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肝炎

>

淤胆型肝炎的鉴别诊断方法

淤胆型肝炎的鉴别诊断方法

  胆型肝炎主要表现为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先天性黄疸,溶血性黄疸。临床上以前两类较常见,即急性淤胆型肝炎和慢性淤胆型肝炎,两者一般来说比较容易鉴别。

  急性淤胆型肝炎的诊断:

  1、 临床符合急性病毒性肝炎诊断,有关肝炎病原学检查为阳性。

  2、 黄疸深而持续时间长达3周以上,具有”三分离”特征,即黄疸重而消化道症状轻。黄疸重而ALT上升幅度低。但病初ALT可明显升高,而后出现黄疸深,ALT下降,黄疸重而PT和PTA下降不明。

  3、 具有梗阻性黄疸特征,皮肤瘙痒,陶土色大便,血清胆汁酸浓度明显升高,可达正常水平10倍左右,而且持续时间长。血清AKP,R-GT,总胆固醇及血清脂蛋白X等可轻度至中度增高而尿胆原明显减少或消失。

  4、 除外药物等原因及原发性或继发性肿瘤所致肝外梗阻性黄疸。

  5、 肝组织学检查符合急性淤胆型肝炎的组织学特征。

  慢性淤胆型肝炎的诊断:

  1、临床符合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肝硬化的诊断。多有乙肝或丙肝病毒的抗原、抗体血清学指标或HBV-DNA/HCV-DNA阳性。

  2、有梗阻性黄疸临床特征并除外肝外梗阻或其它原因所致的肝内梗阻性黄疸。

  3、肝活检符合慢性活动肝炎或肝硬化的组织学改变,并有淤胆型肝炎的形态学特征。

  慢性淤胆型肝炎的鉴别诊断:

  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先天性黄疸,溶血性黄疸。临床上以前两类较常见,两者一般来说是容易鉴别,肝细胞性黄疸伴有轻重不等的肝细胞衰竭的症状与体征,如异常乏力,食欲减退、蜘蛛痣、肝掌及肝功能损害的生化改变等,总胆红素(TBlL)一般在200umol/l以下,少数肝细胞衰竭的患者TBIL可在200umol/l以上。

  先天性黄疸是遗传性生理障碍的一类疾病,大多为新生儿或少儿。溶血性黄疽是指大量红细胞在体内破坏产生胆红素突然增加,超出肝细胞清除代谢胆红素的速度,其特点为:化验提未结合型胆红素(间接胆红素IBIL)显著增加。常见于血型不合输血、毒蛇咬伤、药物毒副作用、骨髓无效造血、肺梗死等。

  胆汁淤积性黄疸的主要特点是:患者巩膜深黄色,皮肤瘙痒,小便如浓茶色,大便色浅甚至如白陶土色;急性者有肝肿大,慢性者兼有脾肿大。胆汁淤积的患者总胆红素(TBIL)一般>200umol/l,但在症状缓解的患者可在100umol/l左右,胆汁淤积时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索DBIL)升高幅度大,可超过TBIL的50%以上,血浆胆固醇含量升高,主要是游离胆固醇上升,大部分病例血浆胆固醇常超过7.76mmol/L。

  胆汁淤积时可见ALP值大于正常2.5倍以上,而ALT常轻度升高。胆汁淤积性黄疸常见于自身免疫性肝炎(淤胆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药物性肝炎和病毒性淤胆型肝炎。

肝炎在线咨询

更多

慢性活动性肝炎治疗

慢性活动性肝炎的治疗,包括基础病因的治疗以及保肝护肝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指的是多种致病因素造成肝脏持续的炎症损伤,时间超过半年以上,称为慢性活动性肝炎。首先应该针对于基础病因进行病因学治疗,如果来自于...

1个回答

肝炎症状及治疗

肝炎的种类有许多,不过所有的肝炎一般都会出现一些消化道症状,例如食欲不振、乏力、恶心、进食量减少等,还可能有消瘦、上腹不适、腹胀等典型的症状。不同种类的肝炎,治疗原则也就不同。比如病毒性肝炎如果有抗病...

1个回答

肝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不同类型的肝炎临床症状是不一样的,可以表现为普通的肝炎症状,如乏力、恶心、尿黄、厌油、腹胀、食欲下降等,部分肝炎临床症状比较轻甚至缺如。不同类型的肝炎,临床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对于病毒性肝炎当中的甲肝...

1个回答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乙肝大三阳有传染性,主要是通过血液的直接接触、性交、母婴传染的,一般的日常生活接触如一日拥抱握手散步不会被传染,但是不要共用注射器针头牙刷剃须刀指甲刀等易破损的东西避免血液的直接接触传染。你可以去查乙...

1个回答

肝炎的中医治疗

中医肝炎治疗方法包括内服清热解毒疏肝行气的中药汤剂,如龙胆泻肝汤、小柴胡汤等,具体药物的配伍加减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于服用中药困难的患者还可以采用中药离子导入的方法,另外穴位贴敷、穴位注射都是...

1个回答

肝炎引起脸黄

患上肝炎后部分患者脸部的确会看起来比较黄,主要是皮肤黄染、巩膜黄染导致的,也有可能是黄疸型肝炎患者出现了黄疸的症状。除了皮肤症状之外,肝炎比较常见的症状就是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厌油、浑身乏力、倦怠等,...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