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方法
肛管癌治疗必须根据其病理类型、生长部位、侵犯的范围、癌细胞的分化和恶性程度、有无淋巴转移,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其中手术是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且更着重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的联合应用。以肛管鳞状细胞癌为主论述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
(1)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术):1974年以前,一般认为肛管癌的首选治疗方式是经腹会阴联合肛管、直肠切除术(Miles术),并认为手术是惟一最有效的方法。由于肛管癌局部侵袭以及3个方向的淋巴转移,所以手术范围比直肠癌更甚,要求会阴切除应包括肛门周围广泛的皮肤(不少于3cm)、肛门内外括约肌、坐骨直肠窝的脂肪组织、肛提肌以及盆底腹膜下所有淋巴引流区域,女性患者常需切除阴道后壁。由于切除范围广泛,会阴部切口常需开放处理,难以Ⅰ期缝合。扩大的Miles术,包括扩大的腹盆腔淋巴结清扫、预防性腹股沟淋巴结清除、盆腔脏器部分或全部切除术,并未显示提高生存率和降低复发率。反之,增加了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Beck汇总1960~1988年19组资料1129例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治疗资料,术后5年生存率约为50%,手术死亡率为5.9%,局部复发率为28%,远处复发率27%。
近年来放疗、化疗对肛管癌治疗的效果获得肯定,扩大的Miles术不再被作为首选治疗方式,特别是早期肛管癌,手术治疗作为辅助治疗施行。但T3、T4期肛管癌仍应以Miles术为主,术前或术后加以放化疗。
(2)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肛管癌向下方的淋巴转移第一站到达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率为8.2%~40.5%。初诊时,有1/3~1/2患者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肛管癌Miles术后1~2年内相当多患者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因此,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被视为肛管癌手术治疗不可缺少的方面。近年认识已趋一致。预防性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并不能提高5年生存率和降低复发率,Miles术后随访中发现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时再行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亦可获得满意效果。所以强调肛管癌根治术后定期密切复查和随访,术后1年内每月复查1次,1~2年内每2个月复查1次,若证实有淋巴结转移,应及时作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
若初诊时临床已发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但未肯定癌转移,Miles术前术后抗感染治疗是十分需要的,若抗感染治疗淋巴结消失则不必考虑即时作淋巴结清除,应予密切随诊;若抗感染治疗后淋巴结无缩小,应考虑为淋巴结转移,Miles术开始前作淋巴结活检证实淋巴结转移,也待Miles术后3~6周再行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这种分期手术可以避免对病者一次性创伤过大,还可以减少因腹股沟切口接近结肠造口而引起腹股沟皮瓣坏死、感染的危险性。
此外,也有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对腹股沟行预防性或姑息性放射治疗。
至于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范围可根据病情而定,一般包括腹股沟浅、深淋巴结以及髂外淋巴结,甚至清除至髂总淋巴结。在清扫过程中,常取股管处淋巴结(Cloquet淋巴结)作冰冻切片检查,以决定是否进一步作髂淋巴结清除。
由于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后常发生淋巴瘘、皮瓣坏死、下肢感染水肿、会阴部肿胀,甚至出现下肢、外生殖器象皮肿以及腹股沟恶性溃疡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对腹股沟淋巴清除术的选择、施行的时机以及清除范围都应有周详的考虑。
(3)局部切除术:局部切除术可以是根治性的,也可以是姑息性的。根治性局部切除是用于原发瘤≤2cm,位置表浅未向深部侵袭、无任何转移迹象、病理证实细胞分化良好的Ⅰ期鳞状细胞癌,切除范围至少应切除边缘外2.5cm的皮肤和部分肌肉,保留括约肌功能。这种局部切除可获得治愈性效果,据1964~1985年七项资料汇总138例T1患者局部切除5年生存率71%,局部复发28%,远处复发28%。姑息性局部切除是用于全身情况不能耐受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病人,以及放化疗后有残留病灶者,有时也用于局部复发的病人。姑息性局部切除术目的以切除肉眼所见的病灶为主,术后常需加用放化疗。
2.放疗和化疗 肛管鳞癌的放射治疗始于20世纪30年代,但由于设备、投照技术等原因,并发症严重,故未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70年代,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观念的改变和放疗设备以及投照技术的提高,使得放射治疗再度受到重视,并逐渐取代传统的手术治疗的首选地位。Papilion是放疗的倡导者,总结早期肛管癌不伴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者放射治疗后5年生存率达75%~80%。有学者主张加用化疗可以增敏,减少放疗剂量,且有全身治疗作用,消灭微小病灶。Nigro等(1974)报告放疗加化疗可获得良好效果,放疗后再切除的标本中没有残留癌细胞,证实了肛管癌对放射治疗有较高敏感性。后来,他又2次统计1971~1983年间接受放疗的104例肛管癌患者,62例放疗后再活检,仅1例有残留癌细胞;24例治疗后接受手术,其中22例未发现癌细胞残留,这些结果为放射治疗作为肛管癌首选治疗方法提供了充分的依据。据报道全世界已有近300例治疗经验。化疗用氟尿嘧啶(5-Fu)和丝裂霉素(MMC),同时用高能量射线照射肛管、会阴以及盆腔,甚至包括腹股沟区。副作用主要是放射性皮炎、黏膜炎、腹泻、骨髓抑制、膀胱炎等。放射治疗总计的5年生存率约为55%,T1和T2患者为75%,T3、T4患者为40%~70%,局部复发率从25%降至8%,有50%~80%的放疗后复发患者仍可通过手术而获得满意效果。目前使用较多的2个方案:
(1)Nigro(1984)治疗方案:放射总量30Gy/3周,同时化疗,5-FU 1000mg/m2,24h持续静脉滴注,第1~4天和第28~31天;丝裂霉素(MMC) 15mg/m2,第1天静脉注射。治疗后6周原发肿瘤部位活检,若无癌残留则不需手术;若有癌残留则行根治性切除。此法治疗104例,97例无癌残留,仅7例肿瘤未完全消失,但已缩小。104例中99例有轻度口腔炎、腹泻和脱发,15例中度白细胞减少,5例有严重反应需住院处理。
(2)英国癌症研究联合协会(UKCCCR)方案:用直线加速器照射会阴部,总量45Gy/5周,照射范围包括腹股沟区,休息6周后再用外照射,增强剂量15Gy/6次或用放射核素192Ir进行组织间照射,总量25Gy。放疗开始和结束时用化疗(氟尿嘧啶+丝裂霉素)。
3.综合治疗 正如上述单纯腹会阴联合切除术5年生存率约50%,术后有相当高的复发率,而且要作永久性人工肛门,病人身心均受到极大创伤;单纯放射治疗,根据1980~1989年9个资料640例肛管癌,治疗后5年生存率为68%,而局部复发率为26%,远处转移率为17%,但是T3、T4病者治疗效果较差,而且放疗后尚有部分病人原发瘤有残留,未达到治愈;单纯化疗尚未见系列报告,目前还只是用于不适宜手术或放疗者。可见,单纯手术或放疗或化疗均未能达到理想效果。现在临床上多主张应用放疗+化疗+手术综合治疗肛管癌。Nigro的方案已反映此观点,放化疗后活检发现仍有肿瘤残留,则应及时施行手术治疗。早期病人可以作局部切除加术后放化疗;T3、T4病人则可以手术为主,术前或术后加放化疗;不宜手术者则只行放化疗。至于生物治疗,目前还是处于探索阶段,最好在通过手术、放化疗大量消灭癌细胞后再应用生物治疗,通常采用的是冻干卡介苗(BCG)、胸腺素(thymosin)、干扰素(IFN)、阿地白介素(IL-2)、肿瘤坏死因子(TNF)等。
肛肠在线咨询
更多
肛乳头肥大保守治疗
早期诊断并定期随访是肛门乳头肥大治疗的关键。如伴有明显症状或肿瘤迅速增长,应尽早手术治疗。与此同时,也有非手术疗法,包括:内服疗法。口服药可缓解疼痛;当疼痛发生时,使用有效的抗生素可控制局部炎症。针对不同的感染,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最好的办法是到专科医院做药敏试验,然后使用合适的抗生素。
1个回答
宝宝攒肚后又拉稀
宝宝攒肚是宝宝肠胃向成人的逐渐过渡,从每天排便几次到每天定期排便一次,因为宝宝满月以后消化能力慢慢提高,可以很好的消化母乳,导致每天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形成排便。所以攒肚和拉稀是两个不同的症状,不能搞混了。婴儿的消化能力有一定的限制,如果他们吃的食物超过他们的耐受力,就会发生腹泻。由于饮食习惯、健康状况和个体差异的不同,一些母乳含有比婴儿所需更多的营养(主要是脂肪),这将导致腹泻。
1个回答
宝宝脓血便
宝宝拉脓血便一定要引起注意,要带宝宝去正规的医院检查,也要把宝宝的大便化验一下,医生会根据化验结果以及家长描述的症状开一些药物来控制病情。卫生状况不佳,细菌病毒感染,环境突然变化等都可能引起宝宝拉脓血便。平时要多注意宝宝的精神状态 ,给宝宝多吃一些易消化的流食,多喝水,定期消毒宝宝的餐具玩具奶瓶等。
1个回答
宝宝拉稀菜谱
宝宝拉肚子食物菜谱是胡萝卜汤和苹果泥等。胡萝卜汤能使肠道充满物质,增强肠道蠕动,缓解肠气堆积,苹果泥有收敛作用,可以治愈宝宝的腹泻症状,宝宝拉肚子饮食应以易消化的流质食物为主,如粥、面汤、瘦面等,注意氯化钠的摄入,可以少量多次喝一些口服补液盐,同时可以适量补充锌,促进肠黏膜修复,牛肉南瓜粥营养丰富,氨基酸丰富,有抵抗力,适合腹泻宝宝食用。
1个回答
宝宝拉屎肛门出血
宝宝大便干燥出血,往往是肛裂引起的。肛裂大多数是由慢性便秘,干硬粪块,排便的时候肛门口过度扩张撕裂所致。临床表现是排便时疼痛,伴有血便,血往往滴在大便上面,便秘时排便会加重肛裂。肛裂绝大多数需要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的办法:1、调整饮食结构,粗纤维饮食;2、用高锰酸钾坐浴;3、如果慢性肛裂或者急性肛裂保守治疗无效,需要手术治疗。孩子大便出血混在大便里,可能是直肠里有息肉引起的。儿童最常见的是幼年性息肉引起出血,需要做肛门直肠检查。如果确诊息肉,需要手术治疗。
1个回答
宝宝肛门流血
宝宝大便中有血丝很可能是由肛裂引起的。小婴儿的肛门娇嫩,大便干硬时很容易造成裂伤出血,所以要培养宝宝良好的排便习惯,防止大便干燥,就可以预防出现。为了预防宝宝出现便秘,可采用以下措施:1、平时可适当多给宝宝喝些水;2、3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适当增加菜汁和果汁的摄入量;3、定时把孩子,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4、给宝宝做腹部顺时针按摩,每天两次,每次5—10分钟,促进肠蠕动。5、适量运动,可给宝宝做做被动操等来促进肠蠕动。6、适当的应用肠道益生菌比如妈咪爱或金双歧等来调节肠道菌群,帮助缓解便秘。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