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简称,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至的一种常见内分泌疾病。临床一般会表现出多食、消瘦、畏热、多汗、心悸等症状,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甲亢危象、昏迷甚至危及生命。专家指出,引起甲亢的原因有很多,患者在确诊时需要借用一些辅助检查,这样才能及时查明病因,尽快找到最适合患者的医疗方案,那么确诊甲亢的检查项目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确诊甲亢的检查项目很多,不同检查项目从不同侧面反映甲状腺的情况和身体的整个情况。通常医生会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决定需不需要进行全部的检查,或做选择性检查。
1、一般性指标:确诊甲亢的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等,以帮助判断机体的一般状况。
2、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查:包括血清总T3(TT3)、总T4(TT4)、游离T3(FT3)、游离T4(FT4)等测定。这些指标中至少有一项在甲亢时处于增加状态。严重甲亢患者这些指标可能很高。
3、促甲状腺素(TSH):TSH是人的脑垂体分泌的,生理性的作用是促进甲状腺生长和分泌甲状腺激素。甲亢时,TSH的分泌受到抑制,因此检测值很低;甲亢被控制后,TSH逐渐恢复正常,但恢复的速度比甲状腺激素慢;甲减时,TSH会过多分泌。
4、血清甲状腺抗体检查:包括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测定(TGAb)。这些指标检测在确诊甲亢时可明确病人的甲亢属于哪些类型,并且可以帮助判断甲亢病人在未来的甲状腺功能变化。
5、甲状腺摄碘(131I)率测定:这个检查也帮助明确病人的甲亢类型,对碘-131治疗计划也有帮助。
6、甲状腺超声检查和甲状腺核素显像:这二个检查可以分析甲亢病人的甲状腺大小、血流异常情况、甲状腺内结节变化情况和性质等。检查结果对治疗决策有帮助,而且可以在治疗前后进行客观比较甲状腺变化情况。
7、其他检查:甲亢的检查项目,除了以上还有如X-CT、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等。有时医生会要求做这些检查,可能是因为甲亢的病情比较复杂,尤其需要排除一些恶性病变时采用。
确诊甲亢的检查项目有哪些?专家解释说,当患者做完甲亢的检查后,就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病情了。所以甲亢的检查还是比较重要的,由于甲亢的危害性比较大,所以还需要患者积极的进行治疗。在生活中患者朋友应该注意提高自己身体的免疫能力,这样可以防止甲亢恶化。
甲亢在线咨询
更多
甲亢引起全身瘙痒
甲亢可能会引起身上痒。甲亢的患者通常会出现多汗以及乏力等症状,并且还会出现皮肤瘙痒以及心悸等症状,部分人群可能还会出现体重减轻的现象。甲亢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甲酰胺咪唑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就需要到当地的正规医院做甲状腺功能检测检查,明确具体病因后配合医生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1个回答
治疗甲亢病
甲亢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简称,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融合而引起的内分泌疾病。甲亢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放射点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口服咪唑类和硫氧嘧啶类,代表物分别为:甲巯咪唑和丙基硫氧嘧啶;手术治疗适合于甲状腺肿大明显,或者是高度怀疑甲状腺恶性肿瘤,甚至引起气管压迫,呼吸困难;碘131治疗是用同位素的射线,来破坏甲状腺功能进行治疗。
1个回答
后甲亢怎么引起的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弥漫性毒性的甲状腺肿。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所导致的甲亢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患者的免疫系统异常,产生一些抗体,其中可以与甲状腺滤泡上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并使受体活化,刺激甲状腺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其他可以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原因比较复杂,临床上发病率比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偏低。
1个回答
甲亢引起尿频
甲状腺功能看见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尿频,对泌尿系统的影响不是太大,但是可以影响到其它的系统,比如消化系统,造血系统,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运动系统和精神神经系统等。比如可以出现排便次数增加,白细胞总数减低,男性阳痿,女性月经减少,心动过速,脉压增大,紧张焦虑,思想不集中,失眠不安,怕热多汗,体重下降等。
1个回答
甲亢能引起肌肉萎缩
甲亢作为常见的甲状腺疾病,主要症状有心悸、出汗、体重下降、手抖、突眼、易饿等,还有眼睑水肿、视力模糊,它会引起体重下降,就是脂肪的减少,并不会引起肌肉萎缩,针对本次问诊,医生更新了总结建议:女25岁,甲亢的问题,建议你做骨盆磁共振扫描,看股骨头的情况,再就是做肌电图,看有无神经受损的情况,针对本次问诊,医生更新了总结建议:女25岁,甲亢与肌肉萎缩。
1个回答
颈椎能引起甲亢吗
你好,1.颈椎病不会引起甲亢。2.您的痛苦有可能是甲功异常引起的,建议您到医院抽血化验甲功七项,也看看抗体的表达。加做甲状腺超声观察甲状腺形态。3.如果是甲亢的问题,经过合理的治疗,会随着甲亢的消失而消失。如果是甲状腺炎症,属于自限性疾病,大约2周可恢复。不要担心,规律生活,多休息,去医院检查。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