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狂犬病

>

预防狂犬病的案例

预防狂犬病的案例

  小徐是一位刚刚17岁的青年,高中毕业后带着美好的梦想来到天津打工,几个月的工夫就患了狂犬病死亡了。我没有见到小徐,只见到了小徐的母亲和工友到我们医院为小徐办理后事。

  错误之一:无保护性收养流浪动物

  我问小徐的母亲:小徐是怎么被狗咬伤的。小徐的母亲回答说:“我都不知道他是怎样被狗咬的,只听说他在街上闲逛,看到了两只小狗,很可爱,又没有主人,就带回工地养着玩。”

  错误:流浪狗或猫长期流浪在外,很可能患有许多传染病或带有狂犬病病毒。因此不能随便收养。准备收养流浪猫、狗的人一定要先接种狂犬病疫苗,做好自我保护。在被狗咬伤之前接种疫苗预防,医学上称为“暴露前预防”。有职业性暴露危险者,如农业部门的检疫、兽医和技术人员;从事狂犬病病毒工作的实验室人员;动物管理和饲养人员;野外工作人员、邮递员以及前往狂犬病地方流行区的人(尤其是儿童)都应该进行暴露前预防。预防的方法是:在第0、7天和第21天或第28天肌肉注射1个剂量的疫苗,共3针。如果长期收养流浪动物,每3年都应该注射一次全疗程的疫苗。另外,收养的动物也应该到公安部门登记,并注射动物的狂犬病疫苗。

  错误之二:宰杀病狗,乱扔内脏

  我又问他们小徐被咬伤的经过。工友告诉我,两只小狗带回工地几天后,一只狗就有些不正常,于是就被工人打死,内脏扔了,狗肉被大家吃了。小徐害怕另一只小狗再被工人打死,就把它抱在怀里,没想到咬了小徐一口。

  错误:有病的或来路不明的狗,尤其是确认为狂犬病的动物的肉不能吃;动物的尸体或内脏也不能随便处理,而应当焚烧或深埋。因为该动物的体内已经广泛存在有狂犬病病毒,有可能在被宰杀过程中通过宰杀人员手上的微小伤口感染人。早在1837年,杰出的生物学家达尔文乘舰船到达秘鲁时,看到当地不少人得了狂犬病。经他仔细查问,得知这些人是吃了死于狂犬病的公牛而患病的。这位生物学家把这件事记到了《贝格尔舰航海日记》里,提醒人们注意。像这样的吃了狂犬病动物的肉而感染的狂犬病我国也有多例报道。1994年~1995年安徽省就先后报道过5例因食狗肉而发生的狂犬病,浙江省也有1例因进食野生白眉狸而患狂犬病的报道。

  被患有狂犬病的疯动物咬伤的其他家畜,如在7天内把咬伤处的肉剔除之后(范围应尽量大一些),其余的肉还是可以吃的。但手上有伤口的人不要操刀,剔下的肉要烧毁或深埋。

  我问他们:“那只较伤小徐的狗怎么样?还活着吗?”工友抢着说:“这样咬人的小狗怎么还能再养呢?早就给撵出去不要了!不知道现在是死是活。”

  错误之三:把咬人的狗“放虎归山”

  错误:小徐已经得了狂犬病,说明那只小狗就带有狂犬病病毒。这样的带病毒狗是狂犬病的传染源,扔在外面很可能咬伤更多的人,使人患病;也可能咬伤其他动物,造成更多的狂犬病传染源。最近,河南登封市就发生了一起流浪狗咬伤30多人的案例。因此,无论咬人的狗是否患有狂犬病或带有病毒,都应当交给防疫部门处理。发现流浪狗咬人,也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公安部门,以免咬伤更多的人。

  错误之四:没有全程注射狂犬病疫苗

  我问他们:“小徐打疫苗了没有。”工友问答说:“打了预防针了,不过医生让打5针,小徐就打了2针。因为那伤口很小,只破了一点皮,很快就好了。没想到还是病了。”

  错误:一般咬伤者狂犬病疫苗的接种程序是:于0(注射当天)、3、7、14、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个剂量(儿童用量相同),共注射5次。咬伤严重者,不但要接种疫苗,还要同时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动物源性抗血清或人源免疫球蛋白。如果没有按照医生的要求注射全程,体内就有可能产生不了足够的狂犬病疫苗,咬伤者仍有可能发病。

  错误之五:死者的尸体不火化

  小徐最终被狂犬病夺去了生命。可我了解到,小徐并没有死在医院。当小徐的母亲赶到医院后,听说小徐得了狂犬病,没有救活的可能了,立即联系了一辆车,连夜拉回当地。因为小徐的奶奶不愿意孙子死在外面被火化。小徐死后,亲属把小徐安葬在爷爷的坟地旁。

  错误:我国的《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应当将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患其他传染病死亡的,必要时,应当将尸体进行卫生处理后火化或者按照规定深埋。狂犬病患者死亡,尸体应火化或经处理后深埋。如果埋葬过浅,被雨水冲出或动物刨出,又可能感染其他动物,成为新的传染源,继续传播狂犬病。 

狂犬病在线咨询

更多

吃了狗舔过的东西,会得狂犬病吗?

一般家里养的宠物狗都是会不定期去防疫站实施疫苗麻醉的。所以一般家中的宠物狗当中,并绝不会装载狂犬病的病毒。而且狂犬病只有当被狗咬伤的时候,没及时麻醉疫苗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会传染,像吃过狗狗舔过的东西这些...

1个回答

被狗舔了嘴会得狂犬病吗

您好,您所叙述的这种情况是绝不会传染狂犬病的,因为狂犬病只好通过血液实施散播,再次发生的前提就是实施血液上的互换,虽然您的女儿亲了小狗,但是并没有再次发生血液上的碰触,因此绝不会传染狂犬病。但是这种行...

1个回答

被狗抓伤四五年了有可能的狂犬病吗

被狗抓伤四五年后得狂犬病的可能性几乎没有,狂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两周到六个月,六个月后再复发的只是极其极少数,概率低的几乎为零。虽然有报导称狂犬病有匿藏十几年的,但都没获得有效的证明。另一方面,如果咬人...

1个回答

我总是担心自己会得狂犬病怎么办

总是忧心自己得狂犬病,如果是没破皮就绝不会引来狂犬病,也不需要过度忧心和救治。建议还是岔开注意力,目前应该是再次出现了心理障碍考量还是有心理压力,**留意,剔除心理压力,可以看心理医生,针对目前的情况...

1个回答

狂犬病该如何治疗啊

狂犬病的救治应给与对症鼓励,以减低疼痛,延长患者的性命。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来的一种非常危险的传染病,它主要通过人和动物渗入中枢神经系统,一旦传染后,病情进步很快,临床表现严重,预后很差,可以说是最...

1个回答

我很担心是不是得了狂犬病?

脾气大不是狂犬病的表现出,可能会是肝气郁结,需要有实施心理疏通,可以和偿试和他实施交流,快速打开他的心结,也可以劝他听许多舒缓的音乐,适当的举办许多户外运动有助于稳定情绪,在饮食上不要吃许多辛辣和刺激...

1个回答

浑身疼我是不是感染了狂犬病?

被小狗咬伤以后,如果有皮肤粘膜锈蚀,不论有否破皮都有传染狂犬病病毒的可能会。但是,狂犬病病毒感染以后到狂犬病病发需要有1~3个月约莫的潜伏期,不可能在头一天咬伤,第2天就患狂犬病。患者目前再次出现全身...

1个回答

我会不会的狂犬病

被狗咬伤,只是破了点皮,没接种疫苗狂犬疫苗,这种情况被传染狂犬病的几率也是有的,不过几率不是太高,而关键还是看那只流浪狗牙齿上如何存着狂犬病毒,所以这种情况应当及时的解决好伤口,并且到正规的疾控中心实...

1个回答

可能关注

贵阳本地14家亲子鉴定中心汇总(2025年鉴定费用构成) 重庆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汇总(附2025鉴定费用明细) 上海20家亲子鉴定中心汇总(附2025年鉴定费用明细) 北京20间亲子鉴定中心公开(附2025鉴定总体费用) 天津本地20家靠谱亲子鉴定中心名单一览(附2025年鉴定收费标准) 太原14家亲子鉴定中心一览(附2025亲子鉴定所需手续) 武汉15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查询一览(附2025鉴定流程解析) 合肥全18所亲子鉴定中心名单(附2025年鉴定费用构成) 南昌亲子鉴定中心地址名单大全(附2025年鉴定总体费用) 汇总!西安19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名单(附2025年鉴定全流程指南) 昆明13个专业亲子鉴定中心名单合集(附2025年鉴定费用明细) 推荐!南宁亲子鉴定中心地址名单(附2025年鉴定费用明细) 海口13家专业亲子鉴定中心查询一览(附2025年亲子鉴定流程) 可靠!福州亲子鉴定中心列表汇总(附2025年鉴定流程详解) 长沙13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查询一览(附2025鉴定价格详情) 郑州亲子鉴定中心名单一览(附2025年鉴定服务费用参考) 2025版!石家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2025年鉴定价格详情) 苏州正规亲子鉴定中心汇总(附2025年鉴定地址汇总) 南京专业亲子鉴定中心合集(附2025年鉴定收费标准概览) 杭州当地做亲子鉴定的中心列表(附2025年鉴定费用说明) 信阳本地亲子鉴定中心汇总(附2025年鉴定费用详解) 精选!驻马店14家合法的亲子鉴定中心大全(附2025年鉴定费用范围) 商丘亲子鉴定中心地址名单(2025鉴定费用明细) 北京哪家医院看颈动脉狭窄好 周口14个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名单合集(附2025年鉴定费用全解析) 南阳17家亲子鉴定中心名单(附2025年鉴定办理流程详解) 承德本地14家能做亲子鉴定的中心汇总(附2025亲子鉴定流程) 张家口全14所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名单(附2025亲子鉴定流程解析) 大全!秦皇岛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合集(附2025鉴定的5个标准步骤) 知晓!唐山专业亲子鉴定中心一览(附2025年度鉴定费用范围) 廊坊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2025亲子鉴定流程) 整合!保定10间亲子鉴定中心信息查询(附2025年鉴定的5个标准步骤) 新版上线!沧州亲子鉴定中心大全(附2025年鉴定价格参考) 科普!衡水14家亲子鉴定中心地址名单整理(2025鉴定操作指南) 邢台亲子鉴定正规咨询中心名单(附2025年鉴定办理流程详解) 邯郸14家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汇总(附2025年鉴定地址一览) 宿迁合法亲子鉴定中心地址名单(附2025鉴定费用) 泰州亲子鉴定中心名单一览(附2025年鉴定办理全流程指南) 镇江本地13家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汇总(附2025年鉴定收费标准概览) 扬州亲子鉴定中心排行榜(附2025年鉴定地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