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缓衰老

>

七种缓衰老食品 缓衰美容不能少

七种缓衰老食品 缓衰美容不能少

  时光静静的流逝,总在不禁意间就悄悄的流走,当皱纹爬上脸颊时,才发现直接已然衰老。这时的你才想起要保持青春,不想让自己的面容再度变老。其实缓衰是需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来抓起的,特别是饮食。今天小编就给您介绍七种最有效的缓衰老食品,让时间定格在你的脸上。

  1。Omega3脂肪酸

  它对神经及心血管系统的健康极为重要,能提高认知能力,降低心脏病、中风和癌症的发病率。它的最重要EPA和DHA,主要食物来源是鱼类和核桃等,一般大型深海鱼类中这两种成份的含量都很丰富。

  食用方法:除非你每周吃两三次鱼,否则,每天较好补充1克含EPA和DHA的营养品。如果你吃素,可改为一茶匙再加100毫克由海藻提炼出的DHA胶囊。

  2。维生素B族

  这是所有缓衰老营养素中最实用的一种,很多人借助它来改善情绪、体力、注意力、反应力和记忆力等。它会随体液排出,所以人体极易缺乏。主要食物来源是动物肝脏、酵母、小麦胚芽和米糠等。

  食用方法:每天至少补充1至5倍以上的RDA(每日营养素建议摄取量)。

  3。硫辛酸

  它被称为“都行抗氧化剂”,广泛用于治疗和预防心脏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一般认为它能保存和再生如维生素C和E等,并能平衡血糖浓度。主要食物来源为菠菜和肉类,但含量很少。

  食用方法:建议每天摄入量为5至20毫克。

  4。人参

  它能提升元气,对缓癌症,强化免疫系统,可治疗多种生理失调症。它的根部含有数种皂基成份,具有预防血液循环疾病的功能。

  食用方法:可服用人参萃取品,每次100至200毫克,每周数次。如用粉状制剂,摄入量应在500至2000毫克才三四个星期后,应停服几个星期再重新循环。

  5。银杏

  对于银杏萃取液的研究主要来自欧洲,并在欧洲被定为处方用药。它能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心智功能

  食用方法:建议每天摄入120毫克的银杏萃取补充品,可分3次服用,通常1个月后才能逐渐显效。如果和人建议两者交替使用,或同时服用较小剂量。

  6。维生素

  它被证明是极有效的抗氧化剂,能保护细胞不被自由基破坏,尤其是脑部和眼睛。此外,它能遏制血液中的自由基,所以还能有效预防心脏病。

  食用方法:建议每天摄入量为200至500毫克,如果还同时补充其它抗氧化剂如硫辛酸或维生素E,就应适量素的剂量。

  7。维生素

  它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也被证明是极有效的抗氧化剂。它能保护细胞膜中的不饱合脂肪酸不被自由基侵害心脏病的发生,预防动脉硬化。

  食用方法:建议每天摄入量为100毫克。摄入剂量过高容易产生出血或疲惫状态。

  温馨提示:上面介绍的这七款食物,大家在生活中都要常吃。还要改变自己的生活坏习惯,加强体育锻炼,每天保持健康愉悦的心情。这样你的面容就会像相片一样定格了!

  【参考文献:《应季养生延缓衰老》《延缓衰老的奥秘》】

缓衰老在线咨询

更多

女人缓衰老吃什么

想要缓衰老可以通过一下几种方式来改善:1、酸奶,酸奶有助消化有效防止肠道感染,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脂肪含量低,含丰富维生素和钙,对人体大有裨益。其中有非常优质的蛋白质,有助于肌肤弹力纤维的构成,并可以缓...

1个回答

求问油性皮肤是否真的缓衰老?

油性的皮肤皱纹是很少的,这是已经被证实的,但是如何缓衰老那不一定。只是相对而言的,年龄疾病等都会影响人的肤色,不要太在乎,注意防晒和营养就可以了,具体的建议皮肤病综合防治院或正规医院的皮肤科复诊,诊断...

1个回答

有没有好的缓衰老的办法呢

尤其是女性减缓衰老的关键时期是在36岁以后,因为从这个年龄段已经开始,女性体内雌激素的含量减低,而雌激素是女性风采的生命线。诸多爱美的女士在缓衰老方面容易走进误区,单靠美容来减缓皮肤的衰老,其实,这种...

1个回答

我现在25岁我需要现在开始缓衰老吗?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您现在完全没有必要实施缓衰老治疗,只要使用许多营养肌肤的化妆品,同时确保充分的深度睡眠和饮食质量就可以了、您的这种情况可以不定期用面膜来敷一下面,尽量少化妆,始终保持心情舒畅,确保...

1个回答

姬伞菌粉缓衰老效果怎么样?

现在主要是身体有一些逐渐衰老这种情况的你说的药物如果说想偿试的话,可以偿试一下看一看,但是没效果的话就不要再用了给你的建议就是缓解衰老的较好办法就是适当的要活动锻炼身体,并且能有愉悦的心情,而这样的话...

1个回答

缓衰老会有什么方法?

饮食在很大程度上决议了你的身体安康的情况,合理的饮食不光能够有利于身体安康,并且有利于推迟变老。研讨发现,在平常日子中,一些常常食用一些抗变老食物的女性比不食用抗变老食物的女性均匀3到5岁,在肌肤和内...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