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疣好发于足跟、跖骨头或跖间受压处。偶尔也可发生于手掌,称掌疣。初为细小发亮丘疹,逐渐增至绿豆大小,略高出皮肤,表面角化粗糙,灰黄或荇灰色,周围境界清楚,绕以增厚的角质环。如用小刀将表面角质刮去,表面可见出血点。有时疣表面有微量血液外渗,凝固后呈小黑点。有时皮损可互相融合为一角质斑块,又称为镶嵌疣。
一、跖疣的诊断要点
1.病因
多由HPV-1所致,与压迫、摩擦、外伤、多汗有关
2.好发部位
足跟、跖骨头或跖间受压处。可发生于足底的任何部位,但以足部压力点,特别是跖骨的中部区域为多。
3.皮疹特点
细小发亮丘疹,绿豆大小,渐增大至黄豆大小或更大,表面粗糙,呈肉刺状,灰黄或污灰色,境界清楚,绕以增厚的角质环,若将表面角质层去除,可见毛细血管破裂外渗凝固而形成的小黑点。
4.自觉症状
可自觉疼痛,也可无任何症状。
5.病程
病程慢性,可自然消退。一般认为儿童较成人易于消退,多汗或跖骨异常者不易消退。
6.预后
有自限性,可自行消退。
7.病理改变
与寻常疣基本相同,但整个损害陷入真皮,角质层更厚,广泛的角化不全。空泡化细胞及炎症浸润更明显。
二、跖疣与其它疾病的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鸡眼、胼胝相鉴别。
1.鸡眼
鸡眼是由于长久站立和行走的人较易发生,摩擦和压迫是主要诱因。紧窄的鞋靴或畸形的足骨可使足部遭受摩擦或受压部位的角层增厚,且向内推进,成为顶端向内的圆锥形角质物。
鸡眼的皮损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局限性角质增生,针头至蚕豆大小,呈淡黄或深黄色,表面光滑与皮面平或稍隆起,境界清楚,中心有倒圆锥状角质栓嵌入真皮。因角质栓优秀刺激真皮乳头部的神经末梢,站立或行走时引起疼痛。鸡眼好发于足跖前中部第3跖骨头处、砪趾胫侧缘,也见于小趾及第2趾趾背或趾间等突出及易受摩擦部位。
2.胼胝
胼胝俗称“老茧”,是皮肤长期受压迫和摩擦而引起的手、足皮肤局部扁平角质增生。
胼胝是由于皮肤长期受压迫、摩擦发生的硬而平滑的角质增厚,是皮肤对长期机械性摩擦的一种反射性保护性反应,一般不影响健康和劳动。皮疹为一局限性的角质板,呈蜡黄色,中央较厚,边缘较薄,境界不清,触之较硬。表面皮纹清晰可见,局部汗液分泌减少,感觉迟钝。发病较缓,多无自觉症状。严重者有压痛。
鸡眼在线咨询
更多
鸡眼是怎么治疗方法
鸡眼主要是由于摩擦过多所致,可用药治疗。鸡眼膏外贴或鸡眼软膏外敷,也可用10%水杨酸冰醋酸、30%水杨酸火棉胶及水晶膏等。外用腐蚀剂须保护周围皮肤,可将氧化锌胶布中央剪一小孔,大小与皮损相同,粘贴在皮...
1个回答
鸡眼很痛怎么治疗
鸡眼出现疼痛后,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外用鸡眼贴治疗,也可以使用水杨酸冰醋酸外敷缓解症状。若外用药物效果不佳,则建议去正规医院进行液氮冷冻、二氧化碳激光、电烙或者X线照射治疗,将鸡眼去除。必要时,也可以...
1个回答
鸡眼要怎么治疗
治疗鸡眼一定要祛除病根,如果病根不除,即使暂时治好了也会复发的。鸡眼的病根在受到过度挤压和摩擦上,可以尝试用激光打去或者冷冻祛除,激光和冷冻一般都只需要一次即可痊愈。比较浅层的鸡眼也可以使用鸡眼膏祛除...
1个回答
鸡眼冷冻治疗
鸡眼建议可以做液氮冷冻治疗。如果鸡眼比较小的话,可能一次就能完全冻掉。每次冷冻治疗一般是需要2~3周的时间,会起水疱、水疱会结痂,待痂皮脱落之后,需要去医院复诊是否进行第2次治疗。部分比较大的皮疹,液...
1个回答
激光可以治疗鸡眼吗
激光一般是可以去除鸡眼的,患者在做完激光的同时还可以配合外涂中草药药膏或者局部外用莫匹罗星或夫西地酸软膏预防感染,刚做完激光,建议患者避免碰水,减少感染发炎的可能。如果患者鸡眼的时间长,角质层的堆积就...
1个回答
鸡眼病怎么治疗
鸡眼病可以坚持使用鸡眼贴来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电烙以及手术的手段去除。鸡眼有可能是长期穿紧致鞋子摩擦引起,会在脚底板部位有异常物质突出并且伴随着疼痛现象,可以坚持遵医嘱使用鸡眼贴能起到腐蚀效果,还可以...
1个回答
脚鸡眼是怎样引起的
形成脚鸡眼的重要原因在于:鞋的不合脚或不符合足的工程学原理,如鞋太紧或鞋跟过高,就会挤压足部的某一局部,造成这个部位的反复受压。如鞋太松,脚就会很容易在鞋里滑动摩擦,刺激角质增生形成厚茧。对已长出的鸡...
1个回答
小孩斗鸡眼如何治疗
儿童时期的斗鸡眼应该指的是内斜,这种情况首先要看孩子的视力怎么样,尤其是矫正视力,必须上正规医院进行散瞳验光矫正,就是首先要矫正视力。也要看孩子的内斜度数是多少,就是斜视角度的大小,导斜视原因,是否有...
1个回答
脚鸡眼怎么治疗
鸡眼儿的脚底皮肤会特别的硬,所以像这种情况需要先软化。鸡眼的治疗常采用市售鸡眼膏敷贴,中药鸦胆子捣碎外敷、冷冻、电凝、鸡眼挖除术等方法,同时要求患者穿合适的软底鞋,鞋内衬柔软的鞋垫,减少摩擦和挤压。另...
1个回答
新生儿肚鸡眼脱落后出血
新生儿脐带脱落以后有少量的出血是正常的现象。这种情况只要及时用碘伏进行消毒,注意护理的话,两三天后就会好转。此外要避免发生感染,防止引起新生儿败血症。每天观察着,有任何不适要尽快去医院,让医生详细的看...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推荐医生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