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内外两深稍前屈,并与脓骨纵轴形成向前30°-50°的前倾角。前臂完全旋后时。上密与前臂纵轴形成10°-15°的外翻据带角。肱动脉和正中神经从肱二头肌脑膜下通过,挠神经通过肘窝前外方并分成深浅两支进入前臂,肱骨髁上骨折时易被刺伤或受挤压而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本病的治疗需根据病情的不同给于相应的治疗:
1、青枝骨折:骨折端无移位,若前倾角消失,不需复位;前倾角增大,在臂丛麻醉或全麻下,轻柔手法复位,长臂石膏固定于功能位3~4周。
2、有移位的骨折:在臂丛或全麻下手法复位,长臂石膏固定4~6周。手法复位的要点为:先纵向牵引纠正重叠移位,再侧方挤压纠正侧方移位,最后纠正前后移位。桡侧侧方移位不必完全纠正,尺侧侧方移位应矫枉过正,以避免发生肘内翻畸形.屈曲型骨折,复位后固定于半伸直位。
伸直型骨折,复位后固定于小于900屈曲位,以骨折稳定又不影响手部循环为度。若屈曲位影响循环,稍伸直后骨折又不稳定,可在电视Х线机透视下经皮克氏针交叉固定,外加石膏托适当屈曲位外固定;亦可牵引治疗,消肿后再石膏固定。
3、牵引治疗:适用于骨折超过24~48h,软组织严重肿胀,已有水泡形成,不能手法复位,或复位后骨折不稳定。
4、开放复位:适用于手法复位失败者;开放性骨折;骨折合并血管损伤者;骨不连;骨折畸形连接或肘内、外翻畸形严重者,可行截骨术矫正。
5、骨折合并神经损伤:先复位固定骨折,观察1~3个月,若无恢复则行神经探查松解或修复术。
6、缺血性挛缩:关键是早期诊断和预防。对出现5“P”征者,首先复位骨折、解除压迫因素。仍无改善者,即应早期探查、修复血管,必要时行筋膜间室切开减压。
肱骨髁上骨折的预后:
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过程中,血管、神经、骨髂并发症比较多,应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一旦并发症发生或形成,需立即或后期手术治疗,尤其后期手术治疗,其效果很难满意。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全部骨性愈合,但遗留畸形12例,其中,肘外翻畸形1例,其余11例均为肘内翻畸形。**肘内翻畸形超过30°。肘关节屈伸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尺骨鹰嘴骨牵引组全部骨性愈合,其中合并皮肤及针眼感染4例,共6个钉孔。1例皮肤局部坏死,经创面换药后皮肤愈合。除1例因过牵延迟愈合外,其余24例均在4~8周内骨性愈合。尺骨鹰嘴骨牵引拆除时间为3~22天,平均为7天。
脊柱骨折在线咨询
更多
脊柱骨折微创手术方法是什么?
微创的方法原来是适用于救治血管瘤的这种病人巨大的血管瘤引来椎体的疼痛,可以用这个我们叫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这种手术在病人仰卧的时候局麻下通过刺击两根定位针,实施个**通道刺击出去之后,然后...
1个回答
脊柱骨折术后怎么护理?
除了专业的护理以外,做为病人和家属都应当留意的是患者**留意始终保持身体的稳定性。另外如果身体在容许的情况下应当早点带腰围,下地运动,增加卧床,增加褥疮、肺炎等这些并发症等,同时能增加我们这个肌体这个...
1个回答
老年人最容易脊柱骨折吗?
老年人可能会最常再次发生的是脊柱的分解骨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脆性骨折,这种脆性骨折有它的特点。抬几下桌子或者搬个花瓶突然备感腰痛剧痛,然后就跃身睡午觉都很困难。这个时候就需要有到医院去拍个片子,剔除或...
1个回答
脊柱骨折术后内固定支架不取出有什么影响
一般来说,在骨折转好以后可以及时的拿出体内支架,但是材质与人体相容性比较好,也用不着非得拿出来,即使不取也绝不会有什么危害,绝不会引来明显的不适,有时候在有关疾病的仔细检查上可能会带给不便,平时培训可...
1个回答
脊柱骨折一直没有解大便的意思只放屁
脊椎骨折后一直没大便,而且老是排气,这考量是有便秘的,由于卧床歇息致使肠蠕动渐慢引来的便秘,这种情况需要有多领教许多蔬菜水果以及粗纤维食物,增进肠蠕动,减低便秘,同时可以多饮水。也可以顺时针的推拿腹部...
1个回答
如何移动脊柱骨折的伤员
你好,对于疑为脊柱骨折的病人或者脊柱骨折的病人。一般要用门板或者担架床,首先要把病人的腿部伸平,把担架床固定在病人一侧,然后用滑动的方法,或者三人把病人平托到担架床床上,抬病人时**在一条直线上。最后...
1个回答
脊柱骨折要多久能好
脊柱骨折的恢复时间与骨折程度、患者年龄、身体状况和治疗方案关于。对于保守救治,病人需要有躺在硬木板床上大约两个月。微创手术患者的压缩性骨折相对较轻,患者可在术后2-3天内通过经皮椎体成形术和骨水泥进化...
1个回答
脊柱骨折的搬运
脊柱骨折患者应当留意以下几点:在运送过程较好是用平板实施运送,如果没平板,我们需要有三个人以上来实施运送,运送过程中要留意防止脊柱弯曲,或者移位。手部在运送的过程中断然不可压制骨折部位,防止压制到神经...
1个回答
脊柱骨折护理
做个CT或者是核磁共振的仔细检查,检查一下伤损的部位和严重程度,根据仔细检查结果,采用保守救治或者是手术的方式治,不定期实施复检,要留意歇息,不要过度的操劳,在日常生活中要防止再次发生肌肉萎缩的状况,...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推荐医生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