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黄褐斑

>

有助去除黄褐斑的药物都有哪些

有助去除黄褐斑的药物都有哪些

  黄褐斑对于爱美人群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合理运用能帮助患者恢复美丽容颜,但是若盲目使用不仅对治疗不利,而且还会加重病情,所以患者在选择药物治疗黄褐斑的时候一定要谨慎,要在专家的指导下使用。下面就为大家详解有助去除黄褐斑的药物都有哪些。

  1、化学剥脱剂外用制剂

  雷琐辛:雷琐辛是儿茶酚的同质异构体,是早期应用于化学剥脱剂的药物之一。浓度为50%的雷琐辛可用于中、深层剥脱,治疗黄褐斑合并雀斑和日光性着色斑亦有效。羟乙酸:羟乙酸化学剥脱剂代表了一类安全有效的治疗面部色素沉着的方法,它已较广泛地用于治疗黄褐斑。用10%~15%的羟乙酸洗剂加 2%氢醌可增强疗效。曲酸:当曲酸凝胶治疗黄褐斑无效时,可用曲酸化学剥脱剂,它由2%曲酸与3种羟基酸(水杨酸、柠檬酸、乳酸)组成。使用曲酸化学剥脱剂后发生皮肤干燥现象比羟基乙酸化学剥脱剂少。羟乙酸联合曲酸或羟乙酸联合氢醌治疗黄褐斑的色素沉着都有很好的疗效。缺点是曲酸制剂的刺激性比氢醌大。三氯乙酸:三氯乙酸为中深层剥脱剂的一个辅助用药,可用于治疗泛发性及持续性的黄褐斑。水杨酸:水杨酸化学剥脱剂也可治疗黄褐斑的色素沉着,其浓度为 10%~20%,间断使用2周。

  2、丝百祛斑霜

  主要含有田七、川芎、桃红、黄芩、白芷、珍珠等多种中药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滞祛风、增白润肤的作用,并能遏制酪氨酸酶活性,减少黑素生成,其疗效优于氢醌。还可阻挡和吸收紫外线,有防晒作用。少数患者可出现轻微红斑、瘙痒,一般不影响治疗。每日2次,2周~6周内可见效。

  3、壬二酸

  是从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培养液中分离出的天然直链饱和二羟基酸。壬二酸竞争性遏制酪氨酸酶,直接干扰黑素生物合成,并对黑素细胞的超微结构有损伤,因此能成功地治疗黄褐斑。其对黄褐斑治疗效果优于氢醌霜。壬二酸对表皮型和混合型黄褐斑(表皮和真皮同时受累)都有效,常用20%壬二酸霜局部外擦。壬二酸副作用小,浓度在15%~20%时是人们可以耐受的,过敏反应和光毒反应很少发生,不良反应包括瘙痒、轻度的暂时性红斑、鳞屑和灼热感,这些不良反应症状通常2周~4周可以消退且没有系统损害。

  4、维a酸

  维a酸可以减轻光老化引起的色素沉着斑,并可以遏制酪氨酸的合成,从而遏制黑素的生成。临床多用0.1%维甲酸霜外用,每日2次,起效时间约为24周,副作用表现红斑脱屑,部分发生接触性皮炎,但这种不良反应不影响治疗效果,且在继续治疗的过程中逐渐消失。

  5、曲酸(5羟基2羟甲基吡喃酮)

  曲酸是酪氨酸酶活性遏制剂,遏制培养色素细胞生成黑素。但是,曲酸有显著的潜在致敏性,已发现使用含曲酸制剂的患者发生接触性皮炎的比例很高。

  有助去除黄褐斑的药物都有哪些?以上内容就是针对该问题的解答,但这些治疗药物在临床还是有适应的范围,我们应该不能盲目去买要来涂抹,还是应该去咨询相关的专业人士,这样才能避免出现严重的后果。

黄褐斑在线咨询

更多

黄褐斑是怎么引起的

黄褐斑是由于体内黑色素沉着造成的;引起黄褐斑的原因有很多,长期紫外线照射,使用劣质化妆品,外界刺激擦伤,内分泌失调,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压力太大,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皮肤缺水,不良的饮食和作息都会引发...

1个回答

男人脸上有黄褐斑怎么办

黄褐斑的发生主要与内分泌的失调、日晒、皮肤老化等因素有关。治疗上可予外用氢醌乳膏、熊果苷凝胶、壬二酸乳膏等美白祛色素成分,去除多余的黑色素。也可以通过强脉冲光、二氧化碳激光等治疗去除增生色素。平时可以...

1个回答

女人脸上的黄褐斑是什么引起的

黄褐斑为多见于中青年女性,是一种色素沉着的皮肤病,多种原因都可以导致黄褐斑,如紫外线照射、化妆品、妊娠内分泌紊乱、过度的疲劳、以及遗传等,黄褐斑在一些慢性疾病,特别是妇科疾病,比如月经失调、痛经、子宫...

1个回答

治疗男性黄褐斑

黄褐斑为颜面部对称而局限性的淡褐色或者深褐色的斑片。本病原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内分泌有关,常见于女性,但是也可发生在男性。它的发病原因,可能和激素水平,或者是某些疾病的引起,也可以与化妆品的使用不当...

1个回答

激光治疗黄褐斑加重

激光治疗黄褐斑需要术者有较为丰富的医疗经验,若患者选择不正规的医疗场所、采用不正规治疗方法及手段治疗黄褐斑,可能导致黄褐斑加重;同时,若患者激光治疗后,未做好术后护理,易出现暂时色素沉着,甚至较之前加...

1个回答

脸上得了黄褐斑怎么办

年轻女性如果脸上突然出现黄褐斑,首先需要严格避光,平常外出需抹防晒霜、打伞等,避免黄褐斑加重。其次,要去正规的医院皮肤科进行治疗,医生会采用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和激光的综合治疗。第三可以使用含有维生素E...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