惧怕疼痛,...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