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骨肿瘤

>

全面了解骨肿瘤预防常识

全面了解骨肿瘤预防常识

  肿瘤对于人类来说是个可怕的疾病,这种疾病危害性大,什么是骨肿瘤呢?骨肿瘤是骨科疾病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近二十年来我们在骨肿瘤的诊断、 影像学、外科分期和治疗方法上有了很大的进展。如治疗方法上——在过去用截肢术而存活希望不大的情况下,现在协和医院骨科已常规使用有效保肢手术,使我们 许多病人不但生命得以挽救,而且也能保存一个有用的肢体,重新回到美好生活中。但是这并不意味骨肿瘤的治疗问题都已完美解决,在我们面前还有许多问题有待 探索,这些问题不仅在于医生娴熟的手术技术,或高超的影像技能,更重要的是有待我们的医生和广大患者重视骨肿瘤的预防。

  有三个最紧迫的 理由使我们必须重视骨肿瘤的预防:骨肿瘤的发病率、预防控制的趋势、个人及社会承担的大笔费用。正是因为骨肿瘤发病在日常诊治中并不是较多见,往往没有引 起人们对它的足够重视,但在人口众多的我国,其发病绝对数却相当庞大,在协和医院每年我们接诊的这类病例数目就不在少数,同时见到这些病人往往面临很大的 痛苦,甚至威胁到生命,对整个家庭也带来极大的心理不安和经济上的困扰。

  在如今医疗保健的费用呈指数上升的大环境下,与疾病、损伤及肢体致残相伴随的生产能力的损失进一步加剧了患者家庭经济紧张。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要重视骨肿瘤的预防,了解怎样避免其发生。


骨肿瘤CT检查

  预防医学上骨肿瘤有“三级预防措施”即从三个主要环节阻断其发生发展:

  一级预防(即病因学预防)是指对一般人群消除或降低致癌危险因素,促进健康,防患于未然,减少接触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以利于减少骨肿瘤的发生率;

  1. 物理因素与骨肿瘤:

   a. 电离辐射(包括放疗)可致骨肿瘤,主要是内照射,特别是亲骨性放射性核素(如镭)是诱发骨肿瘤的主要因素。与镭接触的工作人员有发光涂料工人、化学工作者 和接受口服或静脉注入镭药物治疗的病人。电离辐射污染防止措施主要有核企业厂址应选择在合适的地区并进行检测,工厂工艺流程及设备应安全,废水废气经净化 处理,对医务和科研工作者及相关行业的工作人员应加强防范意识,采取防护措施;

  b. 天然和人工紫外线能导致皮肤癌,应减少过多地暴露于紫外线中或户外活动时穿戴适当的衣帽、防护眼镜,涂防晒霜等;

  c. 室内环境污染(建筑装潢材料等)中氡的核辐射也是重要的致癌因素。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应注意,尽量使房间空气流通,有条件可装抽风机;

  d. 手机、电脑、电视、微波用品的电磁辐射,尽量多使用有线电话,使用电脑时距荧屏应在一臂之遥,看电视的时间不要太久等;

   e. 损伤与骨肿瘤损伤(包括骨折、出血、疤痕、烧伤等)可能和骨肿瘤有关。如骨巨细胞瘤虽病因不明,但有部分病例发病前有外伤史。此外手足部软组织肿瘤中的表 皮样囊肿、黄色素瘤、(又称腱鞘巨细胞瘤或良性滑膜瘤)、血管球瘤、黏液囊肿、滑膜瘤、脓性肉芽肿、恶性黑色素瘤等都被怀疑与局部外伤有关。可见预防损伤 也是预防骨肿瘤的一部分;

  2. 化学因素与骨肿瘤:(化学因素是人类肿瘤的主要病因,人类癌症中有 百分之九十由环境引起,而其中百分之七十五以上为化学因素)化学致癌物种类繁多,主要有:烷化剂(氯化乙烯、苯、丁二烯、致癌类烷化剂类药物、甲醛、环氧 乙烷等)稠环芳烃类(苯并芘、煤焦油、沥青等)促癌物(巴豆油、拂波醇脂等)芳香胺类(联苯胺、乙苯胺、硝基联苯等)亚硝胺及亚硝酰胺类金属和类金属(砷 剂、镍、钍等) 食物的热裂解产物 药物(某些激素等)日常生活中环境污染、农药、染料等都可能与癌有关。预防措施是控制环境污染,加强对农药污染的控制和监测,避免肌体和染色剂接触。 [page]

  3. 生物因素和骨肿瘤:

  a. 病毒 虽然在骨肉瘤内找到病毒颗粒,但是骨肿瘤是否起源于病毒,仍是当今肿瘤研究中的一个热点,病毒改变基因的排列,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成为当今肿瘤病因学中 重点热门课题。现在有的病毒与身体某部位的肿瘤的关系已十分明确,如EB病毒与鼻咽癌,宫颈癌与单纯疱疹病毒,AIDS与恶性肿瘤。专家推荐热文:中西医治疗骨肿瘤的方法

  b. 细菌和真菌如毒力较低细菌造成的感染性滑膜炎可能与滑膜瘤的发生有关。脓性肉芽肿多由感染或外伤引起,骨囊肿也可能与感染有关。

  c. 寄生虫如血吸虫与大肠癌、膀胱癌有关,但与骨肿瘤发生有关的寄生虫尚有待人们去认识。生物因素致癌正以惊人的速度蔓延,要采取综合措施如宣传生物因素致癌的传染源、传播方式及结局,普及防治;完善监测,掌握流行;加强国境检疫,防止疾病传入。

  4. 饮食与骨肿瘤:从环境进入食品的致癌物有很多,正所谓“病从口入”。

  a. 食品加工过程也日益工业化,多工序化,致使各种化学、生物致癌物可能污染食品。食品的保存烹调(如熏制、油煎、烘烤等),食品添加剂如苏丹红一号等色素、香料、防腐剂、甜味剂等都与肿瘤的发生有关。

  b. 环境因素、生活条件使人养成不同的饮食习惯,对人的一生影响重大。

   c. 营养素中高脂肪饮食能致癌,膳食纤维素具有保健防癌作用,维生素与许多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食物的蛋白过高过低均易致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 (WCRF)和美国癌症研究所(AICR)提出的饮食防癌建议:合理安排饮食:植物性食物要占2/3;每天吃谷物、豆类600-800克少吃高脂食物(动 物脂肪),植物油适量;每天吃红肉少于90克;多吃蔬菜水果,每天400-800克;少吃盐,成人每天应少于6克;食物不能在常温下存放太久,应冷藏;不 吃烧焦、烧烤食物;食品添加剂.污染物及残留物应低于国家标准;不提倡饮酒;生命在于运动,坚持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控制体重,.遵循上述措施,不需营养 补充剂。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良好食物结构+积极活动的生活方式+注意食品卫生可让患肿瘤几率减小。

  5. 生活方式和骨肿瘤:

   医学研究告诉我们,癌不会相互传染,“夫妻癌”的真正祸根在于夫妻俩相同的不良生活方式。吸烟、过量饮酒、不科学饮茶(如喝茶成瘾)、化妆品、家庭办公 用品、工作过度紧张、久坐不动、睡眠不足、暴食、吃辣椒过量、油烟等。此外还有一些药物与肿瘤相关,如抗癌药本身、性激素类药物(含避孕药)、免疫抑制 剂、某些麻醉药物等。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是防癌的重要一环。

  6.人体内在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如生长激素可刺激癌的发展,导致青少年恶性骨肿瘤生长迅速,早期发生转移。

  7.社会心理因素和骨肿瘤保持身心健康,抑制不良情绪是关键。

  二级预防(即发病学预防):是对特定高风险人群筛检癌前病变或早期骨肿瘤病例,如定期到医院体检中心作健康检查,从中发现早期病变及时治疗,得以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三级预防:治疗骨肿瘤病人防止复发,防止致残,提高生存率和康复率,减少临床并发症,缓解骨肿瘤引起的疼痛、延长寿命等措施。改善生存质量,对症性治疗,如采取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三级止痛阶梯治疗方案等。

骨肿瘤在线咨询

更多

肋骨肿瘤的早期症状

病例推测:[title]主要有:患者会有疼痛难忍的现象;身体再次出现的破皮症状;患者的食管和血管以及神经部位遭到压制。肋骨肿瘤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危害比较大。 指导意见:当患上肋骨肿瘤之后,患者要积极的实施救治,并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生活习惯。特别注意饮食方面,不要吃油腻的食物,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1个回答

骨肿瘤的早期症状

[title]会再次出现疼痛,浮肿,运动障碍等症状的,需要有到医院做个ct仔细检查,同时互相配合活检化验仔细检查,明确确诊,需要有及早的到医院实施手术救治,同时互相配合实施化疗救治,平常要留意调理,不要劳累过度,不要加班,每天晚上10:00约莫就要睡午觉了,如果不注意调理会致使病情严重。需要强调的是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尽量减少用眼,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1个回答

骨肿瘤转移怎么办?

您好,骨肿瘤有良性的和恶性的,除了处在两者之间的交界性骨肿瘤,如果是再次发生了远处的岔开证明应该是恶性的肿瘤了,像骨肉瘤这类的,而且再次出现了远处的岔开的话手术意义就不大了,最好是做些放化疗之类的救治,可以减缓病情的进步,延长患者性命特别注意平时也一定要注意增加营养,多补充钙质,避免剧烈运动。

1个回答

骨肿瘤的鉴别诊断

骨肿瘤想要进一步确诊的话,是需要有做病理的,这个需要有再去正规的大医院做个病理的检验,这样才能知晓具体是恶性的还是良性的。发觉肿瘤之后就要及时的实施救治,早期肿瘤发觉之后控制住病情,它的效果还是挺不错的,有些肿瘤由于发觉的比较晚,所以在后期只好是适当的延长性命。需要强调的是同时要增加钙元素的收入,但不能抽烟喝酒,也不能吃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

1个回答

长了颞下窝骨肿瘤的怎么办

患者需要有到医院的肿瘤科做额外的仔细检查,然后预订手术的时间,尽快的通过手术的方式将肿瘤摘除,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有做病理的化验,这样病理结果检验出的的会更早许多,如果确认肿瘤是两性的,患者摘除以后服食抗感染的药物,术后要留意身体的守护,戒掉不良的生活方式。需要声明注意注意多吃一些富含钙质和蛋白质的食物,能够促进骨头的生长和愈合。

1个回答

骨肿瘤刚被发现能否治愈

你好,骨肿瘤刚被发觉,如果是早期可以通过手术救治,但是如果到了中晚期不能治愈,需要有通过放化疗救治,还需要有恰当服食中药,这样可以增加身体抵抗力,预防工作癌症岔开等。平时需要有多吃高蛋白食物,也可以增加抵抗力,预防工作病情严重。早期手术后互相配合化疗可以自愈。特别声明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避免吸烟喝酒。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