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细胞科普

抑郁症需要做CT和核磁共振检查才能够确诊吗

抑郁症需要做CT和核磁共振检查才能够确诊吗

时间: 2025-06-29 10:46:16 6人阅读

抑郁症作为一种普遍然而状况复杂的心理方面障碍,其症状主要体现为长久性的情绪处于低落状态、对事物的兴趣明显减退、出现睡眠方面的障碍问题、食欲发生改变以及注意力下降、不断进行自我否定等多种情况。

尽管在临床层面抑郁症通常而言是经由临床访谈与心理评估方式来加以诊断的,但不少人心中存疑:

抑郁症是否得借助做CT或者核磁共振(MRI)这样的检查手段才能够实现确诊呢?

一、有关抑郁症的诊断方式

抑郁症的诊断主要依赖的并非是影像学方面的检查,而重点是靠临床评估。

当下,在国际上通用的相关诊断标准涵盖了《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 - 5)以及《国际疾病分类》(ICD - 10/11)。

医生一般会通过下面这些做法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有抑郁症:

进行详细的问诊,也就是询问患者自身所出现的症状、过去的病史、家族之中的病史以及所经历的生活事件等;

实施心理量表方面的评估工作,像贝克抑郁量表(BD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这些,主要目的是对抑郁的程度予以量化;

医生还得去排除掉其他可能引发出类似症状的疾病,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以及慢性疲劳综合征等情况。

二、关于CT和MRI在抑郁症诊断里的作用

虽然CT和MRI并非抑郁症常规会使用到的诊断工具,可是在某些特定情形之下,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去做这些检查项目,其主要目的为排除其他有可能的器质性病变,并非直接用于对抑郁症做出诊断。

其中,排除脑部可能的病变,像脑肿瘤、脑出血以及脑萎缩这类疾病,它们或许会造成与抑郁类似的症状;

从研究用途来看,在科研领域中,MRI常常被运用到研究抑郁症患者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改变方面,像是海马体萎缩、前额叶皮层功能出现异常等情况,这些研究发现对于理解抑郁症的生物学基础有益处,然而却并不应用于临床诊断;

在辅助诊断方面,在一些不常见的特殊情形下,比如患者症状呈现不典型,或者治疗后效果不尽人意的时候,医生有可能借助影像学检查来寻找潜在的神经生物学方面的原因。

三、探究为何不需要常规做CT或MRI

由于诊断标准十分明确,抑郁症的诊断重点基于临床表现,而非是依靠影像学上的改变;

而且影像学检查无法直接呈现出抑郁症的状态,目前并不存在一种特定的脑部影像能够当作抑郁症的“标志”;

同时还存在成本和风险问题,CT和MRI检查的费用相对较高,并且CT存在辐射,MRI针对某些人群(例如装有心脏起搏器的人)存在禁忌情况。

四、了解抑郁症的治疗方式

抑郁症的治疗通常会涵盖:

心理治疗领域,例如认知行为疗法(CBT)、人际治疗(IPT)等具体方法;

药物治疗方面,比如使用抗抑郁药(SSRIs、SNRIs等类别);

生活方式的调整层面,像保持规律的作息、进行适量的运动以及获取社交方面的支持等。

五、结语

综上所述,抑郁症的诊断主要依托的是临床评估以及心理量表,并非CT或MRI检查。

只有当怀疑存在其他器质性脑部疾病的状况下,医生才会建议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

要是你或者身边有其他人出现了抑郁症状,建议尽早去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从而能够获得科学、有效的治疗。

一路同行
共享百龄

细胞知识
细胞话题

免费咨询
方便快捷

扫码咨询或留言

免费咨询,获取方案,祝您百龄!

电话:4008793868

咨询留言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