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标准
慢性饮酒史5-15年以上,每曰饮酒量100—150ML以上。
伴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
肝功改变,GPT增高,GOT增高。
彩超与cT相符,符合弥漫性肝病或肝硬化门脉高压。
病理改变、肝细胞脂肪变性、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纤维组织增生。
酒精性脂肪肝3例:肝脏呈弥漫性非均匀型脂肪肝,回声增强,有声衰减,在增强的区域内出现灶性底回声区,脂肪肝时超声具有吸收作用,使其后方声能衰减成影不清,故在声像图上具有特征性改变。酒精性肝炎并酒精性肝硬化17例,彩超光点粗大,回声强,分布不均匀,血管纹理变细或不清楚及结节感,化验肝功检查GPT50—120。、GOT70~90。、R—GTI,t0—480。,血浆蛋白比例倒置,本组病例cT图像呈普遍密度降低,低于本人脾的密度,肝硬化病人中肝大不明显,密度增高,脾大于6个肋单元,个别伴有腹水,cT诊断与肝穿病理诊断均符合彩超诊断。
疗效与评价:彩超和cT是目前酒精性肝病检查中主要的优选方法,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精性肝病病人并不少见,彩超和cT可清楚地显示病变,彩超简便易行,患者无创伤,易接受,尤其对肝脏病变敏感性高,本组20例病人,彩超cT病理诊断完全符合,尽管彩超对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具有特征性,图像显示后方盛能衰减的特有性,但是对小的局限性或弥漫非均匀型中的小低回声灶,有时也难与肝癌相鉴别诊断,而CT检查对占位性病变却有独到之处,恰以弥补了彩超的不足,并且由于脂肪的cT值较低,所以对声像图鉴别困难的病例,cT具有重要价值。
酒精性肝病的分期:分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三个阶段,酒精80—90%由肝脏代谢,其中间产物乙醇,通过氧化还原成为高活性化合物干扰肝细胞多方面功能,引起细胞渗透性膨胀坏死,乙醇和大量还原型辅酶1遏制线粒体功能,使脂肪酸氧化障碍,致使脂肪肝形成,酒精引起的高乳酸血症,使脯氨酸增高,从而胶原形成增多,加速肝硬化过程。彩超、CT检查中注意的问题及酒精性肝病的愈后,对与本病的诊断必须要结合长期大量饮酒的病史,同时要结合化验的检查,如果不结合病史及生化检查,单独靠影像学检查,常易误诊为肝癌,胆汁性肝硬化等,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戒酒后可以完全恢复,酒精性肝硬化者戒酒后症状明显缓解,可做为诊断的又一重要的观察指征。
酒精肝在线咨询
更多
酒精肝是一种什么病
酒精肝是由于长期大量嗜酒导致的肝脏疾病,酒精中含有乙醇,乙醇进入肝细胞后,对肝细胞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会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等,严重时还会引发肝硬化、肝纤维化;引起酒精肝的危险因素还包括饮酒量、饮酒年限...
1个回答
酒精肝检查有专门的项目吗?
长期饮酒的情况下,可以引发酒精性肝硬化,这种情况下较好的仔细检查指标是行血液肝功能检查,除了彩超仔细检查,明确如何拥有肝功能损伤,除了肝硬化的情况,早期再次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干扰饮酒可以很好的稳定症状,...
1个回答
酒精肝的治疗期间有什么是需要忌口的吗?
酒精肝的患者,有许多忌嘴的。最关键的就是不要喝啤酒啦,因为这种病就是喝啤酒引来的,喝啤酒会严重病情的,必须戒酒了。也不要盲目的喝药,因为用药不当会伤害肝脏,不要暴饮暴食,防止增强肝脏压力,不要生气闹肚...
1个回答
酒精肝炎会影响到人的肝细胞吗
酒精性肝炎主要是由于长期大量的喝啤酒,而致使肝细胞产生炎症反映,一定会对肝细胞引发危害。所以建议患者及早戒酒,如果再次出现转氨酶升高,需要有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保肝、降酶救治,而平时必须惯多喝水的好习惯...
1个回答
酒精肝的饮食?
如果目前已经明确为酒精肝,这种情况一定是不能在实施喝啤酒的,如果喝啤酒的话,容易引发有一定的肝功能损伤,有一定的严重,也容易引发肝硬化情况的再次发生的。目前主要是留意清淡饮食,尽量多吃许多蔬菜和水果,...
1个回答
喝酒猛烈会的酒精肝吗?
防止酒精肝,就不要多喝啤酒,因为多喝啤酒就容易引致或严重酒精肝了。如果已经患了酒精肝,就不能够喝啤酒了,一点一点的酒都不能够喝了。喝啤酒猛烈了就容易致使酒精肝的。喝啤酒太多了,就容易伤害肝脏,在这方面...
1个回答
酒精肝病因有什么
酒精肝是由于长时间过量饮酒所引来的,这两类人群败血病原因明确,所以首先要戒酒,需要有遵从医嘱决定保肝药物实施救治,要不定期实施肝功能检查以及肝脏影像学检查,在日常的生存中要留意适当歇息,防止过度操劳,...
1个回答
得了酒精肝后会瘦吗
得了酒精肝之后有可能会瘦,有可能也没什么太大的变动,这个是根据个人的情况来选择的,但是如果说长期的喝啤酒的话,那么一定会对身体引发许多伤害,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建议还是要戒烟,戒酒是比较好的,惯有规律...
1个回答
酒精肝是什么病啊?
酒精肝也是肝病的一种,大多数是因为长期嗜酒或者吃了太多烈性酒而对肝脏引发的一种危害。患酒精肝建议采取些护肝类的药物救治,同时必须戒烟酒,以清淡饮食为基础,不要吃太油腻的食物,也不要吃太刺激的食物,比...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推荐医生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