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截瘫

>

截瘫患者的康复训练

截瘫患者的康复训练

  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在逐渐的增多,脊髓损伤的治疗受到了越来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脊髓损伤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损伤,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应改变。一旦发现患了脊髓损伤我们一定要及时到专业的医院进行治疗。

  截瘫患者康复训练方法:

  一、对不完全脊髓损伤者,不要急于给他们制作、佩带支具,要想方设法挖掘其残存的潜力,提高其肌力级别。如果关键肌的肌力达到Ⅲ级以上,则可对患者进行不带支具的行走训练,特别是关键肌的肌力达到Ⅳ级或Ⅴ级者,一般可以很容易地离床活动。

  二、对完全性脊髓损伤者,需要判断其是否有行走的可能性,然后加以训练。原则上第4胸椎以下损伤者可以做到室内行走,第7胸椎以下损伤者能够恢复到室外行走。

  三、对符合行走要求的截瘫患者,首先要进行直立性训练和上肢肌力训练。可先借助起立平台做直立训练,一般每天训练3次,每次数小时,训练时间为3~4周。上肢肌力可采用哑铃和支撑器训练,每次应训练到肌肉产生酸痛,但不影响下一次训练为止。

  四、进行独立站立和平衡训练,可在长3米、宽0.8米、高1米的平行杠内进行。护理人员须协助病人双手扶好平行杠,站立时避免屈膝,每天训练2~3次,总时间为3小时。

  五、根据不同的损伤平面,为病人制作、佩带相应的支具,常用的有踝足矫形器、膝踝足矫形器、髋膝踝足矫形器、截瘫步行训练器。对第2腰椎以上损伤者,应优先选用截瘫步行训练器;第2~4腰椎损伤者,可选用膝踝足矫形器;第5腰椎以下损伤者,选用踝足矫形器。

  六、在平行杠内借助合适的支具行走。训练时不求数量,但要讲究质量,待病人能按要求完成转移体重—摆腿—再转移体重—摆另一条腿的动作后,再加大训练量,每天最大训练量可达1公里左右。这项训练一般要持续1~6个月。

  七、在助行器支持下训练行走。在完成平行杠内支具支持下的行走训练后,就可进行助行器内的行走训练,训练要求同上一步。

  八、双腋拐支持下的行走训练和单腋拐支持下的行走训练。多数病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助行器内的行走训练后,均可过渡到使用腋拐行走的程度。

  求医网温馨提示:当截瘫得到康复训练后,并不是就意味着真正的走向了康复之路,截瘫是由于直接操作(如火器、刀刺伤等)和间接操作(脊椎骨折、脱位等)脊髓所致。脊柱操作可影响到肌肉逐渐萎缩、丧失有关的感觉和知觉、某些器官功能受损(如膀胱失控等)或失去某些活动能力等,严重的有生命危险。因此,需要患者进一步加强治疗。

  【参考文献:《截瘫家庭治疗手册》《外伤性截瘫防治手册》】

截瘫在线咨询

更多

患了脊髓血管病并且截瘫怎么办

脊髓血管病变是由于供应脊髓的血管发生破裂或者阻塞,导致脊髓运动,感觉及括约肌障碍的疾病。主要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脊髓血液主要来脊髓前动脉,脊髓后动脉和跟动脉的供应,由于血液供应丰富,所以发病...

1个回答

患了肝性脊髓病并且截瘫怎么办

在临床上,肝性脊髓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内科治疗一般是对原发性肝病进行干预,采取限制蛋白质入量,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控制肠道细菌生长,应用降氨药物;此外可以给予大剂量的维生素B、辅酶A、肌酐等,促...

1个回答

截瘫是怎样一种病

截瘫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脊髓病变所导致的,可以由脊髓外伤,病毒感染,脊髓缺血或占位等因素所导致,使脊髓的神经传导功能异常。意见建议:对于脊髓病变的发生,一定要针对病因对症治疗是治疗的关键。配合营养神经,修...

1个回答

我是被怀疑是遗传性痉挛性截瘫,但一直没有

您好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虽然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但是隔代遗传发病率不高的。根据你的叙述仔细检查没发觉这种疾病的遗传基因的话,应当绝不会有影响的。需要强调的是多吃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必要时去就医检查一下。...

1个回答

本人是截瘫病患者由于长时间坐轮椅导致腿变型非常严重不能伸直...

医生建议:全瘫患者,由于丧失下半身活动功能,致使肌肉等膨胀,就会再次出现这种身体不适,变形等病情情况,这主要与自身护理,和适当的活动关于!需要声明注意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熬夜以及精神压...

1个回答

脊椎血管瘤手术后截瘫怎么办

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手术过程致使脊椎受神经受损引来的,手术后应当及时服食许多稳定脊髓血液循环的药物,并互相配合服食许多营养神经的药物,让受损的神经组织获得充分的血液供给,除了药物救治外,还要增强功能特训...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