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骨肿瘤

>

儿童膝关节痛应警惕骨肿瘤

儿童膝关节痛应警惕骨肿瘤

  小峰是山西某中学初一学生,今年刚12岁,个头已接近1.7米,聪明好学,酷爱篮球。春节前,小峰发现右膝关节周围有时隐隐疼痛,妈妈看了看不红不肿,认为可能是打篮球扭了,没有在意。一个月后小峰觉得疼痛好像逐渐加重。

  到附近医院检查,拍X光片也没发现明显异常,医生考虑到小峰正处在快速生长发育期,可能是“生长痛”,没做特殊处理,告诉小峰注意适当休息。最近疼痛加剧,尤其是晚上睡觉后有时被疼醒,膝关节左上方出现红肿。4月初,他被带到到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求治,骨科副主任医师韦兴给患者做了认真检查,MRI提示,右侧股骨中下段有一个肿瘤样病变,穿刺活检后诊断为骨肉瘤。

  韦兴医生介绍说,骨肉瘤是骨科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俗称“骨癌”,恶性度高,病死率、致残率高,多发于10岁左右的儿童。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对于恶性骨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尤其是近20年来新辅助化疗的提出和推广,该类疾病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但由于恶性骨肿瘤早期缺乏特异的症状,发病时往往不易引起患儿及家长注意,常被认为是生长痛或普通的外伤所致而误诊漏诊,致使许多患儿失去了早期治疗的机会。

  韦兴说,恶性骨肿瘤多好发于股骨、胫骨、肱骨等长管状骨,以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即膝关节周围最为多见。早期主要症状为局部疼痛,疼痛程度各不相同,有的只有轻微的酸痛或不适,患儿玩高兴时可能感觉不到疼痛,而到晚上睡觉时感觉疼痛厉害,象小峰那样在睡梦中疼醒,医学上称为“静息疼痛”。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呈进行性加重,疼痛部位固定,局部可逐步出现肿胀,皮肤温度高于健侧,有的患儿可伴有发热、食欲差、贫血等症状。

  一般儿童疼痛不易让人联想到骨肿瘤,但是疼痛却是骨肿瘤的一个主要症状,尤其是夜间疼痛加重应高度警惕。因此韦兴提醒说,当儿童出现不明原因的膝关节周围疼痛、或者轻微受伤后休息1周以上疼痛不能缓解时,要警惕恶性骨肿瘤的可能,应及时带孩子去专科医院就诊。非骨肿瘤专科医生在接诊此类患儿时要格外谨慎,对普通X片没有明显异常的患儿,要建议其复诊或必要时行MRI检查,不要轻易地认为是生长痛或软组织损伤而误诊漏诊。

骨肿瘤在线咨询

更多

肋骨肿瘤的早期症状

病例推测:[title]主要有:患者会有疼痛难忍的现象;身体再次出现的破皮症状;患者的食管和血管以及神经部位遭到压制。肋骨肿瘤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危害比较大。 指导意见:当患上肋骨肿瘤之后,患者要积极的实施救治,并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生活习惯。特别注意饮食方面,不要吃油腻的食物,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1个回答

骨肿瘤的早期症状

[title]会再次出现疼痛,浮肿,运动障碍等症状的,需要有到医院做个ct仔细检查,同时互相配合活检化验仔细检查,明确确诊,需要有及早的到医院实施手术救治,同时互相配合实施化疗救治,平常要留意调理,不要劳累过度,不要加班,每天晚上10:00约莫就要睡午觉了,如果不注意调理会致使病情严重。需要强调的是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尽量减少用眼,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1个回答

骨肿瘤转移怎么办?

您好,骨肿瘤有良性的和恶性的,除了处在两者之间的交界性骨肿瘤,如果是再次发生了远处的岔开证明应该是恶性的肿瘤了,像骨肉瘤这类的,而且再次出现了远处的岔开的话手术意义就不大了,最好是做些放化疗之类的救治,可以减缓病情的进步,延长患者性命特别注意平时也一定要注意增加营养,多补充钙质,避免剧烈运动。

1个回答

骨肿瘤的鉴别诊断

骨肿瘤想要进一步确诊的话,是需要有做病理的,这个需要有再去正规的大医院做个病理的检验,这样才能知晓具体是恶性的还是良性的。发觉肿瘤之后就要及时的实施救治,早期肿瘤发觉之后控制住病情,它的效果还是挺不错的,有些肿瘤由于发觉的比较晚,所以在后期只好是适当的延长性命。需要强调的是同时要增加钙元素的收入,但不能抽烟喝酒,也不能吃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

1个回答

长了颞下窝骨肿瘤的怎么办

患者需要有到医院的肿瘤科做额外的仔细检查,然后预订手术的时间,尽快的通过手术的方式将肿瘤摘除,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有做病理的化验,这样病理结果检验出的的会更早许多,如果确认肿瘤是两性的,患者摘除以后服食抗感染的药物,术后要留意身体的守护,戒掉不良的生活方式。需要声明注意注意多吃一些富含钙质和蛋白质的食物,能够促进骨头的生长和愈合。

1个回答

骨肿瘤刚被发现能否治愈

你好,骨肿瘤刚被发觉,如果是早期可以通过手术救治,但是如果到了中晚期不能治愈,需要有通过放化疗救治,还需要有恰当服食中药,这样可以增加身体抵抗力,预防工作癌症岔开等。平时需要有多吃高蛋白食物,也可以增加抵抗力,预防工作病情严重。早期手术后互相配合化疗可以自愈。特别声明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避免吸烟喝酒。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