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甲状腺激素

>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的治疗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的治疗

  (一)治疗

  甲状腺激素不应症临床表现有所区别,故治疗不同,未来可采用基因治疗,目前常用方法如下:

  1.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已知本病并不是由于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所致,而是受体(核T3受体)对甲状腺激素不敏感,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并具有代偿意义。使用抗甲状腺药物人为地降低血中T3、T4水平,可能加重甲减表现,促进甲状腺肿加重,并促进TSH分泌增多与垂体分泌TSH细胞增生与肥大,尤其是儿童甲减对生长发育不利,所以不主张采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只有对部分靶器官不反应型患者。可在观察下试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如疗效不佳,及时停用。

  2.甲状腺激素治疗 可根据病情与类型应用及调整,全身性甲状腺激素不应症患者一般不需甲状腺素治疗,甲减型可采用T4及碘塞罗宁(T3)治疗,尤其是对婴幼儿及青少年有益,可促进生长发育,缩小甲状腺肿及减少TSH分泌,一般采用左甲状腺素钠(L-T4)片,2次/d,每次100~200µg,应用T3制剂也有疗效。对于外周组织的甲状腺激素不应症应给予较大剂量的甲状腺制剂可使病情好转。对于垂体性的甲状腺激素不应症应控制甲亢症状,可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或131Ⅰ治疗等。

  3.糖皮质激素治疗 糖皮质激素可减少TSH对TRH的兴奋反应,但甲状腺激素不应症患者是否有反应,尚无统一意见,有人采用地塞米松,4次/d,每次2~3mg,溴隐亭每天 2.5mg及左甲状腺素钠(L-T4)片,5次/d,每次2mg,发现疗效甚好,但不宜长期应用,地塞米松的副作用较大。

  4.多巴胺激动药 1984年,BaJorunas等报告应用溴隐亭治疗一例男性成人甲状腺激素不应症,开始剂量为每天2.5mg,渐增至每天10mg,疗程16个月,于用药7个月时其TSH水平下降,TSH及PRL对TRH的反应值下降,T4及T3水平升高,继续用药后其T4及T3水平下降,131Ⅰ吸碘率也下降,甲状腺肿缩小,但停用溴隐亭后4个月又复发。也可试用其他种类的多巴胺能激动药,但疗效也有待观察肯定。

  5.生长抑素等 可选用本药遏制TSH分泌,及三碘甲腺酐酸(triiodothyroacetic acid)和多巴胺等均可遏制TSH分泌。三碘甲腺酐酸结构与碘塞罗宁(T3)相似,对垂体有负反馈作用,但无升高代谢的副作用。此外,可给予普萘洛尔 (心得安)每天30~60mg,有助于减轻临床症状。

  6.基因治疗 清楚发病机制后,可开展基因治疗与受体病治疗。

  (二)预后

  甲状腺激素不应症是遗传性受体疾病,目前尚无**治疗方法,由于其临床分类不同,治疗反应多不一致,大多数临床学家普遍认为垂体性甲状腺激素不应症的疗效较好。而部分靶组织对甲状腺激素不应症的治疗较困难,且本病早期诊断多有困难,故对新生儿有家族史者应进行全面检查,尤其是对智力低下,聋哑和体型异常的患者更应注意。

甲状腺激素在线咨询

更多

甲状腺微创治疗

甲状腺结节进行微创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腔镜来打通乳腺或者腋窝等器官到甲状腺的通路,然后进行甲状腺手术。通过腔镜微创手术的方式患者一般切口较小,并且术中出血的概率很低,术后出现严重甲减的情况也较低。建议...

1个回答

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是什么引起的

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是由于甲状腺疾病而引起的症状,可以见于甲亢,甲状腺结节,甲减等症状,都可能会出现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的表现。如果是由于甲亢引起的症状患者可以对症口服甲巯咪唑进行调理治疗,患有甲减的患者...

1个回答

什么容易引起甲状腺肿

Graves病,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等疾病,都可引起甲状腺的肿大。一旦考虑患者出现了甲状腺肿,一定要积极排查引起甲状腺肿的病因。例如完善相应检查,排查患者是否患Graves病,结节...

1个回答

甲状腺治疗方法

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炎,治疗方法也不同:一、对于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主要是控制感染及炎症,在必要时,需要切开引流或者手术治疗;二、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根据病情的不同,治疗的手段也不同,轻度患者可以给...

1个回答

两边甲状腺疼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甲状腺出现疼痛,考虑以下几种原因:第一、甲状腺的炎症。这里的炎症又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亚急性甲状腺炎出现的,是无菌性炎症,往往是由于病毒感染以后,造成急性的免疫反应;第二种炎症是细菌性感染,比如化脓性甲...

1个回答

甲状腺出问题会引起什么症状

甲状腺疾病。甲状腺 分泌的激素对心脏收缩等存 在着调控作用。它出现问 题,会影响和刺激人体心肌 细胞中的“酶”,从而出现电 生理异常,导致心律失常等 问题,严重时还会出现甲亢 性心脏病或者加重心衰。所...

1个回答

同科室医院

热门医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