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结核病

>

结核病人的自我保健

结核病人的自我保健

  活动性肺结核在家庭中要做好消毒隔离,切断传染途径。如病人的碗筷要分开,每日必须煮沸消毒;经常擦拭桌椅及地面;经常晒被褥,更换清洁的床单;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保持正常的睡眠。急性期要绝对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可进行轻度的活动。咯血病人要消除紧张情绪,卧床休息并及时去专科医院就诊。

  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如有痰液要及时排出,可用变换体位、拍背等方法,使痰液顺利排出;如痰液咳不出,可遵医嘱用药物雾化吸入法有助于痰液的咳出。

  加强营养。结核是消耗性的疾病,因此平时要多吃有营养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

  患病后不要悲观失望。要保持乐观的情绪,并做好长期服药治疗的思想准备,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自觉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坏习惯。做到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帕捂口的卫生习惯,病人应当把痰液和鼻咽分泌物放进痰缸里,经消毒液浸泡后再倒掉。要多饮水,常洗澡,保持身体的清洁。饭后多散步,做些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防止继发感染。

  结核病人的家属要做好健康检查。如X线拍片、痰液化验、卡介苗接种等。卡介苗可以降低重型肺结核的发病率,因此,外地来沪人员的孩子不要忽视接种卡介苗。

  病人在用药期间要注意观察药物的副反应。定期对症检查,如发现副反应要告诉医生,以便及时给予处理。

  门诊治疗,及时随访。患者应有规则的、按时间按剂量的服药,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按自己的想法中断服药,否则就可能延误治愈的时间。要定期去医院检查血肝功能及痰液,拍X片,以使医生及时掌握病情的发展。

  开放性肺结核正规治疗2~3周后就可控制病情,待病情稳定后在家中继续治疗对于家属亦是安全的。只要按医生给予的服药规则治疗,并加强自身的保健,肺结核病是一定会治愈的。 

结核病在线咨询

更多

新冠疫苗第三针到底打不打

首先不为了别人,为了自己也要打这第三针,第三针新新冠疫苗属于超强免疫,主要针对这次的变异性病毒抵抗,让你的感染几率更低,不管您是做什么工作,都应该去打这加强针,第三针的要求是,接种第二针后,健康宝显示超过180天,方可接种,同时大部分人接种疫苗后安全性好,少数人可出现轻、中度不良反应,如接种部位红肿、疼痛、有硬结等,但一般可在1-3天左右恢复。接种疫苗后建议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熬夜、过劳,多饮水,摄入清淡。

1个回答

肺结核病人吃饭传染吗?我怀孕着的,家里有人肺结核了,怕被传...

您好,孕妇需要有与肺结核病人隔离开的,肺结核是通过空气感染的,生活在一起是防止没法的,不能够大意,建议肺结核患者要住院治疗或者单独暂住,以免干扰家人健康,室内要开窗通风,实施灭菌解决,餐具也要热水煮几下。为了您和宝宝的健康还是谨慎为好。期望这个解释对您有协助,祝您和宝宝高兴健康!需求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室内卫生清洁。

1个回答

结核性肉芽肿的病变特征是什么?结核性肉芽肿等同于结核病么?

类肿瘤学说 类似于网状细胞肉瘤或淋巴瘤,有肿瘤性纤维化的异形细胞及分化相,无坏死性血管及多核巨细胞。本病局限于鼻部和呼吸道,至病晚期,身体各处如内脏、淋巴结及骨髓均可体现同样炎症,故极似恶性肿瘤之岔开,部分病人放射治疗可获全愈,合乎肿瘤学说。需求注意依照病人讲述的情况来看,适当的运动锻炼,避免着凉,必要的时候多晒太阳。

1个回答

肺结核病人经过治疗康复一年以后还会传染吗

医生建议:你好,肺结核主要是通过呼吸道散播的传染病,如何有传染性主要是看痰菌如何为阳性,阳性则传染性强。这个需要有看可有压制了,如果压制了,传染性比较小了。建议还是救治三个月后实施复检,同时查几下肝肾功能的情况。特别注意通过你的描述,饮食要健康,愉快的心情,多通风,多晒被褥。

1个回答

我爸得肺结核病3年多了,陆陆续续也住了几

您好,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传染引来,通过呼吸道散播,肺结核必须实施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救治,遵从早期、足量、联手、全程、规律的救治原则。疗程一般要达9个月到1年半不等,方可把融合杆菌彻底彻底清除,所以必须忍耐服药。建议到正规医院复诊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完全自愈后一般绝不会病发。白蛋白过低的话光靠饮食很难攀升,建议静脉读取白蛋白,另外要明确白蛋白过低的病因,对因救治。期望我的解释对你有所协助。需要强调的是平时注意个人卫生,补充营养,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的治疗。

1个回答

我跟肺结核病人接触,大多都是面对面有时很

您好,这样密切接触是有可能被感染的结核杆菌的,结核杆菌有一层荚膜可防止荚膜失水紧缩。细菌可以利用细胞内的营养生存几个月。建议你去疾控中心检查一下较好。需要声明注意针对你的治疗,定期复查,保持乐观的态度,提高身体免疫力。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