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淋巴结核

>

淋巴结核饮食调理和中医调理

淋巴结核饮食调理和中医调理

  淋巴结核的饮食调理方法

  人们一旦有淋巴结核,将会导致人们的身体虚弱等,所以人们要及时治疗淋巴结核,而且在治疗淋巴结核的过程中,人们的饮食调理很关键。下面为大家介绍下淋巴结核的饮食调理方法。

  淋巴结核的饮食调理方法:加强营养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治疗应从整体出发,扶正固本,药亨与食疗兼顾。如果只治疗,不注意患者的营养,虽有物效药物,主要靠卧床休息,阳光照射,加强营养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疗养方法治疗结核病,竟然也能使一小部分病人治愈说明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在结核治疗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淋巴结核饮食调理

  目前,国内外许多专家提出了结核病的结合防治措施,包括提高生活水平、改善营养、住房投机倒把、工作环境、文体娱乐、尤其是营养在结核病的发生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饮食疗法的重点就是供给充足的营养,以补偿疾病的消耗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在结核活动期,患者多有结核中毒症状,消化能力差,食欲减退,这时要吃淡可口、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当患者食欲恢复后,应加强营养,补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

  ①高热量:结核患者由于能量消耗高于一般人,因此总热量的供给应高于正常人。对食枘差的病人应给予助消化药物。

  ②高蛋白:结核病人由于长期低热,蛋白质消耗较多,结核病灶修复也有赖于蛋白质的补充,因此结核病人应给高蛋白的膳食,如:内、鸡、蛋、奶、豆制品等等。

  ③高维生素:主要补充维生素A、B、C、D维生素A能促进派进上皮细胞的修复,维生素D可帮助钙的吸收,维生素B、C参与代谢,增加体质,因此应多食各种新鲜蔬菜、水果、核桃、花生等。

  淋巴结核的中医饮食调理

  3.紫菜10克,水煎,一日两次服,或用紫菜泡汤,每日当菜佐食,连食一两个月。

  4.紫菜萝卜汤:紫菜15克,白萝卜20克,加陈皮2小片,同煮汤,加少许食盐调味食用,治甲状腺肿大和淋巴结核。

  1.每天取鲜土茯苓200克,水煎分2次服用,连用1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停用1周,再进行第2个疗程,一般用1~3个疗程。

  5.用生芋头3公斤,晒干研末,另用陈海蜇300克(洗去盐)及马蹄300克,两味加水煮烂去渣,配入芋头粉制成丸如绿豆大,用温开水送服,每次6克,一日三次;或用鲜芋头洗净放锅内蒸熟剥去皮,酱油调味,每日当菜吃。治瘰疬,颈淋巴结核等症。

  2.治淋巴结炎、淋巴结核、单纯性甲状腺肿:紫菜20克,**2个,文蛤肉250克,绿豆粉丝60克,马蹄粉30克。先将马蹄粉用水调稀;**去壳搅匀;文蛤肉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煲熟,放入粉丝、马蹄粉、**,煲沸后熄火,随即放入紫菜调味佐膳。

  综上所述,以上内容讲述的是淋巴结核的中医饮食调理,可以让人们更好的调理淋巴结核,而且淋巴结核的患者还要多吃蔬菜水果,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淋巴结核在线咨询

更多

颈淋巴结核中医治疗

颈淋巴结结核中医一般需要服用软坚散结的药物,也可以,服用清热解毒类的药物来进行治疗,颈部淋巴结结核是由于结核杆菌导致的,在早期的时候会出现淋巴结肿大,而且还会伴有明显的压痛感。颈淋巴结结核在日常生活中...

1个回答

淋巴结结核化脓最严重后果是什么

淋巴结化脓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脓腔内的细菌吸收入血,造成菌血症、败血症,甚至更严重的时候可以导致脓毒症,患者需要入住ICU来进行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死亡。淋巴结化脓也称作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最...

1个回答

如果是淋巴结核会疼而且在输液的情况下还反复发烧并且变大吗,这

你好,不好确认,你的情况不剔除是淋巴结结核炎症引来反复发烧的可能会,建议较好进一步详检看一看,防止盲目退热,详检后在正规救治较好建议规范化救治,按时复查较好,防止盲目用药误机病情。需求注意勤通风,请...

1个回答

淋巴结核肿大怎么办?

你好,淋巴结肿大有感染性与非感染性,建议,淋巴结有减小的问题较好还是尽快的到医院,做几下B超的仔细检查血液的仔细检查等,必要时还可以做刺击确诊确认具体的原因,再给与恰当的救治,期间也要留意清淡饮食防止...

1个回答

这个是否淋巴结核发炎

你说的可能会是。需要有看淋巴细胞如何高予正常。淋巴发炎容易致使淋巴结的肿胀,身体免疫功能的上升,易患感冒以及其他疾病。单纯性的淋巴结炎相对较少再次发生;多是由全身疾病,尤其是淋巴结所统辖区域内部位的组...

1个回答

PPD试验阳性,淋巴结核怎么办?

PPD试验是结核性疾病的一种配置确诊方法。淋巴结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传染后引来的淋巴结的一种特异性炎症性疾病。早期确诊并及时实施积极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救治,绝大多数患者可以自愈。在明确确诊的情况下,理应规律...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