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功能性胃肠病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治疗是怎样的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治疗是怎样的

  许多学者已经注意到在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时,必须善于守法守方,不宜频频更换方药。因此,应用专方治疗本病就显得尤其重要。

  以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专方治疗:

  (1)胃友汤

  处方:黄芪30克,肉桂10克,吴茱萸10克,枳壳10克,片姜黄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丹参30克,三棱10克,莪术1克,甘草6克。

  加减:伴肠上皮化生者加水蛭10克,乌梢蛇8克;伴溃疡者加白芷10克,白及14克,姜半夏10克,蒲公英10克;伴胃粘膜粗糙不平,隆起结节或痘疹性胃炎者加炮山甲10克,王不留行15克,海藻15克;伴粘膜脱垂者加党参10克,枳实10克,炮山甲10克,王不留行15克,水蛭10克;若胃酸过多者加服二陈汤;胃酸过少或无酸者酌加山楂、沙参、乌梅。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疗效:910例一律服用于胃友汤,其中痊愈37例,好转245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为96.9%。

  (2)胃安胶囊

  共分两型,胃安Ⅰ号用于肝胃气滞型;胃安Ⅱ号用于胃阴不足型。

  组成:胃安I号:川楝子6克,延胡6克,砂仁1.5克,佛手3克,黄连5克,山楂6克,维生素C300毫克。胃安Ⅱ号:南沙参6克,石斛3克,白芍3克,黄精6克,黄连5克,山楂6克,炒枳壳6克,甘草3克。

  用法:上药制成胶囊,每日3次,每次6~8粒,饭后2小时温开水送服,3个月为一疗程。

  疗效:用胃安Ⅰ号共治疗185例,其中显效65例,好转74例,无效46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5.14%;用胃安Ⅱ号共治疗237例,其中显效Ⅲ1例,好转84例,无效42例,临床总有效率为82.28%。

  (3)胃炎含剂

  分两型,1号用于气虚夹湿热瘀滞型;2号用于气阴虚夹湿热瘀滞型。

  组成:胃炎1号:党参、黄芪、白术、枳实、白芍、神曲各3克,仙灵脾、黄连、延胡、当归、北柴胡、莪术各2克,砂仁、甘草、陈皮各1.5克。胃炎2号:玉竹、沙参、黄芪、麦冬、佛手、花粉、枸杞各6克,淮山药、麦芽、谷芽、丹参各9克,白芍10克,黄连、五味子、甘草各3克。

  用法:1号制成片剂,每片0.5克,每次5片;2号水煎,每日1剂,均饭前半小时服。

  疗效:两型共治疗147例,其中显效85例,好转57例,无效5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6.6%;胃镜活检有效率在52.7%~59.1%之间。

  (4)益中活血汤

  组成:黄芪30克,肉桂8克,吴萸10克,丹参15克,乳香8克,没药8克,生蒲黄13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川芎12克,乌药10克。

  加减:食道裂孔疝加生赭石、半夏等;胃粘膜脱垂者加柴胡、升麻、党参、枳实等。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轻度连用40天,中、重度者连服60天。

  疗效:共治疗60例,显效49例,好转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

  (5)健胃茶

  组成:生芪4.5克,徐长卿3克,麦冬或北沙参3克,乌梅肉1.5克,生甘草1.5克。

  加减:偏虚寒加当归3克,红茶末1.5克;偏虚热加丹参3克,绿茶末1.5克。

  用法:上药共为粗末,代茶泡饮;每日2次。

  疗效:共治疗42例,其中显效18例,好转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95%。 

功能性胃肠病在线咨询

更多

肠胃消化功能不良怎么办?

肠胃吸收功能不良的话,一般考量和平时的饮食不规律有很大的关系,食物在肠道内再次出现了异响,它煮沸就会容易影响到胃肠道的炼化功能,就会再次出现腹痛,大便次数增多,等表现出。可以采取口服健胃消食的药物来实施救治,平时要留意清淡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品,仔细观察可有再次出现发烫的症状。

1个回答

治疗胃肠病有什么好药?

你的这种情况首先还是需要有明确一下,确诊,最好做个胃镜的仔细检查理解一下胃的情况,然后才能有目的的实施治疗,另外也可以做个幽门螺杆菌的检验,这样可以理解一下是不是有幽门螺杆菌的拥有,如果有幽门螺杆菌还需要有抗菌药物实施治疗治疗胃部不适,比较常用的药是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以及复方铝酸铋。

1个回答

功能性胃肠病怎么办?

您好,腹部疼痛与功能性胃肠病关于的,再就是胃肠炎,胃肠剧烈疼痛,饮食不当着凉刺激等,还容易导致肚子胀,大便次数多拉肚子等情况,可以服食摆平和助补充消炎药等药物医治调养,同时热水袋冷敷腹部和多喝温水饮食清淡少量多餐减轻胃肠压力有助于病情彻底恢复。

2个回答

被气到吃东西就吐是怎么回事

你的这种情况可能是肝郁气滞,可以考虑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

3个回答

失眠多梦耳鸣要怎么改善

根据说的情况主要是心脾两虚引起神经衰弱表现,治疗应该健脾养心安神,可以服用归脾汤治疗

2个回答

高龄老人突发脑梗能做开颅手术吗

你的情况可能是脑内压过高,建议用脱水剂进行治疗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