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流行性广,病死率极高,几乎为100%。⑴对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人狂犬病通常由病兽以咬伤的方式传给人人体而受到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恐声、怕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狂犬病内基氏小体(negribodies)检查、免疫荧光试验、小鼠和细胞培养物感染试验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易感动物的狂犬病的诊断和检疫。
2 内基氏小体检查
2.1 准备
2.1.1 器材
胶皮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器具;骨锯、骨凿、骨剪、脑刀等动物解剖器具;切片机、染色缸等组织制片与染色器具;光学显微镜等。
2.1.2 标本保存液
10%(体积分数)福尔马林溶液,50%(体积分数)甘油生理盐水。
2.1.3 染色液
赛勒(Seller)氏染色液,曼(Mann)氏染色液,其配制方法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2.1.4 人身防护
2.2 样品的采集和运送
2.2.1 对可疑为狂犬病而扑杀或死亡的动物(含实验感染小鼠),应在死亡后3h内(越早越好)由大脑海马回(Ammon氏角)、小脑皮质和延髓各切取lcm3组织数块,放人灭菌玻璃瓶,再置于冰瓶内于24h内送达实验室。
2.2.2 不能立即送检者,应加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或加50%甘油生理盐水,4℃保存送检。
2.2.3 不能就地取脑时,小动物可送检完整的新鲜尸体,大动物可送检未剖开的头颅。
2.3 标本片的制备
2.3.1 对新鲜脑组织,可用外科刀切开,以通过火焰去脂的载玻片在其切面上触压一下制成压印片。每张载玻片可接触2~3个部位,每份材料做3~4张。
2.3.2 在甘油盐水中保存的新鲜病料,应先用生理盐水彻底洗去甘油,方可制片,制片方法同2.3.1。
2.3.3 所有压印片于室温下干燥后,浸入甲醇溶液固定2min。
2.3.4 经10%福尔马林溶液充分固定过的脑组织可按常规方法制备组织学切片。
2.4 染色
2.4.1 赛勒氏染色法
在经过甲醇固定并风干的压印片上,滴加赛勒氏染色液(以盖满压印面而不温为度)着染5s~10s,然后用蒸馏水冲洗,干燥后镜检。
2.4.2 曼氏染色法
2.4.2.1 将经过甲醇固定并风干的压印片,或者经过脱蜡、浸水、风干的切片浸入曼氏染色液中浸染。压印片浸染5min,切片浸染时间因温度而异(室温下24h,或38℃温箱中12h,或60℃温箱中2h)。
2.4.2.2 以蒸馏水快速洗去染色液,至无浮色出现为止,用吸水纸吸干。
2.4.2.3 以无水乙醇稍洗,至标本区刚出现蓝色为度。
2.4.2.4 浸入碱性乙醇分化15s~20s,至标本区出现红色。
2.4.2.5 依次通过无水乙醇和蒸馏水各数秒钟,分别洗上氢氧化钠和乙醇,再浸入微酸性水中lmin~2min。酸化期间,经常于显微镜下观察,至细胞核出现蓝色为宜;如果核蓝色过深,说明酸化过度,可退回至碱性乙醇,再作短时分化。
2.4.2.6 以蒸馏水水洗后,依次通过95%乙醇和无水乙醇脱水,并经二甲苯透明,最后加香胶封固。
2.5 显微镜检查及判定
内基氏小体嗜酸性,位于神经细胞胞浆中,呈圆形、椭圆形或棱形,直径3um~20um,一个细胞内通常含有一个内基氏小体,但也可含有几个。用赛勒氏染色时,内基氏小体呈桃红色,神经细胞为蓝紫色,组织细胞为深蓝色。用曼氏染色时,内基氏小体为鲜红色,神经细胞的胞核为蓝色、胞浆为淡蓝色,红细胞为粉红色。有时,在鲜红色的内基氏小体中还可以见到嗜碱性的蓝色小颗粒。
内基氏小体即狂犬病包涵体,为狂犬病所特有。因此,一旦检出内基氏小体,即可确诊。但在检查犬脑时,应注意与犬瘟热病毒引起的包涵体相区别。犬瘟热包涵体主要出现于呼吸道、膀胱、肾盂、胆囊、胆管等器官粘膜上皮细胞的胞浆和胞核内。在脑组织内,见于原浆细胞和一些小胶质细胞的核内,在神经原内很少见到。
3 免疫荧光试验
3.1 材料准备
3.1.1 器材
荧光显微镜,恒温箱,载玻片(片厚2mm以下),盖玻片,冰冻切片机。
3.1.2 试剂
3.1.2.1 异硫氰酸荧光黄(FITC)标记抗狂犬病病毒丙种球蛋白(以下简称狂犬病荧光抗体)和未标记抗狂犬病病毒丙种球蛋白(以下简称狂犬病未标记抗体),由制标单位提供。使用时,用0.02%伊文思蓝(Evansblue)染色液稀释成2~4个染色单位。例如,荧光抗体染色效价为1:64,则作1:32~1:8稀释后使用。
3.1.2.2 丙酮(分析纯)使用前置普通冰箱内预冷至4℃左右。
3.1.2.3 0.01mol/L pH7.4磷酸盐缓冲盐水(PBSS)。
3.1.2.4 0.02%伊文思蓝染色液。
3.2 样品的采取和运送
同2.2。
3.3 标本片的制备
3.3.1 病料标本片制备
3.3.1.1 按照2.3的方法和要求制得压印片,也可由切面刮取脑细胞泥均匀涂成直径约lcm的圆形涂抹面,或者参照常规方法将被检脑组织制成厚度在5um~8um的冰冻切片。
3.3.1.2 标本片于空气中自然干燥,在冷丙酮中固定4h或过夜,然后在冷磷酸盐缓冲盐水中轻轻漂洗,取出后干燥,在标本区周围用记号笔划圈,立即染色检查,或密封于塑料袋中,置-20℃暂时保存。
3.3.2 细胞培养物标本片制备
接种了被检病料的细胞培养物(如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继续在二氧化碳恒温箱中培养48h,随后用橡皮刮子刮取细胞泥在载玻片上制成薄而均匀涂片。当以盖玻片为载体生长的细胞培养物时,则可直接取此长满细胞单层的盖玻片作为标本片。然后按3.3.1.2风干、固定和保存。
3.4 染色
3.4.1 用吸管吸取稀释的狂犬病荧光抗体,滴加1~2滴于经丙酮固定的标本片上,使其布满整个标本区。
3.4.2 将标本片置于搪瓷盘内(盘底垫以浸湿的纱布,纱布上放玻片架),放37℃恒温箱内着染30min。
3.4.3 取出玻片,用磷酸盐缓冲盐水轻轻冲去玻片上多余的染色液,再将玻片连续通过3缸(或杯)磷酸盐缓冲盐水,每缸浸泡3min,并不时轻轻振荡。最后在蒸馏水中浸泡3min。
3.4.4 在吸水纸上轻轻磕尽玻片上的蒸馏水,自然干燥后,于标本区上滴加1滴甘油缓冲液(分析纯中性甘油9份,pH7.4磷酸盐缓冲盐水11份),覆盖玻片扣于载玻片上,然后镜检。
3.5 对照设置
3.5.1 已知狂犬病病毒标本片加狂犬病荧光抗体染色应有特异荧光出现。
3.5.2 已知狂犬病病毒标本加狂犬病未标记抗体阻抑后,再加狂犬病荧光抗体染色,应无特异荧光出现。
3.5.3 已知狂犬病病毒阴性标本片加狂犬病荧光抗体染色,应无特异荧光出现。
3.6 荧光显微镜检查及判定
一般用蓝紫光,激发滤光片用BG12 :,吸收滤光片用OG1或GG9,以满足异硫氰酸荧光黄的荧光谱要求为准。暗视野聚光器比明视野聚光器易于观察特异性荧光。物镜浸油须用无荧光镜油,也可以封片用的甘油缓冲液代替。先检查对照标本。只有在对照标本的染色结果符合3.5.1—3.5.3要求时才能去检查被检标本。特异性荧光呈亮绿至黄绿色,背景细胞染成淡黄或橙红色,细胞核成暗红色。狂犬病特异性荧光颗粒较大,数量不等,位于细胞浆内。凡在神经细胞胞浆内发现特异性荧光,均应判为狂犬病病毒感染者。
4 小鼠和细胞培养物感染试验
4.1 材料准备
4.1.1 器材:细胞培养瓶(或管),二氧化碳恒温箱,微量超滤器(滤膜孔径0.45um),微量组织研磨器,普通离心机及离心管,0.25mL注射器及针头等。
4.1.2 试剂:0.5%水解乳蛋白汉克氏(Hanks)液,伊格尔氏(Eagle)最低要素培养液(EMEM),犊牛血清,20000IU/mL青霉素溶液,20000ug/ mL链霉素溶液等。
4.1.3 小鼠:无特定病原(SPF)易感小鼠,5~7日龄(也可用3~4周龄者,但发病时间可能稍推迟)。
4.1.4 仓鼠肾传代细胞(BHK21)或小鼠神经母细胞瘤(NACl300)细胞。
4.2 样品的采取和运送
除可按照2.2的方法和要求送检新鲜脑组织外,还应采集唾液送检。方法是:用灭菌吸管吸取或用灭菌棉拭棒蘸取腮腺口附近的唾液,置入lmL~2mL内含2%灭活豚鼠血清和抗生素的Hanks液中,低温保存备用。
4.3 样品的处理
脑组织用组织研磨器磨碎,加0.5%水解乳蛋白Hanks液制成20%(m/V)混悬液,以3000r/min离心30min,吸取上清液,加入青霉素500IU/mL和链霉素500ug/mL,在4℃处理3h~4h,即可用于感染小鼠和细胞培养物的接种样品。唾液样品亦需经上述离心和杀菌处理。怀疑有污染的样品,可用0.45um微孔滤膜过滤法处理。
4.4 感染方法
4.4.1 小鼠感染法
每份样品用小鼠4~6只。左手固定小鼠,在耳与眼之间用碘酒消毒。右手持吸取接种样品的0.25mL注射器在消毒部位刺人硬脑膜下,每只小鼠注射0.03mL。对照小鼠2只,按同法同剂量注射稀释液(即0.3%水解乳蛋白Hanks液)。每天早晚各观察1次,记录是否有发病小鼠。至少观察28d。
4.4.2 细胞培养物感染法
每份样品接种4~管细胞培养物。取接近长成单层的细胞培养物用Hanks液轻洗3次,每管接种样品0.1mL~0.2mL,在37℃恒温箱内吸附1h,用Hanks液洗1次(亦可不洗)加人含有1%~2%犊牛血清的EMEM液(添加量随细胞瓶大小而定),放二氧化碳恒温箱(37℃)内继续培养。同时设细胞对照2管,以0.5%水解乳蛋白Hanks液替代样品上清液。每天观察1次,记录是否有致细胞病变作用(CPE)出现。至少观察15d。
4.5 感染性鉴定
4.5.1 小鼠感染性鉴定
若对照小鼠健活,而样品接种小鼠在接种后4d~7d开始发病,呈现痉挛、麻痹等神经症状并死亡,可确诊为狂犬病感染者。如果症状不典型,可扑杀取脑,采用内基氏小体检查或免疫荧光试验鉴定之。如果7d后不发病,可将其中2只小鼠放血致死,取脑作成10%(m/V)混悬液,接种健鼠盲目传代;第2代在7d左右还不发病时,再盲传1代;至第3代经4周观察仍不发病时,可报告狂犬病小鼠感染试验阴性。对观察期间死亡的小鼠,应进行内基氏小体检查或免疫荧光检查以鉴别之。
4.5.2 细胞培养物感染性鉴定
若对照细胞培养物正常,而样品接种的细胞培养物不论是否出现细胞病变,但经免疫荧光试验证实有特异性荧光时,可确诊为狂犬病感染者。为缩短检验时间,可在接种后48h抽取1—2管细胞培养物进行免疫荧光试验。对既无细胞病变又无特异性荧光反应者,应再盲传2次。第3代经15d观察仍无细胞病变和特异性荧光时,可报告狂犬病细胞培养物感染试验阴性。
狂犬病在线咨询
更多
狂犬病治疗
狂犬病发作以后需要考虑的是一下三点。1.隔离,必须单独隔离患者,防止唾液污染,保持环境安静,避免患者受到声音、光、风的刺激。2.对症治疗,狂躁时,需要镇静,抽搐时,需要解除痉挛,必要时气管切开,补液纠...
1个回答
狂犬病会引起抽搐么
狂犬病会引起抽搐。这种病属于急性传染病,死亡率非常高,目前仍然没有治疗方法。患者在被携带病毒的猫狗咬伤以后,一旦感染病毒,三个月内必然会发病,在急性发作时期,不仅会发生抽搐现象,还会引起其它严重症状,...
1个回答
狂犬病毒有这样的传播方式吗?
你好,狂犬病毒主要是通过患病动物实施散播,如被装载病毒的猫狗等动物咬伤或抓伤,或再次出现被已经病发的人或动物咬伤等情况,都可能会致使再次出现狂犬病的散播传染,所以上述的这种观点还是有科学依据的。若是人...
1个回答
被狗舔了嘴会得狂犬病吗
您好,您所叙述的这种情况是绝不会传染狂犬病的,因为狂犬病只好通过血液实施散播,再次发生的前提就是实施血液上的互换,虽然您的女儿亲了小狗,但是并没有再次发生血液上的碰触,因此绝不会传染狂犬病。但是这种行...
1个回答
被狗抓伤四五年了有可能的狂犬病吗
被狗抓伤四五年后得狂犬病的可能性几乎没有,狂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两周到六个月,六个月后再复发的只是极其极少数,概率低的几乎为零。虽然有报导称狂犬病有匿藏十几年的,但都没获得有效的证明。另一方面,如果咬人...
1个回答
得了狂犬病的狗有什么症状
这种病毒渗入该部位并剧烈发疼。狗狗已经开始用舌头舔,然后用牙齿啃,或者用脸和嘴磨擦周围的物体,用爪子抓伤,但是它对人和动物没远程攻击。生病的狗唾液不断增多,呼息放慢,甚至有困难。食欲不振或用不着,饮水...
1个回答
我总是担心自己会得狂犬病怎么办
总是忧心自己得狂犬病,如果是没破皮就绝不会引来狂犬病,也不需要过度忧心和救治。建议还是岔开注意力,目前应该是再次出现了心理障碍考量还是有心理压力,必须留意,剔除心理压力,可以看心理医生,针对目前的情况...
1个回答
狗的狂犬病什么症状
狗的狂犬病的症状,一般表现出狂暴不安和意识紊乱,一般主要表现出精神沉郁,行为反常,如不听呼唤,喜藏暗处,再次出现异嗜,好食碎石,木块,泥土等物,病犬常以舌舔咬伤处,不久即狂暴不安,远程攻击人畜,常无目...
1个回答
狂犬病毒在空气中的存活时间有多久?
你好,单纯的狂犬病毒在空气中接触到氧气,基本上就会濒死,时间是非常短的,基本上几秒就会濒死的,但是如果是拥有许多载体,比如说猫狗的唾液或者血液的话,有这些载体的拥有,就需要有待到整体干枯之后,病毒才会...
1个回答
浑身疼我是不是感染了狂犬病?
被小狗咬伤以后,如果有皮肤粘膜锈蚀,不论有否破皮都有传染狂犬病病毒的可能会。但是,狂犬病病毒感染以后到狂犬病病发需要有1~3个月约莫的潜伏期,不可能在头一天咬伤,第2天就患狂犬病。患者目前再次出现全身...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推荐医生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