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浆细胞性乳腺炎怎么治疗好?浆细胞性乳腺炎是非常难缠的妇科疾病,其发生原因还不清楚,但是医生总结出乳腺疾病跟我们的生活习惯、个人情绪等都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对待疾病要积极乐观,一定要及时的给予治疗,这样才是正确避免疾病恶化。那么得了浆细胞性乳腺炎怎么治疗好呢?下面来了解一下。
浆细胞性乳腺炎急性期消炎,因为不是细菌引起的,所以不必用抗菌素,中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但不宜苦寒过重,越用凉药,肿块越不消。激素口服地塞米松,或者强的松治疗,逐渐减量,配合消炎药口服消炎治疗。同时中药口服温阳化痰,消肿散结。
亚急性期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会出现局部炎症反映减轻,局限性肿块已溃破,脓性溢液不止,形成窦道或瘘管时,治以清热消肿,活血祛瘀。蒲公英、全瓜蒌、丹参、虎杖,银花、连翘、莪术、生山楂、夏枯草、留行子、桃仁、赤芍,当归,白花蛇舌草。
得了浆细胞性乳腺炎怎么治疗好?慢性期浆细胞性乳腺炎往往局部感染得到控制,残留窦道、瘘管、溃口常有脓性分泌物溢出,乳房皮肤“橘皮样” 或变形,此时一般不内服中药治疗,应行窦道或瘘管切开、搔刮术,切去外露的硬韧管壁及瘢痕组织、变形的皮肤,尽量保存乳头组织,术后用提脓祛腐的八二丹棉球嵌塞创面,每天换药1次,5~7天后脓腐减少,改用九一丹嵌塞,7~10天脓腐排尽后,创面嫩红有肉芽形成时,改用生肌散敛创收口。
浆细胞性乳腺炎发作间期,即伤口愈合期是最佳手术时机,可有些人认为病好了还做什么手术?等到再次红肿、破溃,如此耽误了很长时间。发作期间,必要时可以采取中药外敷缓解疼痛。同时与头孢类静滴消炎,破溃期间,积极换药,或者采取挂线疗法。
根据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定,治疗的要点是手术切除有病的乳腺导管,以求达到彻底根治的目的。局限肿块时可将肿块切除,有脓肿形成时则作切开排脓,有瘘管者切除瘘管。有些病程过长的多数慢性瘘管或乳房严重畸形者,可以考虑作单位乳房切除。乳房下皱褶处做弧形切口或沿乳房外侧缘做纵向弧形切口。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从皮下脂肪组织开始,锐性解剖游离皮瓣,将其上翻,使之与乳腺组织浅面分离。由乳腺的一侧边缘开始分离,进入胸大肌筋膜浅面的乳腺后间隙,将乳腺组织完全切除。切除全部乳腺组织,保留乳腺部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创口仔细止血后,在最低位置戳口,放置引流皮管或负压引流管,妥为固定。以胸带固定,适当加压。引流管在手术后24~48h内取出。术后5~7d拆线。
得了浆细胞性乳腺炎怎么治疗好?就先给大家说到这里了,相信每位患者看后一定会有所了解了,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在配合医生治疗时需保持乐观心理,做好日常护理就能尽早摆脱病魔的困扰。
相关阅读:
浆细胞性乳腺炎能否用手术治疗
浆细胞性乳腺炎在线咨询
更多
浆细胞性乳腺炎怎样防止复发
科学回奶,及时纠正乳头内陷,避免乳房受外力挤压都可以预防浆细胞性乳腺炎,选择乳房单切手术,或应用激素或抗结核药物缩小肿块后做手术都可以预防浆细胞性乳腺炎复发。浆细胞性乳腺炎如果在隐匿期给予及时纠正乳头内陷,有可能会预防疾病进一步发展到肿块期或脓肿期,因为浆细胞性乳腺炎目前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建议还是以预防为主。
1个回答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危害是什么
一般来说,浆细胞性乳腺炎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心伤害,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慢性乳腺疾病,病情比较长,而且治愈起来比较复杂。同时患者会出现乳房红肿,疼痛,甚至会出现化脓,破溃,窦道等情况。建议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患者要避免焦虑,注意多休息,多喝温开水。在饮食上要以清淡为主,另外要多吃一些营养比较丰富的食物,提高身体免疫力。
1个回答
浆细胞性乳腺炎穿刺危害
一般来说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患者乳房上会出现红肿,疼痛,乳头凹陷,乳液溢出,病情比较严重时还会出现发热,全身乏力等症状。另外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比较容易反复发作,给患者的身心造成很大的伤害。建议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患者要调整好心态,保持心情愉快。另外要注意多休息,多喝水,多吃一些膳食纤维比较丰富的食物,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
1个回答
浆细胞性乳腺炎抽脓有危害吗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危害有三个方面,其一是乳房的炎症性病变引起病人不适,出现临床症状,如乳房肿块,乳房部位的红肿和疼痛,形成脓肿时,疼痛剧烈,并可出现发热表现,病情迁延不愈,治疗过程复杂,易反复发作。其二是乳房变形。浆细胞性乳腺炎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乳房的外观都会发生明显变化,特别是手术治疗,严重影响乳房美观。其三是浆细胞性乳腺炎,反复发作的,不能完全排出恶变可能。
1个回答
浆细胞性乳腺炎有什么危害呢?
一般来说浆细胞性乳腺炎如果病情控制不当会出现乳房肿块,乳液溢出,疼痛剧烈,发热,患者身体乏力,寒战等情况,甚至会出现乳房变形,破溃,流脓等后果,对患者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影响。建议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多休息,保持心情平稳。饮食上要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同时要提高身体免疫力。
1个回答
浆细胞性乳腺炎初期症状
常见于中年妇女,病程可达数年。临床上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3个阶段。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2%~5%。发病原因还不清楚。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妇女,可能与乳腺组织的退行性变有关;亦可能由导管内脂类物质的化学性刺激引起;或与导管的肌上皮和导管壁的弹力组织异常有关。可以穿刺明确是否是浆细胞性乳腺炎,如果确定是浆细胞性乳腺炎,可以使用消炎药、理疗结合中药治疗。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