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社会上有多种病毒可引发急性肝炎,很多肝病患者经历过急性肝炎的困扰,由于治疗不及时导致疾病恶化,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我们对于肝炎并不陌生,但是对于肝炎的病因却不清楚,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哪些病毒导致急性肝炎出现的。
1、甲型肝炎病毒(HAV)是一种单链的微小RNA病毒,只有在急性感染期才能在血清中,粪便中或肝脏中发现病毒抗原。在疾病的早期出现IgM抗体,并在几周内消失,IgG抗体接着出现并持续一生(抗HA),IgM抗体是急性感染的标志,而IgG抗体仅表示曾感染过甲肝病毒,以及对再次感染有免疫力。急性感染后病毒会消失,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不同的是,甲型肝炎没有慢性携带状态,也不会引起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肝硬化。
2、乙型肝炎病毒(HBV)是最具有特点和最复杂的病毒,感染颗粒(Dane颗粒)由内核和壳组成。内核有环状双链DNA和DNA多聚酶,它在受染肝细胞内复制。外壳留在细胞浆中,而且不知何故还可大量产生,这种外壳可以用免疫学方法在血清中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以前称为澳大利亚抗原)的形式被检测出来。
至少有三种不同的抗原-抗体系统与HBV有关:
1.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该抗原与病毒外面的外壳有关,血清中出现这种抗原通常是乙型肝炎病毒急性感染的依据,而且提示患者的血液具有传染性。HBsAg的几种亚抗原具有流行病学意义,但无临床意义。该抗原在感染的潜伏期即可查出,通常在临床或生化改变前1~6周就出现阳性而且在恢复期消失。与该抗原相应的保护性抗体(抗HBs抗体)在临床症状恢复后的数周或数月后才出现,而且一旦出现后往往终身存在。因此,该抗体阳性表示患者过去已经感染过乙肝病毒,而且具有相对的抵抗力。大约10%的患者在急性感染期后HBsAg阳性存在,但无相应抗体产生,这些患者常发展成慢性肝炎(慢性肝炎【译】: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病程至少持续超过6个月以上的肝脏坏死和炎症。)或无症状的携带者。
2.核心抗原(HBcAg)与病毒内核相关。在被感染的肝细胞内可检出。除了用特殊技术粉碎Dane颗粒,HBcAg一般在血清中不能检出。抗核抗体(抗HBc抗体)常在临床发作时逐渐出现,然后其滴度逐渐下降,通常可持续数年或终身,抗HBc抗体和抗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一起存在时,除了表明患者曾受乙肝病毒感染外并无其他特殊意义。在慢性HBsAg携带者也可检出这种抗体,并有一定的规律性,但这种患者不出现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反应。慢性感染时,患者体内抗核抗体属IgG类,但在急性感染时,抗核抗体则主要是IgM型。有时IgM型抗体仅仅是近期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一个标志,而且反映了HBsAg消失和HBs抗体出现之间的一个间隙期(开窗期)。
3.e抗原(HBeAg)是来源于病毒核心的一种多肽,仅在HBsAg阳性血清可以检测到,它与病毒DNA多聚酶的形成相平行。它的存在反映病毒在活动性复制,其血液传染性大,并容易进展成慢性肝炎。相反,相应抗体(抗HBe)阳性提示传染性相对较低,也提示一个良好的预后。
3、丙型肝炎病毒(HCV),现在已经知道是以前所谓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病因。这种单链,类黄病毒RNA病毒是导致输血后或散在的非甲非乙型肝炎流行的主要病因,依据氨基酸序列(基因型)的不同可分为许多亚型,这些亚型依地理位置变化,致病毒力也不相同。在被感染的病人,随着时间的推移,HCV的氨基酸结构也会发生改变,这种特征阻碍了HCV疫苗的研制。
即使在急性感染期,许多丙型肝炎患者无临床症状。HCV感染转变成慢性的发生率(约75%)显著高于乙型肝炎。所以,外表上看似健康的患者,通过检测抗HCV,常常不能发现丙型肝炎的存在。
4、丁型肝炎病毒(HDV),或δ颗粒是一种特殊的RNA缺陷病毒,它只能在HBV存在的情况下才能复制,而不能单独复制。丁型肝炎病毒不是与乙型肝炎病毒同时感染,就是在乙型肝炎的基础上继发感染。受染的肝细胞内含有被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外壳包被的δ颗粒,该病毒感染的流行是全球性的,而且在许多国家随地区而异。吸毒者的风险较高,但与HBV不同的是这种病毒还没有侵及同性恋者。临床上,HDV感染的典型表现是异常严重的乙型肝炎(50%的暴发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HDV合并感染有关),乙肝携带者的病情急剧加重,以及乙型肝炎病情进行性加重。
5、戊型肝炎病毒(HEV)是一种RNA病毒,与急性流行性肝炎的发生有关,常常经水源传播。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已有暴发。感染可能是严重的,尤其是孕妇,但不转为慢性,尚未发现慢性携带者。
6、庚型肝炎病毒(HGV)是一种新的类黄病毒病毒,在一些非甲非戊型肝炎患者中可检测到。HGV可能经血行传播,与一些慢性肝炎的发生相关。HGV和其他未被发现的病毒在一些无法解释的肝炎中的作用仍不清楚。
求医网温馨提示:对急性肝炎患者护理时,应给予易消化、清淡饮食,但应保证有足够的热量、蛋白质及维生素 C,如入量过少可给予糖水、果汁,或静脉输入10%葡萄糖及维生素C。蛋白质每日1.0~1.5g/kg体重,并多进水果、蔬菜等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但随着病情好转,食欲改善,食量增加,则应防止营养过剩,对于体重增加较快的病人,应适当控制饮食,最好能维持体重在病前水平或略增。
【参考文献:《病毒性肝炎》、《传染病学》】
肝炎在线咨询
更多
慢性活动性肝炎治疗
慢性活动性肝炎的治疗,包括基础病因的治疗以及保肝护肝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指的是多种致病因素造成肝脏持续的炎症损伤,时间超过半年以上,称为慢性活动性肝炎。首先应该针对于基础病因进行病因学治疗,如果来自于乙肝、丙肝病毒感染,应该进行积极的抗病毒治疗;如果来自于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应该及时的进行生活饮食习惯的调整,及时的戒酒,多参加体育锻炼;如果来自于感染中毒因素所造成的活动性肝炎,应该及时的控制感染、脱离中毒的环境。其次针对于肝脏的炎症损伤,进行保肝护肝治疗,根据肝脏损伤的程度,选择保肝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注意监测相关指标的变化,及时的调整治疗方案,应该注意休息,合理的膳食,保持良好的心态。
1个回答
感染肝炎后的症状
感染肝炎的症状表现有哪些。如果感染到了病毒性肝炎。可能会出现一些症状。所出现的症状的严重程度和病情的严重程度是呈直接相关性的。比如,如果肝脏的转氨酶水平仅仅是轻度的升高,可能没有任何的症状。如果肝功能明显的不正常,可能会出现乏力、厌油、恶心、腹胀、胃口不好等表现,甚至更为严重的,可以出现一些黄疸的体征,表现为皮肤粘膜颜色深黄、巩膜颜色深黄、尿液颜色深黄,皮肤瘙痒。还有一些会出现肝性脑病、肝昏迷、肝腹水等情况。所以具体的症状一定要结合实际的病情的严重程度来进行分析。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和处理。
1个回答
宝宝有肝炎的症状
宝宝肝炎的症状具体有:1、如果孩子平时消化正常,突然拉出的大便不成形,或者有,大便颜色发白,这说明肝脏内的毛细胆管有胆汁淤积的现象,这是不可忽视的小儿肝炎的症状。2、小儿肝炎患者会有食欲差,不爱食油腻食物,或孩子吃了这些食物以后,有可能恶心呕吐,这也是早期肝炎的症状。3、本来欢蹦乱跳的孩子,忽然之间全身乏力,或者幼儿精神变差也可能是患有了肝炎。4、小儿肝炎的症状还有就是小孩子的尿液忽然之间颜色变深,像隔夜的茶水一样,孩子的眼睛和皮肤都发黄,这是急性型肝炎的症状。5、有些孩子身上突然出现皮疹,且发痒,抹上药物也不见效;孩子还感觉身上发冷,体温升高,像是得了,这也是急性黄疸型肝炎的黄疸前期表现,这样的孩子一般经过半月后,眼睛开始发黄,接着会出现全身皮肤发黄等症状。
1个回答
肝炎症状及治疗
肝炎的种类有许多,不过所有的肝炎一般都会出现一些消化道症状,例如食欲不振、乏力、恶心、进食量减少等,还可能有消瘦、上腹不适、腹胀等典型的症状。不同种类的肝炎,治疗原则也就不同。比如病毒性肝炎如果有抗病毒指征就需要长期抗病毒和保肝治疗。而对于脂肪肝,在保肝的同时还要控制高脂肪食物的摄入、禁酒,适当增加运动等。酒精肝就需要绝对忌酒,同时也要适当增加运动量等等。建议到正规医院确定是什么肝炎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1个回答
肝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不同类型的肝炎临床症状是不一样的,可以表现为普通的肝炎症状,如乏力、恶心、尿黄、厌油、腹胀、食欲下降等,部分肝炎临床症状比较轻甚至缺如。不同类型的肝炎,临床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对于病毒性肝炎当中的甲肝和戊肝,主要进行保肝护肝、退黄治疗;而乙肝和丙肝需要通过抗病毒等综合性的治疗;酒精性肝炎应该及时的戒酒;脂肪性肝炎注意调整生活饮食结构,科学合理的膳食;药物性肝炎,要注意及时的停用具有肝毒性的药物,同时加强保肝护肝治疗。所以不同类型的肝炎,症状以及治疗方法是有所差别的。
1个回答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乙肝大三阳有传染性,主要是通过血液的直接接触、性交、母婴传染的,一般的日常生活接触如一日拥抱握手散步不会被传染,但是不要共用注射器针头牙刷剃须刀指甲刀等易破损的东西避免血液的直接接触传染。你可以去查乙肝五项,如果乙肝五项均阴可以注射乙肝疫苗产生抗体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日常生活中与乙肝患者接触通常不会传染,因此也不用太担心。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