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桥本氏病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都知道这种病是一种内分泌疾病,它非常难治,而且发病范围非常的广泛,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在这种病的发病范围内,所以为了避免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建议患者日常一定要做好该病的预防工作。专家指出,桥本氏病虽然很难治,但是随着现在医学的不断发展,能够治愈甲亢的方法也非常多,而中医治疗就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所以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中医治疗桥本氏病的方法有哪些吧。
中医治疗桥本氏病的方法有哪些?
1、消遥散合六君子汤加减:
柴胡10克,当归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甘草6克,制半夏10克,陈皮6克,香附10克,山药15克,白芥子6克,丹参30克,黄芩10克,党参15克。水煎服,日1剂。疏肝健脾,豁痰消瘿。用于肝郁脾虚,症见精神抑郁,吞咽不利,神疲乏力,大便溏稀,月经不调,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者。
2、白虎汤合知柏地黄汤加减:
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5克,甘草6克,生地30克,山药30克,太子参30克,萸肉10克,麦冬15克,生牡蛎30克,五味子6克,玄参10克,香附10克,丹皮6克。水煎服,日1剂。滋阴泻火,软坚散结。用于阴虚头旺,症见面红,心悸,汗出,急躁多怒,纳亢消瘦,舌红苔黄,脉弦数者。
3、黄芪生脉饮合杞菊地黄汤加减:
黄芪30克,党参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枸杞子15克生牡蛎30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益气养阴,平肝潜阳。用于气阴两虚,症见心悸怔忡,怕热多汗,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者。
以上专家总结了中医治疗桥本氏病的四中机制,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四种机制也是西医治疗所遵循的原则,此外专家还从中医的角度阐述了将其安康这种疾病的发病原因,让我们知道这种疾病的发生和哪个器官是有着很大的关系的,但是主要目的都是促进我们身体的康复。
中医治疗桥本氏病的方法有哪些?专家表示,桥本氏病的治疗一定要根据病情确定适合自己的方法,治疗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并且在日常的饮食和生活上也要注意调剂,注意体育锻炼来增强抵抗力,要抱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谨遵医嘱。通过以上治疗完全可以恢复到正常体质。
桥本氏病在线咨询
更多
怎么治疗甲状腺炎
甲状腺炎包括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不同的原因有不同的治疗方法。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需要抗炎治疗,必要时需要外科手术引流;亚急性甲状腺炎常见,考虑与病毒感染有关,多为自限性,轻者仅需要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口服即可,对于症状较重的予以强的松治疗。如果出现了一过性的甲状腺毒症,通常予以β受体阻滞剂对症治疗,一过性甲减可以适当短期补充甲状腺激素;对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办法只需注意甲状腺功能状态。如果为桥本甲状腺毒症需要根据症状及化验结果分析是否需要抗甲亢治疗,如果出现了甲减,则需要终生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1个回答
桥本氏甲状腺炎要怎么治疗稳妥些?
一般患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不能够缓解的,这个病是能是调养,也绝不会有什么症状,但是这个病是会引来甲亢,甲减的情况的,你现在最好是要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之后必须不定期的复检甲状腺功能。最后,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做的饮食有节,规律作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调节身心健康,保持自身卫生,避免因抵抗力下降而导致细菌入侵。
1个回答
桥本氏甲状腺炎应该怎么治疗安全?
根据你的症状来看,先建议患者去医院检查一下甲状腺的功能如何正常,如果正常的情况下那就是不需要治疗的,平时按时复查就可以了,如果再次出现甲减,需要有终身消化甲状腺素,保持正常的甲状腺功能。最后,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做的饮食有节,规律作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调节身心健康,保持自身卫生,避免因抵抗力下降而导致细菌入侵。
1个回答
桥本氏甲状腺炎较佳治疗方法是什么?
桥本氏甲状腺炎建议你最好到医院去查一下甲状腺功能,如果甲状腺功能正常则不必治疗,按时复查就可以了,如果再次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则运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但是还是要医生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方才能选择你具体的治疗方案。最后,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做的饮食有节,规律作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调节身心健康,保持自身卫生,避免因抵抗力下降而导致细菌入侵。
1个回答
桥本氏甲亢的治疗手段都是什么
甲亢是一种顽固性,难治性内分泌疾病,甲亢长期不治疗或治疗效果不好或反反复复,最终会致使全身多系统严重危害。桥本氏甲亢的治疗有哪些。及时去正规医院理解治疗,可采用中医方法,留意食物的性味功能,从中医观点来说,食物决定有滋阴功效的,如龟、鳖、水鸭等,少吃温热、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1个回答
桥本氏甲状腺炎该怎样治疗才安全?
及时的去医院仔细检查甲状腺的功能,如果没异常就不需要治疗,如果有甲减的再次发生就及时的使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如果有甲亢的再次发生就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如果症状严重的时候就是需要有使用手术治疗的。最后,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做的饮食有节,规律作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调节身心健康,保持自身卫生,避免因抵抗力下降而导致细菌入侵。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